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風尚社會與風雅(十八世紀東西方的共時性)

  • 作者:編者:毛立平//(日)張小鋼//牛貫傑|責編:馬明//郭鵬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25666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35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中、日、韓三國首次關於十八世紀研究的合作成果。在近代西方思想中,啟蒙時代發展出來的科學、理性等觀念依然存在,將這些放在十八世紀亞洲內在的發展中重新審視,對於思考今後的世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在十八世紀的東亞和西方,不僅僅局限於交流和相互影響,還存在著平行的文化、學術、社會等方面的發展。本書通過對十八世紀東亞和西方的社會、文化、思想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發現東西方之間呈現出某種共時性。這種共時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科學技術和知識的共享和流通;第二,社交和趣味的趨同;第三,商業出版和知識網路所帶來的公共輿論圈的擴大;第四,跨越國界的「文藝共和國」。對於十八世紀東亞和西方共時性的研究,將重新界定和評價前近代和近代思想史,包括世界史的分期。

作者介紹
編者:毛立平//(日)張小鋼//牛貫傑|責編:馬明//郭鵬

目錄
十八世紀的知識、文化和東西方的共時性
風尚篇
  禮教的滲透、泛化及其發展
  清末媒體對「十八世紀」的塑造
  所謂「科學院」是什麼?
  跨海的十八世紀精神
  孟德斯鳩
  美與道德
社會篇
  君權與后權
  清前期京師初級審判制度之變更
  「有序」與「無序」之間
  貞壽之門
  「舊制度」的「法定程序』
  飯館的餐桌與宅第的餐桌
風雅篇
  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東亞的文藝共和國
  東北亞的半月弧
  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圖像中所見的「昆崙奴」
  西鶴的經濟小說浮世草子
  十八世紀的宇宙論與道德哲學
  如何理解《百科全書》中的版畫?
  「意志」論的神學與政治布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