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法律思想史(第3版)

  • 作者:李貴連//李啟成|責編:張玉琢//王晶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43319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6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部主要面向法學本科生的基礎教材,根據學界有關中國社會轉型和歷史分期的理論,分為古代、近代上下兩編,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及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需要,對歷史中國各階段的法律思想做了詳略不同的處理。其中,上編即古代部分,介紹中國傳統法律思想,重點是春秋戰國中國社會第一次轉型期內儒、墨、道、法四個主要學派的法律學說,各占一章篇幅;下編即近代部分,介紹晚清民國中國社會轉型期內洋務派、改良派、革命派等政治派別有關法律變革的主張,亦各占一章篇幅;上下編皆設置導論章,上編導論同時也發揮了統領全書、介紹整門課程的作用。此外,上編為介紹明清之際思想家黃宗羲、王夫之的法律思想,下編為介紹晚清法律改革「禮法之爭」及沈家本的法律思想,皆設置專章,突出兩位作者的研究心得,充分呈現思想演變的內在理路以及制度與學說的交互影響。在「重其所重」的同時,作者兼顧內容完備,在上編中,對中國古代第一次社會轉型前的神權宗法等法律思想,及秦漢以後的正統法律思想,亦各設一章,予以必要介紹。

作者介紹
李貴連//李啟成|責編:張玉琢//王晶

目錄
第一編  中國傳統法律思想
  第一章  導論
    一、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及其特點
    二、學習中國法律思想史的態度
    三、學習中國法律思想史的方法
  第二章  中國上古時期的神權法思想
    第一節  夏、商、西周的神權法思想
      一、夏代的「天命」「天罰」思想
      二、神權法思想在商代的發展
    第二節  法思想由神權向世俗的演進——西周
      一、「以德配天」說
      二、「明德慎罰」說
      三、大宗法制下的禮治思想
  第三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儒家學說概述
      一、儒家學說在先秦之形成
      二、先秦儒家學說之思想脈絡簡介
    第二節  「為國以禮」的禮治思想
      一、禮治思想的淵源
      二、儒家對西周禮治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三、儒家禮治思想的等級社會觀
      四、禮的作用和禮與法的關係
    第三節  「德主刑輔」的德治學說
      一、「省刑罰,薄稅斂」,「富而後教」
      二、「以德去刑」
      三、「寬猛相濟」「德主刑輔」
    第四節  儒家的「人治」學說
    第五節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命運和歷史地位
  第四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儒、墨兩家的對立與互融
      一、「敬鬼神而遠之」與「事鬼神」
      二、「愛有差等」與「兼相愛」
      三、「小人喻于利」與「交相利」
    第二節  墨家以「兼愛」為核心的法律思想
      一、「天下之人皆相愛」的理想社會
      二、「法天」的法律觀
      三、「尚賢」
      四、墨家的一些重要刑罰命題
  第五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老子的法律思想
      一、「法自然」之「道」
      二、對仁義禮法的批評
    第二節  莊子的法律虛無主義
      一、莊子思想概述
      二、主張絕對無為,否定仁義禮法
  第六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法家法治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法家的法律觀
      一、關於法律的本質
      二、關於法律的起源

      三、關於法律的作用
    第三節  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論
      一、「法治」與「禮治」「德治」和「人治」的對立
      二、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論前提
      三、法家推行法治的方法
    第四節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簡介
      一、被法家奉為先驅的管仲
      二、法家的開創者李悝
      三、法家思想的奠基人商鞅
      四、以重「勢」著稱的慎到
      五、重「術」的申不害
      六、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韓非
  第七章  秦以後的正統法律思想
    第一節  秦漢之際正統法律思想的形成
      一、法家思想在秦漢之際命運由盛而衰的大轉折
      二、黃老思想在漢初的得勢與衰落
      三、儒學在漢初的發展
      四、董仲舒與儒學獨尊
    第二節  正統法律思想的演變
      一、兩漢之際的經義決獄
      二、魏晉時期「法律儒家化」進程的逐步展開
      三、正統法律思想的典範:《唐律疏議》的立法思想
      四、理學思潮與正統法律思想的強化
    第三節  正統法律思想的特點
      一、通過法制來治官治吏以維護君主的權威
      二、儒家思想法律化
  第八章  明清之際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黃宗羲的法律思想
      一、抨擊君主專制和限制君權
      二、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第二節  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一、以「夷夏大防」為中心的民族主義
      二、立法以成就「一代之制」
      三、「任法」不如「任人」
      四、成就「一代之制」的司法舉措
第二編  中國近代法律思想
  第九章  中國近代法律思想導論
    第一節  中國社會從傳統到近代的轉型
      一、近代前夕的中西社會情形
      二、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逐漸深化——器物、制度和文化
    第二節  中國近代法律思想發展之脈絡
      一、近代早期西方法的輸入
      二、近代轉型的中心任務——憲政和法治
      三、中國近代法律思想演變綜述
  第十章  洋務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洋務派及其「中體西用」思想
    第二節  張之洞的法律思想
      一、變而不失其道的變法觀
      二、整頓中法與採用西法
      三、博採東西諸國律法,力求合於國家政教大綱

      四、任法不如任人
  第十一章  改良主義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19世紀的社會改良運動和「戊戌變法」
    第二節  康有為的法律思想
      一、維新時期的「變法」思想
      二、康有為晚年的法律思考——《擬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第三節  梁啟超的法律思想
      一、「隨時創法」的變法觀
      二、君憲與共和——梁啟超的憲政觀
      三、「民權」與「法治」
      四、「立法」與「司法」
      五、地方自治
    第四節  嚴復的法律思想
      一、嚴復的變法思想
      二、嚴復的自由與民權觀
      三、嚴復的法治觀
  第十二章  晚清法律改革和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晚清法律改革
      一、對《大清律例》的改造
      二、外國法典和法學著作之翻譯
      三、制定新法律
    第二節  法律改革中的禮法之爭
      一、禮法之爭概述
      二、禮法之爭核心內容舉例
      三、國家主義與家族主義之爭
    第三節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一、治國強國的法律救國論
      二、儒家仁政與人道主義思想
      三、酌古准今,融會中西
      四、中西法律的融會點——法理
      五、沈家本的法治(Rule of Law)理想
  第十三章  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節  革命派法律思想概述
      一、民權至上
      二、主張共和憲政
      三、對傳統綱常倫理的批判
    第二節  孫中山的法律思想
      一、民主法治的追求者
      二、三民主義理論和五權憲法構想
      三、「黨治」理論的倡導者
      四、南京國民政府的「黨治」
    第三節  章太炎的法律思想
      一、專以法律為治,反對人治和人法兼治
      二、反對專制和代議制
      三、中華民國成立后的法治方案
      四、軍閥割據下的聯省自治
後記
修訂三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