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媒介學遇上老學/經典與傳播研究叢書

  • 作者:謝清果|責編:郝軍啟
  • 出版社:九州
  • ISBN:9787522516424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3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媒介化社會的時代,萬物皆媒,人們越發意識到人與媒介共生。《道德經》世界中的道、門、屋、草、衣等事物都成為意義交流的基礎設施型媒介,甚至它們本身就是意義。因此,老學與媒介學的相遇,開啟了理解中華文明的嶄新視野,增強了中華文化自信自強的歷史自覺。

作者介紹
謝清果|責編:郝軍啟
    謝清果,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學學科帶頭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兼任華夏傳播研究會會長、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傳播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華夏文明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主編有《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華夏傳播研究》《中華老學》等集刊,並主編有《華夏文明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學文叢》《經典與傳播研究叢書》《兩岸關係與海峽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研究論叢》等五套叢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華夏文明傳播的觀念體系、理論體系與當代實踐研究」等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重大項目4項,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華夏自我傳播的理論建構》《華夏傳播學引論》《華夏傳播研究:媒介學的視角》等著作30部,5次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緒論  在交流的視域中理解老子的傳播智慧
第一篇  老學與媒介學的相遇
  第一章  眾妙之門:老子之門的媒介哲學探析
    第一節  作為媒介的社會交往之「門」
    第二節  塞其兌,閉其門:老子之「門」從實至虛的操作意象
    第三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之門的媒介哲學意蘊
    第四節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老子之門的媒介批判意識
  第二章  上善若水:《道德經》水道隱喻的鏡像媒介功能分析
    第一節  以水喻道:上善若水的本體隱喻
    第二節  以道觀水:水與道的鏡像映射路徑
    第三節  媒介道說:老子水道隱喻對媒介哲學的本體論啟示
  第三章  道體器用:器物視角下對老子媒介觀的探析
    第一節  以器觀道:老子的信息接受觀
    第二節  器以致用:老子對媒介技術異化的洞察
    第三節  器以載道:對媒介技術尺度的再思考
  第四章  不見可欲:《道德經》的寶物媒介觀與當代政治實踐
    第一節  金玉滿堂:寶物作為物質實體的媒介物
    第二節  如石如玉:寶物作為隱喻的媒介物
    第三節  天下神器:以人為寶的政治傳播策略
  第五章  以名為媒:《道德經》「名—字」的傳播學探究
    第一節  《道德經》的「名」
    第二節  《道德經》的「字」
    第三節  《道德經》「名—字」媒介功能的現實啟示
  第六章  以屋為媒:《道德經》之「屋」的媒介哲學詮釋
    第一節  作為媒介的「屋」
    第二節  安其居:老子之「屋」的政治傳播隱喻
    第三節  空室可居,無用之用:老子之「屋」的媒介哲學含義
    第四節  安居於屋,而見天道:老子之「屋」的媒介哲學進路
  第七章  五色目盲:色彩情境傳播論下的老子思想新探
    第一節  色彩:一種詮釋中華文明的媒介視角
    第二節  色彩情境論:作為基礎性媒介的色彩
    第三節  隱喻傳播:老子的色彩傳播觀念
  第八章  翻譯傳播:異化翻譯傳播老子之「道」
    第一節  典籍翻譯的文明傳播省思
    第二節  《道德經》的譯介之路
    第三節  異化翻譯與傳播效果分析
第二篇  老子的語言傳播智慧
  引言研究意義與緣起
  第一章  老子語言傳播思想何以可能
    第一節  老子語言傳播思想的定位
    第二節  老子語言傳播難題的啟示
    第三節  老子對語言傳播難題的啟發
  第二章  老子語言傳播思想的產生基礎
    第一節  老子生活的時間與空間
    第二節  史官文化與老子
    第三節  《易經》與《老子》
  第三章  老子語言傳播思想的建構
    第一節  道可道,誰在道
    第二節  言有宗,宗何物
    第三節  善言如何無瑕謫

