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藝術與科技導論(創新實踐十二課高等學校數字媒體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李四達|責編:袁勤勇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44538
  • 出版日期:2023/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以課程形式闡述藝術與科技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教材,系統概述了近10年來科技藝術的最新成果。教材重點在於釐清科技藝術的範疇、類型、藝術語言與表現類型,並從理論研究、主題分析、數字美學、發展歷史與創意方法等多角度繪製了科技藝術的藍圖。本書12課的內容分為藝術與科技基礎,當代科技與社會,藝術與科學研究,媒體、影像及交互裝置,人工智慧、機器人與表演,生物、生態與環境藝術,科技藝術主題與創作,藝術與科技簡史,電腦藝術簡史,數字娛樂發展簡史,科技藝術產業實踐,藝術與科技的未來。本書簡潔清晰,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展示了科技藝術的燦爛文化。本書不但每課都附有討論與實踐、練習及思考,還提供了多達16GB的電子資源,包括電子課件、練習素材、教學範例和相關視頻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科技藝術概論」「藝術與科技」「科技藝術導論」「數字媒體技術基礎」「數字藝術導論」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材,適合於藝術、設計、動畫、媒體和廣告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學習,也可作為高校科技前沿課程及相關科普培訓的講義。

作者介紹
編者:李四達|責編:袁勤勇
    李四達,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吉林動畫學院特聘教授。全國高等院校電腦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圖形圖象學學會數碼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多屆全國大學生電腦設計大賽專業評委。長期從事數字媒體藝術、交互設計和動畫的教學和科研,編著《數字媒體藝術概論》《數字媒體藝術史》《迪斯尼動畫藝術史》《交互設計概論》《數碼影像概論》《幻想藝術概論》《新媒體動畫概論》《交互與服務設計:創新實踐二十課》《服務設計概論》《數字媒體藝術簡史》《藝術與科技概論》等。其中《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的第1版和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第3版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第2版還被教育部評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目錄
第1課  藝術與科技基礎
  1.1  藝術與科技簡介
  1.2  藝術與科技的對話
  1.3  學科分類與範疇
  1.4  科技藝術與新媒體
  1.5  藝術與科技理論
  1.6  科技藝術教育研究
  1.7  林茨電子藝術節
  1.8  當代科技藝術趨勢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2課  當代科技與社會
  2.1  AIGC與科技藝術
  2.2  虛擬數字人
  2.3  虛擬現實技術
  2.4  增強現實與混合現實
  2.5  擴展現實與裸眼3D
  2.6  沉浸式展陳技術
  2.7  可穿戴技術
  2.8  智慧車聯網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3課  藝術與科學研究
  3.1  創造性和真理性
  3.2  藝術與科學體驗
  3.3  簡潔性和邏輯美
  3.4  對稱、比例與韻律
  3.5  數字美學與編程
  3.6  無窮、迭代與複雜性
  3.7  分形數學與植物學
  3.8  隨機性的藝術
  3.9  大腦科學與藝術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4課  媒體、影像及交互裝置
  4.1  數字媒體藝術特徵
  4.2  交互性與參與性
  4.3  身體與交互體驗
  4.4  視線及聲控藝術
  4.5  足控裝置藝術
  4.6  手機與交互裝置
  4.7  媒體建築與投影
  4.8  錄像裝置藝術
  4.9  實驗動畫與影像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5課  人工智慧、機器人與表演
  5.1  演算法藝術與人造生命
  5.2  機器學習與AI繪畫
  5.3  網路藝術與遙在藝術

  5.4  虛擬現實與全息表演
  5.5  數字攣生與替身秀
  5.6  信息與資料庫藝術
  5.7  機器人表演藝術
  5.8  機器人與智能裝置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6課  生物、生態與環境藝術
  6.1  生物藝術概述
  6.2  組織培養與藝術
  6.3  轉基因與生命倫理
  6.4  環境生物學與藝術
  6.5  人造自然景觀藝術
  6.6  材料生態學實驗
  6.7  數字雕塑與3D列印
  6.8  自然融合體驗裝置
  6.9  綜合材料與裝置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7課  科技藝術主題與創作
  7.1  新材料的美學
  7.2  納米科技與藝術
  7.3  文化記憶與傳承
  7.4  科技·娛樂·設計
  7.5  拼貼與重構
  7.6  科技藝術的標準
  7.7  跨學科團隊與設計
  7.8  創意思維的步驟
  7.9  創意課程設計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8課  藝術與科技簡史
  8.1  數學與古希臘哲學
  8.2  達·芬奇的探索之路
  8.3  攝影與拼貼藝術
  8.4  電影與蒙太奇語言
  8.5  機械裝置藝術
  8.6  歐普與迷幻藝術
  8.7  錄像藝術與裝置
  8.8  光和動力藝術
  8.9  科技藝術大事記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9課  電腦藝術簡史
  9.1  示波器與演算法藝術
  9.2  電腦圖形學簡史
  9.3  CGI與電影特效
  9.4  桌面時代的數字藝術
  9.5  數字超現實主義
  9.6  交互時代的數字藝術

  9.7  多感官體驗藝術
  9.8  自動繪畫機器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10課  數字娛樂發展簡史
  10.1  數字娛樂產業概述
  10.2  電子遊戲概述
  10.3  電子遊戲的起源
  10.4  商業電子遊戲的誕生
  10.5  主機遊戲的世代交替
  10.6  電腦遊戲
  10.7  移動遊戲的崛起
  10.8  電子競技異軍突起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11課  科技藝術產業實踐
  11.1  文化創意產業
  11.2  網路遊戲設計
  11.3  數字插畫與繪本
  11.4  交互界面設計
  11.5  信息可視化設計
  11.6  建築渣染與漫遊
  11.7  虛擬博物館設計
  11.8  博物館多模態設計
  11.9  數字影視與動畫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第12課  藝術與科技的未來
  12.1  智能藝術的影響力
  12.2  演算法與創造力
  12.3  科技創新藝術體驗
  12.4  實驗藝術史的啟示
  12.5  藝術、技術與工程的結合
  12.6  創意產業奠定發展之路
  12.7  數據媒體帶來的機遇
  12.8  區塊鏈與加密藝米
  12.9  后祝鏡中的人類未來
  討論與實踐
  練習及思考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