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等儀器分析

  • 作者:編者:王霆//孫鐵東|責編:劉冉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62153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分子結構解析和材料表界面研究,分九章系統介紹與之相關的各種先進儀器分析方法,包括質譜分析法、一維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法、二維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法、紅外和拉曼波譜分析法、紫外和分子熒光波譜分析法、X射線衍射分析法、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法、表面顯微分析法。對於每種方法的發展史、基本原理、常用概念、主要測定技術、測試影響因素以及方法的應用實例都給出了深入的介紹。
    本書區別于普通的儀器分析教材,鮮有涉及定量分析,主要立足於定性分析;不僅服務於化學學科,更立足於服務化工、材料、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可以作為上述學科的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科研人員從事上述科研活動的工具書。

作者介紹
編者:王霆//孫鐵東|責編:劉冉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現代分析化學與高等儀器分析
    1.1.1  波譜學與有機結構鑒定
    1.1.2  材料的表面及狀態分析
  1.2  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1.2.1  電磁輻射的性質
    1.2.2  電磁輻射與物質的作用
    1.2.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第2章  質譜分析法
  2.1  質譜法導論
    2.1.1  質譜學發展歷史
    2.1.2  質譜常用概念
    2.1.3  質譜儀技術指標
  2.2  質譜離子源
    2.2.1  電子轟擊電離源
    2.2.2  化學電離源
    2.2.3  快原子轟擊源
    2.2.4  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源
    2.2.5  電噴霧電離源
    2.2.6  大氣壓電離源
  2.3  質譜質量分析器
    2.3.1  雙聚焦磁質量分析器
    2.3.2  四極桿質量分析器
    2.3.3  離子阱質量分析器
    2.3.4  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
    2.3.5  傅里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量分析器
  2.4  質譜中離子種類及離子碎片
    2.4.1  質譜中的離子
    2.4.2  離子裂解反應
  2.5  質譜分析應用
    2.5.1  分子離子及分子量的測定
    2.5.2  分子式的確定
    2.5.3  根據裂解規律確定化合物和化合物結構
  參考文獻
第3章  一維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法
  3.1  核磁共振波譜法導論
    3.1.1  核磁共振發展歷史
    3.1.2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3.1.3  飽和與弛豫
  3.2  氫核磁共振波譜分析
    3.2.1  氫化學位移與核外電子的屏蔽效應
    3.2.2  自旋耦合和耦合常數
    3.2.3  影響質子化學位移的因素
    3.2.4  自旋耦合體系與命名
  3.3  碳核磁共振波譜分析
    3.3.1  碳核磁共振波譜的優勢與不足
    3.3.2  碳核磁共振譜去耦技術
    3.3.3  碳化學位移與分子結構
    3.3.4  自旋耦合

  3.4  固體核磁共振技術
  3.5  核磁共振應用
    3.5.1  氫核磁共振應用
    3.5.2  碳核磁共振應用
  參考文獻
第4章  二維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法
  4.1  二維核磁共振波譜法導論
    4.1.1  二維核磁共振波譜法發展歷史
    4.1.2  二維核磁共振波譜法原理
    4.1.3  二維核磁共振常用知識
    4.1.4  二維核磁共振波譜分類
  4.2  二維J分解譜
    4.2.1  同核J分解譜
    4.2.2  異核J分解譜
  4.3  二維化學位移相關譜
    4.3.1  同核化學位移相關譜
    4.3.2  雙量子濾波同核化學位移相關譜
    4.3.3  異核化學位移相關譜
  4.4  NOE相關譜
  4.5  多量子二維譜
  參考文獻
第5章  紅外和拉曼波譜分析法
  5.1  紅外和拉曼波譜導論
    5.1.1  紅外和拉曼波譜發展歷史
    5.1.2  紅外和拉曼波譜基本原理
  5.2  分子的振動
    5.2.1  雙原子分子的振動
    5.2.2  多原子分子的振動
    5.2.3  紅外活性振動與紅外吸收峰
    5.2.4  拉曼活性振動和拉曼峰
  5.3  紅外特徵頻率區和指紋區
    5.3.1  紅外特徵頻率區
    5.3.2  紅外指紋區
    5.3.3  常見官能團的特徵吸收頻率
    5.3.4  影響紅外波譜吸收頻率的因素
    5.3.5  影響紅外波譜吸收強度的因素
  5.4  紅外波譜實驗技術
    5.4.1  紅外波譜樣品的處理
    5.4.2  紅外波譜附件
  5.5  拉曼波譜圖與特徵譜帶
    5.5.1  拉曼波譜圖
    5.5.2  拉曼特徵譜帶
  5.6  拉曼波譜實驗技術
  5.7  拉曼波譜與紅外波譜的比較
  5.8  紅外和拉曼波譜應用
    5.8.1  紅外波譜應用
    5.8.2  拉曼波譜應用
  參考文獻
第6章  紫外和分子熒光波譜分析法
  6.1  紫外和分子熒光波譜法發展歷史