    第四節  上、中、下士聞道之別
    第五節  如何言而不失其所
  第四章  老子語言傳播思想的特點
    第一節  內容的意向性特點
    第二節  修辭特點分析
    第三節  語言傳播之內外效果特點分析
  第五章  老子語言傳播的智慧光芒
    第一節  老子語言傳播的大道指向
    第二節  可道與常道之間躍動著的老子言語傳播觀念
  第六章  老子的非言語傳播思想
    第一節  老子的非言語傳播思想
    第二節  老子對非語言傳播的批判
第三篇  老子的健康傳播智慧
  第一章  老子對生老病死的健康傳播思考
    第一節  出生入死:老子健康傳播思想的自然人文主義特質
    第二節  物壯則老:老子健康傳播思想的規避指向
    第三節  聖人不病:老子健康傳播思想的指導原則
    第四節  死而不亡:老子健康傳播思想的終極目標
    第五節  沒身不殆:老子對健康傳播社會情境的認知
  第二章  老子健康思想的起源及其傳播
    第一節  老子健康思想的起源
    第二節  老子健康思想的傳播模式
  第三章  老子「素」主義的健康傳播意蘊
    第一節  素食:一種回歸真我的生活方式
    第二節  老子「素」主義的深刻意蘊
    第三節  從健康傳播視角審視老子的「素」主義生活方式
  第四章  老子對新「素食主義」的思想升華
    第一節  素食主義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素食主義流行原因的美學解析
    第三節  老子對於新素食主義的思想升華
  第五章  健康傳播視野下的茶與道緣
    第一節  茶道淵源
    第二節  老子思想對茶道構建
第四篇  老子傳播思想的理論闡揚與時代省思
  第一章  老子的和諧傳播觀
    第一節  傳播動機:以百姓和諧為重
    第二節  傳播方法: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節  傳播效果:大順天下
  第二章  老子的自我傳播智慧
    第一節  坐進此道:老子思想的「內向傳播」旨趣
    第二節  為腹不為目:老子對主我與客我的思考
    第三節  被褐懷玉:老子的自我互動與自我內省
  第三章  老子「無為」的傳播控制智慧
    第一節  組織管理聖境:管理者的「無為」與百姓的「無不為」
    第二節  自我管理的佳境:管理者的無為與自我的「自正」
  第四章  老子的隱性傳播思想
    第一節  「我無為,人自化」的互動傳播理念
    第二節  「柔弱勝剛強」的傳播手法
    第三節  「以百姓心為心」的思考角度
    第四節  「不知常,妄作凶」的傳播尺度

  第五章  老子論「名」的傳播智慧
    第一節  「名可」與傳播
    第二節  「名非」與傳播
    第三節  「常名」與傳播
  第六章  老子論「信」的傳播倫理智慧
    第一節  老子的誠信思想述要
    第二節  老子誠信思想有助於增強國際傳播力
  第七章  老子思想與和諧媒介生態的營造
    第一節  老子與傳媒自由
    第二節  老子與榜樣傳播
    第三節  老子與政治媒體
    第四節  老子與消費社會
  第八章  老子的傳播觀念與方法
    第一節  老子的溫和傳播觀念
    第二節  老子的傳播方法觀
  第九章  心靈、自我與社會——米德與老子傳播思想比較
    第一節  社會實踐是認知與自我認知的前提
    第二節  自我與社會互動是提升自己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  人際交往需擺脫個人主義
    第四節  達成良好的人際溝通需要遵循倫理規範
  第十章  老子的公關理念初探
    第一節  善利:公關活動的倫理前提
    第二節  真誠:公關活動的基本態度
    第三節  處下:公共關係的準則
    第四節  以柔克剛:公關制勝的法寶
  第十一章  「小國寡民」的分眾傳播意蘊
    第一節  分眾傳播視角下的「小國寡民」
    第二節  「小國寡民」與傳媒業的發展趨勢
第五篇  老子人際傳播思想研究
  第一章  老子人際傳播思想研究的可能性
    第一節  老子的人文自然思想特質呈現出其獨特的人際傳播思想
    第二節  老子思維模式反映其人際傳播思想的價值取向
  第二章  交流的無奈:老子與彼得斯的不謀而合
    第一節  意義與心靈:彼得斯對交流無奈的思考
    第二節  天然的失敗:老子對交流的無奈的省思
    第三節  大辯若訥:老子對交流失敗的求解
    第四節  守靜:老子破解交流失敗的方法
  第三章  自我理論視閾下的老子思想
    第一節  老子人際傳播思想中的「自我」塑造
    第二節  老子化解人際傳播衝突的「自我」導向
  第四章  老子的自我認知三階段
    第一節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關於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
    第二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關於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
    第三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己對他人「認知」或「評價」的情感
  第五章  「我欲獨異於人」:老子與庫利「鏡中我」理論
    第一節  「我欲獨異於人」:社會中尋求真理「我」堅持的肯定
    第二節  「我欲獨異於人」:利己主義和自私的「我」批判

