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大學語文(供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護理等專業用第5版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育教材)

  • 作者:編者:鄭宏萍|責編:孔烈//李麗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49734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5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則以上、中、下編的形式,將大學語文內容與醫古文內容巧妙融合,突出了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在語文學科上與眾不同的特色。
    本教材參考了多省專升本考試語文學科考綱,選入了十多篇必考篇目,如《鄭伯克段于鄢》等;選取了一些貼近學生職業規劃需要的內容,如《中醫大師惲鐵樵》《求職信和應聘信》等;選取了體現高等教育「價值引領」作用的文章,如《管晏列傳》《張中丞傳后敘》;還選取了一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文章,如《美感與聯想》等。
    本教材選文豐富,中外古今兼及,醫用文體部分既談醫,也論葯,還涉及醫學人文倫理,故教學中選擇餘地較大。教師可以根據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護理等各專業的專業特點及課時要求,靈活選擇知識點和課文作為重點進行教學。學生也可根據自己專業的需要和興趣,選擇有關內容進行自學。
    大學語文課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課程思政的良好土壤和天然路徑。教材編寫中,選擇了大量本身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經典詩文、中醫藥文選,並注意融合其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希望對學生的人生起到價值引領和塑造作用。
    本教材可供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護理等專業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鄭宏萍|責編:孔烈//李麗

目錄
上編
  第一單元
    一、七月(豳風)
    二、涉江
    三、孤兒行
    四、七哀詩(其一)
    五、贈別詩三首
    六、登臨詩三首
    七、望月詩三首
    八、南鄉子(新月又如眉)
    九、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十、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十一、元曲二首
    十二、偶然
    十三、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十四、《野草》(題辭希望)
    十五、我願意是急流
    十六、詩二首(《家》《當時光已逝》)
  第二單元
    十七、季氏將伐顓臾
    十八、鄭伯克段于鄢
    十九、蘇秦始將連橫
    二十、秋水
    二十一、管晏列傳
    二十二、自祭文
    二十三、張中丞傳后敘
    二十四、中醫大師惲鐵樵
    二十五、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二十六、冬天
    二十七、論快樂
    二十八、紀念傅雷
    二十九、美感與聯想
    三十、枸杞樹
    三十一、廢墟
    三十二、秦腔
  第三單元
    三十三、生存還是毀滅
    三十四、原野(第二幕節選)
    三十五、失街亭
    三十六、寶玉挨打
    三十七、在酒樓上
    三十八、命若琴弦
    三十九、羅漢大爺(《紅高梁》節選)
    四十、酒婆
    四十一、午餐
  第四單元
    四十二、演講稿
    四十三、計劃、總結、調查報告
    四十四、消息與通訊
    四十五、求職信和應聘信

    四十六、醫學科普文
中編
  第五單元
    四十七、扁鵲傳
    四十八、華佗傳
    四十九、東垣老人傳
    五十、丹溪翁傳
    五十一、徐靈胎先生傳
  第六單元
    五十二、《漢書·藝文志》序及方技略
    五十三、《傷寒論》序
    五十四、《黃帝內經素問》序
    五十五、《本草綱目》原序
    五十六、《溫病條辨》敘
  第七單元
    五十七、大醫精誠
    五十八、病家兩要說
    五十九、不失人情論
    六十、用藥如用兵論
    六十一、養生論
  第八單元
    六十二、《黃帝內經》四則
    六十三、《本草綱目》四則
    六十四、醫案三則
    六十五、醫話三則
    六十六、醫事三則
下編
  第一章  漢字
    一、漢字的定義
    二、漢字的結構
    三、通假字
    四、古今字
    五、異體字
    六、繁簡字
  第二章  古漢語辭彙
    一、古今辭彙的異同
    二、詞義古今的演變
    三、單音詞與複音詞
    四、本義和引申義
  第三章  古書的註釋
    第一節  註釋的內容
      一、解釋詞義
      二、分析句讀
      三、闡述語法
      四、說明修辭
      五、揭示章  旨和剖析句段關係
      六、釋音與校勘
    第二節  註釋的辦法
      一、對釋法
      二、定義法

      三、描述法
      四、否定法
      五、引證法
      六、比較法
    第三節  註釋的的術語
      一、言
      二、日、為、謂之
      三、謂
      四、貌
      五、猶
      六、之言、之為言
      七、當為、當作
      八、讀為、讀作
  第四章  句讀
    第一節  句讀的名稱、符號和位置
      一、古書常見句讀符號
      二、句讀的位置
    第二節  誤讀的原因和表現
      一、不辨詞語意義
      二、不明語法
      三、不通醫理
      四、不諳文史知識五、不知文字訛誤
    第三節  付讀的方法
      一、理解文意
      二、利用虛詞
      三、分析句式
      四、剖明層次
      五、借助韻腳
  第五章  今譯
    第一節  今譯的概況和標準
      一、今譯的概況
      二、今譯的標準
    第二節  誤譯的原因
      一、不明詞語意義
      二、不析語法修辭
      三、失於校勘
      四、不辨邏輯語氣
    第三節  今譯的類型和方法
      一、今譯的類型
      二、今譯的方法
第六章  古代文化知識
  一、紀時方法
  二、避諱的方法
  三、年齡稱謂
  四、度量衡制度
附錄一  簡繁字對照
附錄二  異體字整理表
主要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