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小學集注/儒藏精華編選刊

  • 作者:(南宋)朱熹//劉清之|編者: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責編:武芳|校注:(明)陳選//王燕均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39039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8
人民幣:RMB 4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小學集注》,又稱《小學句讀》,南宋朱熹、劉清之編撰,明陳選集注。
    中國教育從上古就有小、大學之分,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是先秦以來中國儒學教育的基本制度。小學又稱蒙學,即啟蒙、蒙養之學的意思。上古的小學教育教材本包括大量倫理道德和修身養正等方面的內容,卻因時代的變遷已久失其傳。唐以前的小學教育教材以識字字書為主,包含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到了宋代,隨著大、小學分級教育及官、私立各類小學的日趨普及,恢復上古以儒家思想倫理為重要特色的小學教育教材體系成為有識者的共識。
    朱熹有感於上古小學教育教材「散見於傳記,未有成書」,力圖恢復古小學之貌,與劉清之一起輯成《小學》一書,實乃古代儒家教育教材體系的復古補闕之作。《小學》既是學童初學的入門書籍,又是成人存心養性的性理修己之書,問世之後廣為傳播,影響遍及東亞三國,歷代注本多達百種以上。其中明代陳選《小學集注》得到明清兩朝的官方認可,影響最廣。《儒藏》(精華編)本《小學集注》以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八年內府刻本為底本,校以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萬曆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及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明萬曆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對《小學》原文,還對校了元刻數種早期《小學》版本,並參考吸收了已有校點研究成果。此次收入《〈儒藏〉精華編選刊》,將更加方便廣大讀者閱讀使用。

作者介紹
(南宋)朱熹//劉清之|編者: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責編:武芳|校注:(明)陳選//王燕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又號晦翁,晚號遁翁,別稱考亭、紫陽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南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紹興十八年進士,官至煥章閣待制。去世數年後賜謚為「文」,世人尊稱「朱文公」。朱熹是我國古代最博學的大學者之一,他在哲學、經學、教育、語言、文學、地理、考古、自然科學等方面均有重大貢獻;朱熹又是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後影響最為深遠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思想體系在中國思想史上以「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見清全祖望《宋元學案》)著稱。他在理論上以孔孟之道為本,又繼承並改造了兩宋期間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等各家之說,成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朱熹一生著述極為豐富,是中國歷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學者之一,《宋史·藝文志》中著錄者有四十余種,未著錄者尚有二十余種,另外由其弟子或後人編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種。最重要、最有影響的,當推《四書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朱子家禮》等。

目錄
校點說明
陳選序
御制重刊小學序
諸儒小學總論
小學句讀
小學題辭
小學集注卷之一
  內篇
    立教第一
小學集注卷之二
  內篇
    明倫第二
小學集注卷之三
  內篇
    敬身第三
小學集注卷之四
  內篇
    稽古第四
小學集注卷之五
  外篇
    嘉言第五
小學集注卷之六
  外篇
    善行第六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