    第三節  「我欲獨異於人」:「自我」的自覺意識和不自覺意識辨析
    第四節  「我欲獨異於人」:放棄「鏡中我」
    第五節  「我欲獨異於人」:回歸「本我」
    第六節  「我欲獨異於人」:完善「鏡中我」
  第六章  心際模仿:塔爾德對老子的模仿
    第一節  從塔爾德的「社會模仿」理論看老子的「不見可欲」思想
    第二節  塔爾德對老子「膽怯觀」的模仿
    第三節  塔爾德與老子辯證哲學思想的相似
    第四節  塔爾德對老子「無意識模仿」的模仿
    第五節  塔爾德對老子的「反模仿」觀點的模仿
    第六節  非語言傳播,模仿的共同點
  第七章  老子口語傳播智慧的真善美向度
    第一節  老子對語言傳播現象的哲學思索
    第二節  真:老子對言語者赤子心態的表徵
    第三節  美:老子對口語傳播效果的境界取向
  第八章  老子的非言語傳播思想
    第一節  老子眼中的「非言語傳播」
    第二節  老子對非言語傳播的功能和意義的理解
    第三節  老子非言語傳播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九章  老子的「柔弱」之術與人際交往的水德智慧
    第一節  水的以柔克剛與人際交往中的寬容意識
    第二節  水的不爭之德與人際交往中的誠信觀念
    第三節  水的善於處下與人際交往中的謙虛情懷
  第十章  老子傳道中的說服策略及技巧
    第一節  明確傳播目的:以道教化天下
    第二節  定位訴求對象
    第三節  精煉訴求信息
    第四節  創新訴求方式
  第十一章  老子思想與求職面試的自我表現技巧探析
    第一節  真誠表現:「言有宗,事有君」
    第二節  虛無表現:「曲則全,枉則直」
    第三節  誇張表現:「我獨異於人」
    第四節  收斂表現:「知止不殆」
    第五節  投好表現:「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第十二章  「老死不相往來」的人際交流之境
    第一節  「老死不相往來」何以實為一種人際交流的目的
    第二節  「老死不相往來」的人際溝通設想的內在理路
    第三節  「心善淵」:人際傳播中的「觀心術」
  第十三章  老子的人際異化批判及其突破
    第一節  人際異化的概念及其與老子思想聯繫
    第二節  老子人際異化批判的表現
    第三節  老子人際異化的解決構想及其當代意義
  第十四章  老子「自知者明」的人際認知觀
    第一節  老子人際認知觀的三維度
    第二節  「自知者明」:老子人際認知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反者道之動」:老子健全人際認知結構的價值取向
    第四節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人際認知邊界的把控
  第十五章  「既以為人,己愈有」的人際印象思想
    第一節  愚朴:構建人際形象的真誠心態
    第二節  真善:保有人際美譽的不二法門

    第三節  包容:涵養人際境界的道家心法
  第十六章  老子人際溝通的逆向思維
    第一節  「柔弱處下」: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定位
    第二節  「見素抱樸」:人際溝通動機的凈化
    第三節  「知足不辱」:人際關係期望的淡然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