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改變世界的物理學(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博學物理學系列/復旦通識文庫

  • 作者:編者:倪光炯//王炎森//錢景華//方小敏|責編:梁玲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57222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8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新的視角,重點勾勒20世紀物理學的重大成就以及物理學在現代高新技術中的主要應用。全書共分10章,結合物理學在航天、激光、材料、信息、能源、醫學、生命科學和宇宙學等方面的應用,重點介紹物理學基本知識,並融物理知識和前沿應用為一體。
    本書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出發,注重科學與人文的融合,結合物理學史介紹著名物理學家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以及勇於探索的精神,並注意介紹我國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和我國科學家的貢獻。本書特點鮮明,融合物理知識與現代科技應用為一體,展現物理學中包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全書編寫力求深入淺出、文字流暢、圖文並茂、生動有趣,並附有一定量的習題。

作者介紹
編者:倪光炯//王炎森//錢景華//方小敏|責編:梁玲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1  世界為什麼變化這麼快
  §1.2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學
    一、中國古代的世界圖景和哲學觀
    二、古代西方哲學觀和物理知識
    三、古代阿拉伯的物理知識
    四、歐洲中世紀的科學為何發展緩慢
  §1.3  經典物理學產生的條件和建立過程
    一、文藝復興
    二、天文學的突破
    三、伽利略和近代力學的誕生
    四、笛卡兒、惠更斯和牛頓
  §1.4  19世紀物理學的成就和危機
    一、電磁現象的研究
    二、從法拉第到麥克斯韋
    三、熱力學與統計物理的建立和發展
    四、經典物理學的「危機」兩朵烏雲和三大發現
  §1.5  20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及其特點
    一、向微觀世界和宇宙空間進軍
    二、向新事物和「複雜性」進軍
    三、物理學與高新技術
  §1.6  物理學的社會教育和思想文化功能
    一、科學的雙重功能
    二、物理學是「求真」的
    三、物理學是「至善」的
    四、物理學是「美」的
    五、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融合
    參考資料
第二章  航天與力學
  §2.1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
    一、牛頓的思考——月亮為什麼不掉下來
    二、萬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三、海王星的發現
    四、為追求真理而奮鬥的牛頓
  §2.2  宇宙速度與動量及機械能守恆
    一、火箭推進原理與動量守恆定律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
    三、3個宇宙速度
    四、多級火箭
  §2.3  衛星運動與角動量守恆
    一、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二、橢圓軌道與角動量守恆定律
    三、失重現象及其解釋
  §2.4  航天技術的發展
    一、通信衛星 「東方紅」系列
    二、氣象衛星 「風雲」系列
    三、地球資源衛星和海洋衛星 「資源」系列和「海洋」系列
    四、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實踐」系列
    五、導航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六、深空探測 「嫦娥」系列和「天問」系列

    七、載人航天 「神舟號」系列
    附錄2.A 火箭推進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
    附錄2.B 人造地球衛星等航天器的返回
    習題
    參考資料
第三章  無處不在的波
  §3.1  振動
……
第四章  微觀世界及其探索
第五章  光彩奪目的新光源
第六章  物理學與材料科學和信息技術
第七章  物理學是能源科學的基礎
第八章  物理學與現代醫學新技術和生命科學
第九章  相對論和宇宙
第十章  從20世紀物理學看世界
物理常數和天文常數表
習題答案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