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祛魅(天人感應近代科學與晚清宇宙觀念的嬗變)(精)

  • 作者:張洪彬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73207746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26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漫長的傳統中國,國家禮制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對天、天道以及無數人格神、鬼魂等神聖存在的信仰和敬畏。但從民國初年起,這些神聖存在基本上從中上層社會的公共生活中銷聲匿跡了,政治權力的最高代表不再自稱受命于天,知識分子的公開言論多半也不再竭力證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聖存在,對人格神的信仰、對建基於陰陽五行法則之上的各種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說中變得面目可疑。這一根本性的變化是怎樣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本書從思想史層面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學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學知識對傳統宇宙觀的挑戰,並考察本土知識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進化論為基礎的天演論來回應挑戰,進而解釋傳統宇宙觀的祛魅和信仰傳統的正當性衰弱。

作者介紹
張洪彬
    張洪彬,1980年生,漢族,重慶人。201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學術月刊》編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現任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宗教史、科學與宗教的關係,近年主要用力于近代思想史上的世界觀祛魅與復魅。在《學術月刊》《復旦學報》《天津社會科學》《學海》《探索與爭鳴》《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周易研究》《史林》《民俗研究》《政治思想史》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新華文摘》等轉摘。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思想背景:中國宗教與有機宇宙觀
  第一節  中國有無宗教?
  第二節  中國宗教
  第三節  中國宗教的兩個子系統:多神論和泛神論
  第四節  中國宗教的宇宙觀基礎:有機宇宙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天之祛魅:以彗星和求雨為例
  第一節  彗星
    一、傳統中國的彗星解釋
    二、晚清基督徒的彗星新解
    三、彗星新解對晚清朝野的影響
  第二節  求雨
    一、傳統中國的求雨信仰:以1879年朝野的求雨為例
    二、基督徒關於求雨的言說
    三、中國人的兩種回應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地之祛魅:以地震和風水為例
  第一節  地震
    一、傳統中國的地震解釋:以1679年京師大地震為例
    二、基督徒的地震解釋及其困境
    三、地震解釋之舊與新:以1879年武都大地震為例
  第二節  風水
    一、傳統中國的風水信仰:以1875年同治帝墓選址為例
    二、基督徒對風水信仰的批判
    三、中國知識分子的風水批判的轉變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人之祛魅:以疾疫和靈魂為例
  第一節  疾疫
    一、傳統中國的疾疫理解
    二、晚清基督徒提供的疾疫新解
    三、疾疫新解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
  第二節  靈魂
    一、傳統中國的靈魂觀念
    二、基督徒對中國靈魂觀念的批判
    三、科學解釋中的靈魂觀念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機械宇宙觀之於基督教和中國宗教的不同意義
  第一節  機械宇宙觀之於基督教的意義
    一、自然神學在西方
    二、自然神學在中國
  第二節  機械宇宙觀之於中國宗教的意義
    一、基督徒對中國有機宇宙觀的批判
    二、中國知識分子的回應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天演論之於中國宗教和基督教的不同意義
  第一節  天演論之於中國宗教的意義
    一、傳統有機宇宙觀與天演論的相似性
    二、天道之蛻變

  第二節  天演論之於基督教的意義
    一、達爾文主義與自然神學
    二、基督徒對天演論的批駁:以李扶和李春生為例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張洪彬:宗教、科學與現代性
  專訪  張洪彬:晚清時期的「祛魅」,傳統中國社會的「夢醒時分」
索引
後記
再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