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草原文化與元代文學研究/內蒙古民族文化通鑒研究系列叢書

  • 作者:王雙梅//查洪德|責編:宮京蕾//周怡冰|總主編:吳團英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24997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9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中國文學史上,元代文學是特殊的也是複雜的。這種文學上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根源於元代文化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元代是草原文化、農耕文化、西域商業文明的多元衝突、融合后形成的多元一體文化,這對元代社會環境、政治秩序、文人精神、審美趣味、文學藝術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個多元一體的新的文化體系中,以蒙古族為代表的草原文化的影響不可忽視。本書探討的是草原文化對元代文學的影響,以及元代文學對原有文學傳統的繼承,以此來探討元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變遷和歷史作用。

作者介紹
王雙梅//查洪德|責編:宮京蕾//周怡冰|總主編:吳團英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大元氣象:元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  「大元氣象」之文學表達
    一  文人對大元氣象之鋪張
    二  「混一海宇之盛」與「王化大行」
  第二節  「大元氣象」之大氣包容與和諧精神
    一  大元氣象之大氣包容
    二  元代文學中體現的和諧精神
    三  大而疏略
第二章  草原文化品格與元代文壇的「文倡于下」及賞曲之風
  第一節  草原文化的無為與「文倡于下」的文壇環境
    一  政府職能之缺失與文人的自發作為
    二  文壇領袖多在野
    三  文學活動多民間自發
    四  了解「文倡于下」的文壇特徵,避免文學史研究的誤判
  第二節  草原文化的包容性與華夷一體的文壇特徵
    一  蒙古、色目士人群之形成——植根中原文化,師從中原大儒
    二  多族士人的社交網路及交際中的深度融合
    三  多族士人之國土、國家與文化認同
    四  車書四海同:書同文,文同趣
  第三節  元代文人的賞曲之風
    一  文人賞曲之風何以盛行
    二  賞曲是元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
    三  贈妓詩(詞)形成風氣
    四  元代文人與歌妓關係再認識:因品格才藝而結緣
第三章  兩都巡幸制與元代文學地域格局的北擴
  第一節  上都的地理位置與政治地位
    一  上都所在地:金蓮川草原
    二  兩都巡幸制與上都的政治地位
  第二節  促成文人聚于上都的舉措
    一  忽必烈時期的兩次延攬人才
    二  行科舉與文人監試、分教上都
    三  文化機構的建立和文臣扈從制度的形成
  第三節  遊歷之風與上都文學活動中心的形成
    一  文人遊歷的目的和時代條件
    二  南方文人北游兩都:大都、上都
第四章  元代非漢族士人群及其形成
  第一節  元代非漢族士人群概況
  第二節  元代非漢族士人群體崛起的原因
    一  疆域遼闊,多民族共居
    二  元廷的倡導
    三  多種文化的交流認同
第五章  草原文化對元代詩學的影響
  第一節  元代上京紀行詩序跋題詠概說
  第二節  草原文化激發了元人對傳統詩學的構建
    一  「山川發雄文」「率爾賡和」的創作觀
    二  「觀風備覽」「存一代之典」的文學功用觀
    三  「傳盛世之音」與自覺追求盛世氣象的文學精神
第六章  草原文化對元代詩歌創作的影響
  第一節  元詩的草原文化書寫

    一  草原風情的集中書寫
    二  華夷一體下的草原歷史文化的重新思考與元人的歷史卿
    三  記述文人的草原生活:清雅與思鄉
  第二節  盛世氣象:草原文化對元詩風貌的影響
    一  上京紀行詩是元詩盛世氣象的典型代表
    二  歌詠王道政治,讚嘆帝王功業
    三  草原文化題材的以賦寫詩與近景白描
    四  上京紀行詩的文學史意義和價值
  第三節  草原文化對元代題畫詩的影響
    一  題畫詩之草原風情的書寫
    二  題畫詩之「草原風」美學風格
    三  題畫詩與草原文化之傳播
第七章  草原文化對元雜劇的影響
  第一節  元雜劇興盛的多種因素
  第二節  草原文化對元雜劇曲樂、審美風格、語言的影響
    一  草原民族樂曲與元雜劇
    二  草原民族尚俗趣味與元雜劇的雅俗共賞
    三  草原民族語言與元雜劇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