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物史案與思潮(比較視野中的20世紀中國美學)(精)/中國當代文藝學話語建構叢書

  • 作者:李聖傳|責編:金芳萍|總主編:吳子林
  •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
  • ISBN:9787517855880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上編「人物與時代」主要圍繞蔡元培、朱光潛、蔡儀、黃葯眠、李澤厚和呂熒六位代表性理論家,將其思想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的跨文化美學視野內予以比較重估。尤其是重點考察了蔡元培與德國古典美學、朱光潛與英國經驗主義美學、蔡儀與日本左翼美學、黃葯眠與馬克思主義價值美學、李澤厚與蘇聯「社會派」美學以及呂熒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之間的思想源流關係,並提出了些許新的研究觀點。這些內容,不求對美學人物面面俱到地全盤掃描,但求從「點」切入,在文獻史料與時代現場中廓清人物的一個面相。
    下編「史案與思潮」或是聚焦20世紀中國美學史中懸而未決或是觀點上學界仍各執一詞的典型學案,在文獻發生學路徑的地毯式文本細讀中予以學術史的重新審查,或是圍繞20世紀80年代「美學熱」以及「『手稿』熱」「五講四美」「『新啟蒙』思潮」等系列重要美學事件和思潮,在歷史文化語境的厚描中對其來龍去脈予以呈現和省思。

作者介紹
李聖傳|責編:金芳萍|總主編:吳子林
    李聖傳(1984-),男,江西永豐人,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理論室國資博士后、助理研究員,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與美學研究。先後榮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寶鋼優秀學生獎」、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教育部第十六屆高等院校「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首都師範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等,2019年入選北京市高校「青年拔尖人才」計劃。迄今已在《文學評論》《學術月刊》《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或摘編。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等其他省部級以上項目4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4項。

目錄
上編  人物與時代
  第一章  康德與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的話語建構
    第一節  反愚庳、反宗教與國家主義立場:「以美育代宗教」的歷史荷載
    第二節  為何標舉「美育」:蔡元培對康德美學思想的借鑒與改造
    第三節  情感啟蒙與「詩教」轉換:重建社會理想秩序的話語方案
  第二章  英國經驗主義與朱光潛美學建構的立場方法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一條美學史書寫的明線
    第二節  在「朱光潛說」之外:英國經驗主義的思想暗線
    第三節  經驗主義的眼鏡對康德美學的譯介和理解
    第四節  《新理學》與「梅花之辯」:經驗主義的立場及其論爭
    餘論
  第三章  日本唯物論哲學與蔡儀典型論美學觀的建構
    第一節  甘粕石介、唯物論研究會與「列寧主義」
    第二節  異邦的啟示:從甘粕石介《藝術論》到蔡儀《新藝術論》
    第三節  由「藝」到「美」:蔡儀「典型論」思想的延伸與外拓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與黃葯眠價值美學的話語轉向
    第一節  價值論美學的形成氛圍及思想來源
    第二節  價值論美學的學理輪廓與理論主張
    第三節  美學價值論轉向的歷史貢獻及當下意義
  第五章  蘇聯「社會派」美學與李澤厚「實踐美學」的本土建構
    第一節  蘇聯「社會派」美學的挪用與「自然人化」的引入
    第二節  蘇聯「社會派」美學的影響與「實踐美學」的萌芽
    第三節  「實踐美學」對蘇聯「社會派」美學的偏離
  第六章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呂熒美學思想的矛盾搖擺
    第一節  亦敵亦友:呂熒與蔡儀的美學因緣
    第二節  同室操戈:呂熒與朱光潛的美學瓜葛
    第三節  形同實異:呂熒與高爾泰的美學界限
下編  史案與思潮
  第七章  李澤厚「積淀說」對黃葯眠「積累說」的接受與改造
    第一節  「積淀」:一個命題的邏輯演進史
    第二節  「積累」:「積淀」的起點與向度
    第三節  「積累」與「積淀」:理論的相承與影響
    第四節  從「積累說」到「積淀說」:理論的改造與拓新
  第八章  反映論、真理觀與蔡儀美學的方法問題
    第一節  「心物二元』』的西方哲學傳統與蔡儀美學建構的起點
    第二節  唯物反映論與「典型論」美學話語建構
    第三節  「主客模式」的思維局限與「天人合一」
    第四節  蔡儀美學的歷史反思及當下啟示
  第九章  馬克思《巴黎手稿》與「實踐觀點」美學的確立
    第一節  《巴黎手稿》在中國的譯介和美學影響
    第二節  《巴黎手稿》「人化的自然」與兩種「實踐觀」的形成
    第三節  《巴黎手稿》「美的規律」與「實踐觀點」美學的確立
    第四節  《巴黎手稿》在「美學熱」中的論爭緣由及其價值意義
  第十章  作為事件的美學政治——「五講四美」活動回望與闡釋
    第一節  個體經驗的抵抗與作為偶然事件的「學校美育」
    第二節  從「三美」到「五講四美」:「底層自發」與「官方推廣」
    第三節  政治性循環結構與意識形態話語的全民推廣
    第四節  作為事件的美學政治與日常生活審美實踐
  第十一章  符號隱喻與意識形態的美學突圍——80年代「美學熱」的潮起潮落
    第一節  先聲:「形象思
    第二節  起點:關於「共同美」問題(1978—1979)
    第三節  高潮:美學會相繼成立與美學刊物大量發行(1979—1982)
    第四節  降落:清除「精神污染」與反「資產階級自由化」(1983—1984)
    第五節  沉寂:「方法論」轉型與「美學熱」(1985)
  第十二章  從「美的本源』』到「美的本體」——80年代「美學熱」的意義及反思
    第一節  走出古典:「美學熱」與「美學大討論」的縱橫比較
    第二節  學科拓展:「美學熱」與美學理論話語的內突外轉
    第三節  泛化與啟蒙:「美學熱」的學術意義及哲學反思
  第十三章  從五四啟蒙到80年代「新啟蒙」——一條美學紅線與兩副理論面孔
    第一節  何謂啟蒙:啟蒙的西方性質及其範式
    第二節  啟蒙的中國語境與「啟蒙與救亡」範式的歷史檢討
    第三節  重喊五四與「新啟蒙」的由來
    第四節  從啟蒙到「新啟蒙」:一條美學紅線與兩副理論面孔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