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供中醫學針灸推拿護理等專業用第5版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育教材)

  • 作者:編者:劉文輝//田維珍|責編:劉穎//馬光宇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49642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6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主要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醫學免疫學,第一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紹免疫學基礎知識;第八章介紹免疫學在臨床的實際應用。中篇醫學微生物學,第九章到第十八章介紹病原微生物學,包括細菌、其他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真菌、病毒的基礎知識及臨床常見致病微生物;下篇人體寄生蟲學,第十九章到第二十一章介紹寄生蟲學的基礎知識,及醫學蠕蟲、醫學原蟲、醫學節肢動物。每篇都附有思考題,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幫助學生對學科系統性、連貫性及實用性的掌握,對某些章節進行了調整和處理。

作者介紹
編者:劉文輝//田維珍|責編:劉穎//馬光宇

目錄
緒論
      一、免疫與免疫學
      二、微生物與微生物學
      三、病原生物與病原生物學
上篇  醫學免疫學
  概述
      一、免疫的概念與功能
      二、免疫應答及分類
      三、免疫學的發展簡史
  第一章  抗原
    第一節  抗原的概念與特性
      一、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特性
    第二節  抗原的性質與交叉反應
      一、抗原的性質
      二、共同抗原與交叉反應
      三、影響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三節  抗原的分類
      一、根據抗原基本特性分類
      二、根據誘導機體產生抗體時是否需Th細胞參與分類
      三、根據抗原與機體親緣關係分類
      四、根據抗原提呈細胞內抗原的來源分類
      五、其他分類
    第四節  醫學上重要的抗原物質
      一、病原生物及其代謝產物
      二、動物免疫血清
      三、人類紅細胞血型抗原
      四、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五、自身抗原
      六、異嗜性抗原
      七、腫瘤抗原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與抗體
    第一節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結構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四、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第二節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點與功能
      一、IgG
      二、IgM
      三、IgA
      四、IgD
      五、IgE
    第三節  人工製備抗體的類型
      一、多克隆抗體
      二、單克隆抗體
      三、基因工程抗體
  第三章  免疫系統
    第一節  免疫器官
      一、中樞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節  免疫細胞
      一、淋巴細胞
      二、抗原提呈細胞
      三、其他免疫細胞
    第三節  免疫分子
      一、細胞因子
      二、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產物
      三、人白細胞分化抗原及黏附分子
  第四章  補體系統
    第一節  補體的概念、組成與性質
      一、補體的概念
      二、補體系統的組成
      三、補體的理化性質
    第二節  補體激活途徑
      一、經典途徑
      二、MBL途徑
      三、旁路途徑
    第三節  補體激活過程的調節
    第四節  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一、溶解細胞作用
      二、調理吞噬及免疫黏附作用
      三、炎症介質作用
  第五章  固有免疫應答
    第一節  參與固有免疫應答的成分
      一、組織屏障
      二、固有免疫細胞
      三、固有免疫分子
    第二節  固有免疫應答的作用時相
      一、瞬時固有免疫應答階段
      二、早期固有免疫應答階段
      三、適應性免疫應答誘導階段
    第三節  固有免疫應答與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關係
      一、啟動適應性免疫應答
      二、影響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類型
      三、協助適應性免疫應答產物發揮免疫效應
  第六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
    第一節  概述
      一、概念
      二、適應性免疫應答類型
      三、適應性免疫應答基本過程
    第二節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一、抗原提呈與識別階段
      二、活化、增殖、分化階段
      三、效應階段
      四、細胞免疫應答的生物學效應
    第三節  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一、B細胞對TD抗原的應答
      二、B細胞對TI抗原的應答
      三、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