  6.2  紫外波譜法基本原理
  6.3  紫外波譜表示法及常用術語
    6.3.1  紫外波譜表示法
    6.3.2  紫外波譜常用術語
  6.4  紫外吸收帶的類型
  6.5  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紫外波譜
    6.5.1  飽和化合物
    6.5.2  不飽和脂肪烴
    6.5.3  羰基化合物
    6.5.4  苯及其衍生物
    6.5.5  多環和稠環化合物
    6.5.6  雜環化合物
  6.6  影響紫外波譜的因素
    6.6.1  共軛效應
    6.6.2  立體化學效應
    6.6.3  溶劑
    6.6.4  體系pH值
  6.7  分子熒光波譜法基本原理
  6.8  激發波譜和發射波譜
  6.9  熒光波譜與分子結構的關係
  6.10  環境因素對分子熒光的影響
  6.11  紫外和分子熒光波譜法應用
    6.11.1  紫外波譜法應用
    6.11.2  分子熒光波譜法應用
  參考文獻
第7章  X射線衍射分析法
  7.1  X射線衍射分析法導論
    7.1.1  X射線衍射分析法發展歷史
    7.1.2  X射線的產生及其性質
    7.1.3  X射線衍射原理
  7.2  粉末照相法與X射線衍射儀
    7.2.1  粉末照相法
    7.2.2  X射線衍射儀
  7.3  多晶體的物相分析
    7.3.1  物相的定性分析
    7.3.2  物相的定量分析
  7.4  X射線衍射分析法應用
    7.4.1  多晶體點陣常數的精確測定
    7.4.2  晶體尺寸的確定
    7.4.3  膜厚的測量
    7.4.4  晶面取向度的測定
    7.4.5  晶面結晶度的測定
  參考文獻
第8章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法
  8.1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法發展歷史
    8.1.1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法基本原理
    8.1.2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法常用概念
  8.2  X射線光電子能譜實驗技術
    8.2.1  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
    8.2.2  待測樣品製備方法

  8.3  X射線光電子能譜譜圖解析
    8.3.1  X射線光電子能譜譜圖的一般特點
    8.3.2  X射線光電子能譜譜圖的光電子線及伴線
    8.3.3  X射線光電子能譜能量校正
    8.3.4  X射線光電子能譜定性分析
    8.3.5  X射線光電子能譜定量分析
  8.4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法應用
    8.4.1  表面元素全分析
    8.4.2  元素窄區譜分析
  參考文獻
第9章  表面顯微分析法
  9.1  電子顯微分析法發展歷史
    9.1.1  電子光學基本原理
    9.1.2  電子光學常用概念
  9.2  透射電子顯微技術
    9.2.1  透射電子顯微鏡結構和性能參數
    9.2.2  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像操作和像襯度
    9.2.3  透射電子顯微鏡實驗技術
    9.2.4  透射電子顯微鏡應用
  9.3  掃描電子顯微技術
    9.3.1  掃描電子顯微鏡結構和工作原理
    9.3.2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參數
    9.3.3  掃描電子顯微鏡成像機理
    9.3.4  掃描電子顯微鏡像襯度
    9.3.5  掃描電子顯微鏡實驗技術
    9.3.6  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
  9.4  掃描隧道顯微技術
    9.4.1  掃描隧道顯微鏡特點和基本原理
    9.4.2  掃描隧道顯微鏡結構設計
    9.4.3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樣品製備
    9.4.4  掃描隧道顯微鏡實驗技術
    9.4.5  掃描隧道顯微鏡應用
  9.5  原子力顯微技術
    9.5.1  原子力顯微鏡發展歷史
    9.5.2  原子力顯微鏡原理
    9.5.3  原子力顯微鏡分類
    9.5.4  原子力顯微鏡結構設計
    9.5.5  影響原子力顯微鏡解析度的因素
    9.5.6  原子力顯微鏡應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