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性中的理性與信仰張力(近代西方國家意識的建構及其困境分析)/純粹哲學叢書

  • 作者:尚文華|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生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76094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回答現代國家究竟是什麼,既離不開史實,更離不開原理。可惜,目前漢語學界這兩方面工作都做得不夠。本書嘗試在諸多思想家的歷史和生存語境中辨析現代國家的基本原理,並把這些原理回擲到歷史和生存語境中,以甄別其突破性意義和基礎困境。在此雙重爭辯中,現代國家的本質意義及其基本限度得以彰顯,而由其所揭示出來的內在於現代世界中的理性與信仰的張力便是其命運所在。
    此命運既關乎歷史,更關乎未來。若要理解當下,以及即將發生的具有世界史意義的深刻變革,就不得不回到此命運的發端處,回到現代國家的歷史建構及其思想限度中。

作者介紹
尚文華|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生
    尚文華,男,1984年8月生,山東省德州市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傑出中青年學者,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研究方向主要為西方哲學、基督教神學和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哲學史》《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自由與處境——從理性分析到生存分析》和《希望與絕對——康德宗教哲學研究的思想史意義》。

目錄
作者的話
前言:為什麼是盧瑟福,而非馬基雅維利?——一項基於歷史和生存的分析
導論:信仰與理性張力下的權力出發點之爭
第一章  在信仰中尋求對權力的理解:盧瑟福《法律與君王》解讀
  第一節  國王權力與個體生存: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一、有關「君權神授」
    二、有關反「君權神授」
  第二節  盧瑟福論述權力的雙重出發點
    一、有關《聖經》解釋的一些原則問題
    二、盧瑟福對權力之雙重出發點的論證
    三、權力雙重來源的《聖經》根據
  第三節  神律與法律
    一、作為信仰對象的神律
    二、相關於生存一本性解釋的「信仰下的神律」
    三、神律與法律的糾纏
  第四節  評述:雙重出發點的深度困境
第二章  在理性中消弭神權信仰:霍布斯論生存和國家的絕對性
  第一節  一個全新的生存處境:從自然狀態到國家
    一、生存的「自然」:一個基於因果推論的狀態
    二、理性與自然律:契約的生存根據
    三、評述:在霍布斯的思考和時代之間
  第二節  霍布斯的絕對國家及其深度困境
    一、從自然狀態到國家
    二、政治上的統一與國家的內在困境
    三、霍布斯式困境的根源:「現代」個體究竟是什麼樣的?
  第三節  國家與消弭個體信仰解釋的宗教
    一、神律與自然理性:霍布斯的宗教解釋原則
    二、基督教國家的教權問題
    三、隱藏在「利維坦」裡面的敵人——信仰和思想
  第四節  小結:霍布斯思想的科學性及其現實效應
第三章  理性神學觀點下的國家與個體:洛克的自由觀
  第一節  理性、上帝與自然法:草描現代人的內心世界
    一、對霍布斯原則的批判
    二、生存中的可普遍化維度:一個理性的論證
  第二節  愛與自由視角下的自然狀態與國家
    一、洛克批評菲爾麥的動因和依據
    二、自然狀態與國家
    三、自由與財產(權):洛克的問題
  第三節  政教分離與聖經解釋:內心自由的喚起
    一、政教分離的一般原則
    二、內心的自由:政教分離和宗教寬容的基礎
    三、悔改:宗教解釋原則和寬容原則落實的內在基礎
  第四節  小結:洛克的心靈世界
第四章  自由、意志與現代性:盧梭論現代個體和現代國家
  第一節  盧梭的歷史背景及其對現代「文明人」的批判
    一、盧梭的歷史背景
    二、盧梭眼中的現代「文明人」形象
    三、盧梭對走出現代「文明人」困境的初步診斷
  第二節  自由、情感與個體:論盧梭的「自然狀態」
    一、盧梭對既往之「自然狀態」的批評及其深度所在

    二、自由和情感:盧梭的自然狀態  j
    三、自愛、理性與私有財產:不平等與社會狀態產生的根源
  第三節  自由、道德與現代國家的絕對深度
    一、自由與契約:現代國家或社會的基礎問題
    二、公意與法律:現代社會或國家的原理問題
    三、重新思考契約和神聖性問題
  第四節  盧梭與現代性問題
    一、現代性完成自身論證的兩個關鍵問題
    二、現代生活視野下人民主權的相關問題
    三、現代性視野下人與人的聯結問題——以兩性之「愛」為例
    四、現代性與信仰和上帝:一個最艱難的問題
第五章  理性、信仰與啟蒙:現代道德世界的建構及其限度
  第一節  自由的根據與主權之爭
    一、基於道德法則的「被給予性」而對自由(意志)的理性論證
    二、自由的根據與神聖奧秘
    三、自由的根據與主權之爭
    四、區分主權之爭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  重新思考康德實踐哲學的起點問題:一個不合時宜的批判
    一、從啟蒙時代的基本問題談起
    二、康德對恩典和奇跡的批判
    三、康德哲學的隱秘出發點及其思想性質界定
    四、重新理解康德的啟蒙哲學與基督教的關係
  第三節  現代性最高的主觀原則及其兩條思想出路
    一、良知何以作為現代性最高的主觀原則?——以康德的分析為導引
    二、康德對良知的分析及其根本性困境
    三、現代性論證背後的真理之路:主觀性與倫理整體
    四、個體之絕對主觀性:信仰與罪的辯證之路
    五、現代性的局限及其真理意義
結語  現代性處境下的真理:一種需要被重新喚起的意識
附錄:現代道德的含義、困境及可能的解決方案——一種黑格爾和克爾凱郭爾互釋的視角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