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天津隨談

  • 作者:張春生|責編:胡曉童
  • 出版社:百花文藝
  • ISBN:9787530681985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0
人民幣:RMB 5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部文化類隨筆作品。作者較為系統地從六個方面介紹了天津的歷史文化。第一章:環境與文化形態。講述了天津水陸交通的歷史起源、發展,以及有趣的衚衕文化。第二章:天津的文脈。追溯了天津文化的起源和脈絡,更循序漸進地介紹了天津文化的特徵、形態,並具體舉例倡導保護地域文化、保護人類文明。第三章:天津的非遺。介紹天津非遺,梳理天津非遺的項目和整理非遺成功的歷史,更從非遺的角度延伸深層次的內涵,即倡議文化自信。第四章:媽祖文化的天津流變。講述了天津媽祖文化溯源、發展,及其精神意義。第五章:天津文學的足跡與當代表現。本章講述了天津文學方面的歷史發展,尤其突出了津門小說等作品的紅色精神。第六章:「哏兒都與相聲」。本章講述的是「哏兒都」天津的相聲文化、相聲名人及其當代發展。本書脈絡清晰,從多角度較全面地展示了天津的「環境」「文脈」「非遺」「媽祖」和「文學」等內容,回顧了天津歷史的文化足跡,同時不忘結合曆史、實事。

作者介紹
張春生|責編:胡曉童
    張春生(1945-),天津人。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天津社科院文學所所長,天津市政協第九屆委員,天津市政協第十、十一屆常委,天津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擔任過社科、小說等專業的高評委,以及包括「五個一工程獎」在內的若干影視作品的顧問和文學編輯。1963年就讀於天津師院中文系,1978年考入河南大學中文系,師從任訪秋先生,攻讀「魯迅與三十年代文學」專業,文學碩士。畢業後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和津沽文化研究與小說、影視批評,尤以作品評論和文學與文化現象分析見長。著有《俗眼看影視》《中外影視作品中的哲學》等書,參與撰寫《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通俗文藝論》等專著並在各報刊發表文章百萬餘字。在眾多論文中有若干篇獲獎。與劉心武等主編「中國文化探秘叢書」「大視野文藝研究叢書」《中國傳統偶像》《中國傳統禮俗》《聖跡與霞光——媽祖學術論壇集革與新探》等,主持並統稿《中國地域文化通覽一天津卷》。另有電視專題片解說詞《情系海河——鄧穎超在天津》、電視劇劇本《幽靈》等。

目錄
卷前的話
第一章  環境與文化形態
  第一節  「山、河、海」與城區「三足鼎立」
    (一)坐擁山、河、海
      1.依山、靠海、河水貫通
      2.四周古鎮圍繞城區
    (二)「三足鼎立」的城區
      1.天津城市的「根」
      2.被迫對外開放
      3.中國城市近代化縮影
  第二節  中山路、解放橋、勸業場和三條石
    (一)一條人文滿滿的馬路
    (二)中國開合鐵橋集中在天津
      1.一座鐵橋一段歷史
      2.近代文明的深刻烙印
    (三)商埠明珠「勸業場」
    (四)「三條石」鑄火熊熊
      1.鑄造業的發祥
      2.多重的歷史借鑒
    (五)保護、使用天津的近代工業遺存
  第三節  街巷倩影
    (一)津城衚衕小鋪
      1.衚衕口的水鋪
      2.臨街的糧鋪
      3.貝占心的油鹽店、小人兒書鋪
      4.給人溫馨的煤鋪
    (二)吆喝聲聲
      1.「油炸豆腐嘍」
      2.「臭豆腐——辣豆腐——」
      3.「賣青蘿蔔的又來了——」
      4.「賣大小——金魚?」
      5.「青菜——的賣」
第二章  天津的文脈
  第一節  文脈與環境、群落
    (一)環境與人文高度疊加
    (二)多個文化群落伴生
    (三)城域置制與核心區的彰顯
  第二節  文脈的表現與內涵
    (一)四條文化帶
      1.遠古文化帶
      2.明清文化帶
      3.近代百年文化帶
      4.當代發展文化帶
    (二)三個文化特徵
      1.地貌促成河海通津
      2.中心區的凝聚帶動
      3.商埠市井的雅俗影響
    (三)三個意涵結構
  第三節  四個特性和七種文化形態
    (一)天津文化四個特性

