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精)/楊耕文集

  • 作者:楊耕|責編:朱華華//王海玲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39375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69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近代思辨的歷史哲學、現代批判(分析)的歷史哲學和后現代主義的歷史哲學為理論背景,重新審視和闡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明確提出: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歷史認識論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理論生長點,歷史本體論和歷史認識論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雙重職能;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應以馬克思的實踐觀點為基礎,在深化歷史本體論研究的基礎上強化歷史認識論研究,從而使唯物主義歷史觀成為歷史本體論和歷史認識論高度統一的現代歷史哲學。

作者介紹
楊耕|責編:朱華華//王海玲
    楊耕,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總編輯,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哲學)組長。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代表作為《關於馬克思哲學理論主題和體系特徵的再思考》《重新理解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及其革命性變革》《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題、理論基礎和理論結構的再思考》《德里達:從解構主義轉向馬克思主義》;先後出版學術著作20部,代表作為《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等7項;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等獎項8項。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歷史哲學:從緣起到后現代
  一、歷史哲學的形成及其合法化
  二、現代歷史哲學的三大流派及其異同
  三、后現代歷史哲學的興起及其特徵
第二章  唯物主義歷史觀:馬克思的歷史哲學
  一、唯物主義歷史觀概念的由來及其實質
  二、唯物主義歷史觀屬於歷史哲學範疇
  三、實踐: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出發點範疇
  四、歷史認識論: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理論生長點
  五、歷史本體論與歷史認識論: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雙重職能
第三章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與理論基礎的演變
  一、馬克思創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歷史進程
  二、馬克思創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思維邏輯
  三、《哲學的貧困》:唯物主義歷史觀誕生的標誌
  四、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理論基礎及其演變
第四章  社會與自然
  一、人類社會產生的自然前提與現實基礎
  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三、社會的自然與自然的社會
  四、實踐活動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主體與客體的關係
  五、人對自然界實踐把握的基本環節
  六、實踐:人類社會、人類世界的本體
第五章  個人與社會
  一、「有生命的個人」與「社會的個人」
  二、實踐:人的存在方式
  三、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四、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及其關係
  五、「社會生產人」與「人生產社會」
第六章  社會的本質與社會有機體的特徵
  一、實踐:社會生活的本質
  二、社會經濟形態、社會形態和社會有機體
  三、考察社會有機體的四種角度
  四、社會有機體的運行規律
第七章  社會結構與實踐活動
  一、社會結構:實踐活動的對象化和交往活動的制度化
  二、社會的經濟結構:生產關係的總和
  三、社會的政治結構及其核心
  四、社會的文化結構及其功能
第八章  社會歷史過程與自然歷史過程
  一、問題的提出
  二、何謂「自然歷史過程」
  三、經濟規律在何種意義上是自然規律
  四、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在何種意義上與自然歷史過程「相似」
  五、社會發展中的自然形態與派生形態
  六、人類總體歷史的發展進程與民族歷史的發展進程
  七、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第九章  歷史規律的形成與特徵
  一、客觀過程的兩種形式及其區別
  二、歷史規律形成於人的實踐活動中

  三、歷史規律的決定性與人的活動的選擇性
  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
  五、現代西方歷史哲學對歷史規律的否定及其失誤
第十章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價值取向
  一、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二、世界歷史中的東方社會及其命運
  三、跨越「卡夫丁峽谷」設想的方法論意義
  四、價值關懷的取向與歷史尺度的堅守
  五、社會主義在東方國家首先實現的歷史性必然性
  六、社會主義全面實現的歷史必然性
  七、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價值取向
第十一章  歷史科學方法範式的根本轉換
  一、唯物主義歷史觀與歷史科學方法的獨立化
  二、實踐反思法與歷史科學方法範式的根本轉換
  三、社會有機體方法與辯證方法
第十二章  歷史科學研究的基本環節
  一、歷史科學研究中的課題設計
  二、歷史科學研究中的資料分析
  三、歷史科學研究中的模型解釋
第十三章  科學抽象:歷史認識中唯一的分析工具
  一、科學抽象法的內涵
  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基本環節
  三、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根本原則
第十四章  「從后思索」:歷史認識的根本途徑
  一、「從后思索」法的提出
  二、「從后思索」法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三、「從后思索」法的基本內容
  四、「從后思索」法的現代意義
附錄一  歷史唯物主義概念的歷史考察
附錄二  歷史唯物主義現代形態的建構原則
附錄三  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現代形態——訪楊耕博士
附錄四  歷史哲學:在哲學和歷史學的交叉點上——兼論歷史唯物主義的現代形式
附錄五  法國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及其啟示——兼論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