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兩岸共研抗戰史論文集

  • 作者:編者:王建朗//黃炳麟|責編:安芳//范晨星//耿曉明//劉芳//宋燕鵬等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25697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769
人民幣:RMB 2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收入兩岸專家學者、退役將領等共研抗戰歷史的論文40篇,這些文章本著「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共同弘揚抗戰精神」的宗旨。圍繞日本侵華戰略和戰爭進程、國共抗日、抗戰歷史記憶和傳承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坦誠交流。相信這些思考和研究,會對加深兩岸共同歷史記憶的認知,推進兩岸交流與融合起到積極的作用。

作者介紹
編者:王建朗//黃炳麟|責編:安芳//范晨星//耿曉明//劉芳//宋燕鵬等

目錄
大陸篇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開闢及其重大意義
  人情政治下的統一戰線:漂移時代的密縣故事
  八一三淞滬戰役新論
  中國抗日持久戰戰略幾個問題之思考
  全面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對日本侵華軍事戰略之研判
  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淪陷區研究
  近代日本侵華觀念的形成與推展
  抗戰文學里的正面戰場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抗戰史影像的整理與研究
  戰時國民政府對緬關係及對印緬民族獨立
  運動的關注
  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
  戰後國民政府對日本戰爭犯罪的調查與審判
  「中國正處在十字路口」——戰時在華西方人士對中國抗戰的觀察與評論
  戰時江南水泥廠的命運與汪偽政權的角色——以日方強拆機器為中心的考察
  美國文本記錄的南京大屠殺
  中國共產黨敵後抗戰軍事戰略指導的特色
  日本帝國的大陸政策
  「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盧溝橋事變后全國一致抗日局面的形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世界意義
  國際關係視野下的中國抗日戰爭研究
台灣地區篇
  九一八事變前後的中國困境
  抗日戰爭的戰略思想及其發展
  中、日雙方對九一八事變之戰略決策
  從「脫亞」到「興亞」——日本近代侵華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安危他日終須一仗——從大曆史試論中日戰爭的必然性
  抗日戰爭的關鍵戰略問題
  抗戰時期中國外交處境對各階段軍事戰略演變之影響
  《申報》與《中央日報》中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武漢會戰後之持久消耗態勢的形成與演變
  日方媒體與影像中的中國淪陷區殖民統治——以《北支》雜誌為例
  不以成敗論英雄——論抗戰中的「長衡會戰」
  保衛重慶——鄂西會戰的歷史意義
  抗戰時期雲南的戰爭動員
  再探「滇緬公路」對抗戰之意義與貢獻
  中國近代軍陣醫學的奠基人——林可勝
  抗日戰爭中國戰勝日本的關鍵因素
  蔣介石對日本的「以德報怨」政策——兩岸學界觀點之比較
  抗戰洗禮下少數族群的中華民族化
  日本傀儡政權潰敗之社會經濟因素
  從法德兩國處理戰爭歷史記憶談
  兩岸抗戰史的編纂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