      1.雅與俗並舉
      2.移過與吸收同在
      3.多元與縫隙兼有
      4.圍繞核心區城鄉互促
    (二)天津文化的七種形態
  第四節  從「衛派津風」看京津冀文化
    (一)京津冀三花並蒂
    (二)築城奏響「衛韻」
    (三)開埠掀起「津風」
    (四)京津冀求同存異
  第五節  珍惜、護佑、敬重天津文脈
    (一)護佑歷史文化名城
    (二)珍惜大運河與長城
      1.呵護千年大運河
      2.愛護巍巍長城
    (三)重視「建衛」前史
    (四)園林滿人文
    (五)慧眼識「甲骨」
第三章  天津的非遺
  第一節  非物質的「資產」
    (一)概念與元素簡談
      1.「非物質」與「文化遺產」
      2.「這個環境里的這個人」
    (二)重在技藝更重視文化
      1.技藝里要注人人文
      2.非遺包含精神活動
  第二節  非遺要活態成長
    (一)非遺須倚勢而為
    (二)非遺不是一般的文化活動
    (三)在百花爭艷中發展
      1.深化非遺的多樣性
      2.非遺之花香溢久遠
    (四)活態傳承要文化自信
      1.活態傳承的關鍵在於人
      2.要「活」在社會人生
  第三節  選擇與共舞
    (一)非遺需接受人文環境的選擇
      1.人文環境在選擇你
      2.把握好需要、特色與積淀
    (二)特色要不斷受到熏陶
      1.「有非遺的日子真好」
      2.讓技藝適合環境需求
    (三)融人社會習性
      1.區域氛圍、生活細節與非遺
      2.遵循地方習俗,現出人生滋味
    (四)文脈銜接,多層並存
      1.非遺與文脈相連
      2.非遺的六個層面
  第四節  天津非遺的特點
    (一)主要特徵

    (二)非遺的「精神家園」
      1.小吃吃出情懷
      2.傳說傳出文韻
      3.故事講出生動
      4.節慶增添火熱
      5.舞蹈舞動津門
第四章  媽祖文化的天津流變
  第一節  天津媽祖溯源
    (一)兩座敕建娘娘宮
      1.難以磨滅的背影
      2.靚麗至今的名片
      3.雋永的影響
    (二)古籍里的「天津媽祖」
      1.冊封之最
      2.「天津媽祖」尋蹤
    (三)天津城市的「助產士」
    (四)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
  第二節  媽祖神祗的精神意義
    (一)從古至今閃爍生機
    (二)媽祖文化和當代精神
  第三節  天津的皇會
    (一)何為「皇會」
    (二)歡樂中的崇拜
    (三)祭祀中的生活內容
    (四)皇會與大運河文化
第五章  天津文學的足跡與當代表現
  第一節  古代文學在津沽的身影
    (一)由薊州到津門
    (二)周邊「發酵」與城市核心區文化
    (三)「水西庄」的文學活動
      1.建園、聚文與出版
      2.水西庄的詩文
  第二節  轉換時期的文學
    (一)「萌動」和「突進」
    (二)北方話劇
    (三)北派通俗小說
  第三節  與時俱進的當代津門小說
    (一)新的一頁
      1.鋪陳陣地,組建隊伍
      2.夯文壇基石,鑄紅色文學
    (二)華章再現
      1.蓄勢待發,劫后重生
      2.老而彌堅,清風勃發
  第四節  表現、選擇與-恪守紅色
    (一)獨特的文壇表現
    (二)面對浮躁的選擇
    (三)恪守天津文學的「紅色」
      1.梁斌的《紅旗譜》
      2.孫犁與青年作家的通信
      3.方紀和這一優秀群體

第六章  「哏兒都」與相聲
  第一節  豁達、爽快、幽默的天津
    (一)不用偷著樂的日常生活
    (二)天津市井文化的「俗」藝術
  第二節  「文」與「火」
    (一)馬三立的「文哏」
    (二)郭德綱的「火爆」
  第三節  重睹芳華新相聲
    (一)落幕也是開始
    (二)高起點籌辦
    (三)盼望佳作
    (四)「津味」十足與「舞台」相聲
尾聲:說不盡的天津文化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