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態危機與生態文明轉向

  • 作者:嚴耕|責編:王玉敏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22068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5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人類文明形態的高度,探尋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總結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四大邏輯:二元對立邏輯、同一化邏輯、「進步」邏輯和最大化邏輯;探索建構生態文明的整體思路,指出了生態系統具有生態、經濟和精神三重價值,並提出了這三重價值共同實現的模式。作者的視角和方法是系統性和根本性的,可為生態文明相關理論研究提供啟發。

作者介紹
嚴耕|責編:王玉敏
    嚴耕,1958年出生於江蘇徐州。博土,北京林業大學教師,二級教授,生態文明建設與管理博士點首任學科負責人。長期從事科技發展的社會影響研究,2000年前主要研究領域是系統哲學與網路文化,2000年以後主要研究林業史和生態文明理論及建設。獨立撰寫或合作出版的學術專著主要有:《網路倫理》《終極市場——網路經濟的來臨》《網路悖論》《網路的意識形態功能》《生態文明的理論與系統建構》等。主編的作品主要有:《透視網路時代叢書》(共4部)、《生態文明叢書》(共12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生態文明構建與文化資源》、《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首部中國生態文明綠皮書,系列年度報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報告》(系列年度報告)等。創立國內首個綜合性量化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ECCI),並擔任《中華大典·林業典》(5個分典,共1500萬字)第一副主編。在《哲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先後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意義
  第四節  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
  第五節  重點解決的問題
  第六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態危機的特徵和實質
  第一節  生態危機的特徵
    一  系統性
    二  全面性
    三  複雜性
    四  某種程度的不可逆性
  第二節  生態危機的實質
    一  生態學視角: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斷裂
    二  生態哲學視角:現代工業文明的反自然擴張
第三章  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
  第一節  現代工業文明四大邏輯
    一  二元對立邏輯
    二  同一化邏輯
    三  「進步」邏輯
    四  最大化邏輯
  第二節  生態危機:現代工業文明四大邏輯的必然結果
    一  從根源到資源的嬗變
    二  文明與自然的誤置
    三  簡單化與複雜性的衝突
    四  最大化與有限性的衝突
第四章  走出生態危機需要新思維
  第一節  走出生態危機需要處理好四大關係
    一  環境保護與生態改善
    二  工業化進程與生態文明建設
    三  區域利益與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
    四  當代利益與後代利益
  第二節  和諧主義新思維
    一  從片面走向全面
    二  從對立走向和諧
第五章  走向生態文明:生態危機的出路
  第一節  複雜的「文明」
    一  文明的界定
    二  文明與文化
    三  文明或文化的構成
    四  文明或史化的特徵
    五  文明與文明模式
  第二節  文明發展史:從生態與文明的相互關係看
  第三節  生態文明: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文明
    一  生態文明界定
    二  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
    三  生態文明的特徵
第六章  建構生態文明的整體思路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三重價值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內在的生態價值
    三  多樣的經濟價值
    四  豐富的精神價值
  第二節  三重價值之間的關係
    一  生態價值是第一位的價值
    二  生態價值和精神價值的實現可以豐富經濟價值
    三  無形的精神價值是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豐富、擴展和提升
  第三節  全面實現生態系統三重價值的模式
    一  前提:科學評估生態價值,樹立生態優先觀念
    二  基礎:創造符合生態規律的經濟價值,「產業建設生態化」
    三  發展:發展可持續生態經濟,「生態價值產業化」
    四  提升:挖掘創造精神價值,「精神價值產業化」
    五  保障:環境正義和生態補償
  第四節  三重價值與人的多重需要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第三節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  生態、環境與資源的「一體兩用」理論述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