      四、體液免疫應答的生物學作用
    第四節  免疫耐受與免疫調節
      一、免疫耐受
      二、免疫調節
  第七章  病理性免疫應答
    第一節  超敏反應
      一、Ⅰ型超敏反應
      二、Ⅱ型超敏反應
      三、Ⅲ型超敏反應
      四、Ⅳ型超敏反應
    第二節  其他病理性免疫應答
      一、自身免疫病
      二、免疫缺陷病
      三、腫瘤免疫
      四、移植免疫
  第八章  免疫學應用
    第一節  免疫學診斷
      一、抗原或抗體檢測
      二、免疫細胞及其功能的檢測
    第二節  免疫學預防
      一、人工主動免疫
      二、計劃免疫
      三、人工被動免疫
    第三節  免疫學治療
      一、以抗體為基礎的免疫治療
      二、以免疫細胞為基礎的免疫治療
      三、以細胞因子為基礎的免疫治療
      四、以免疫調節劑為基礎的免疫治療
中篇  醫學微生物學
  概述
      一、微生物的概念與分類
      二、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三、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發展簡史
  第九章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第一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一、細菌的大小
      二、細菌的形態
    第二節  細菌的結構
      一、基本結構
      二、特殊結構
    第三節  細菌形態學檢查法
      一、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二、染色標本檢查法
  第十章  細菌的生長繁殖與代謝
    第一節  細菌的生長繁殖
      一、細菌營養類型
      二、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方式和速度
    第二節  細菌的人工培養
      一、培養基及分類
      二、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

      三、人工培養細菌的意義
    第三節  細菌的新陳代謝產物
      一、細菌的分解代謝產物及生化反應
      二、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及其意義
    第四節  細菌的分類和命名
      一、細菌的分類原則
      二、細菌命名法
  第十一章  細菌的分佈與消毒滅菌
    第一節  細菌的分佈
      一、細菌在自然界中的分佈
      二、細菌在正常人體的分佈
      三、人體正常菌群及其意義
    第二節  消毒與滅菌
      一、物理消毒滅菌法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第十二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  細菌的變異現象
      一、形態結構變異
      二、毒力變異
      三、耐藥性變異
      四、菌落變異
    第二節  細菌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
      一、細菌的染色體
      二、質粒
      三、轉位因子
    第三節  噬菌體
      一、概念及生物學性狀
      二、噬菌體與宿主菌的相互關係
      三、噬菌體的應用
    第四節  細菌遺傳性變異的機制
      一、基因突變
      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
    第五節  細菌變異的實際應用
      一、在診斷和防治疾病中的應用
      二、在致癌物質測定中的應用
      三、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應用
  第十三章  細菌的致病性及抗菌免疫
    第一節  病原菌的致病性
      一、病原菌的毒力
      二、病原菌侵入機體的數量及途徑
    第二節  抗菌免疫
      一、固有免疫的抗菌作用
      二、適應性免疫的抗菌作用
    第三節  感染的來源與類型
      一、感染的來源及感染途徑
      二、感染的類型
    第四節  醫院感染
    第五節  病原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
      一、標本採集及注意事項
      二、檢查方法

  第十四章  病原性細菌
    第一節  球菌
      一、葡萄球菌屬
      二、鏈球菌屬
      三、肺炎鏈球菌
      四、奈瑟菌屬
    第二節  腸道桿菌
      一、埃希菌屬
      二、志賀菌屬
      三、沙門菌屬
      四、其他菌屬
    第三節  弧菌屬
      一、霍亂弧菌
      二、副溶血性弧菌
    第四節  厭氧性細菌
      一、厭氧芽孢梭菌屬
      二、無芽孢厭氧菌
    第五節  分枝桿菌屬
      一、結核分枝桿菌
      二、麻風分枝桿菌
    第六節  其他致病菌
  第十五章  其他原核型微生物
    第一節  衣原體
      一、生物學性狀
      二、主要致病性衣原體
    第二節  立克次體
      一、生物學性狀
      二、主要致病性立克次體
    第三節  支原體
      一、生物學性狀
      二、主要致病性支原體
    第四節  螺旋體
      一、生物學性狀
      二、主要致病性螺旋體
    第五節  放線菌
      一、生物學性狀
      二、常見放線菌種類
  第十六章  真菌
    第一節  概述
      一、真菌的生物學性狀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學檢查與防治原則
    第二節  主要致病性真菌
      一、淺部感染真菌
      二、深部感染真菌
  第十七章  病毒學概論
    第一節  病毒的基本性狀
      一、病毒的大小與形態
      二、病毒的結構與化學組成
      三、病毒的增殖

      四、病毒的干擾現象及干擾素
      五、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第二節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與途徑
      二、病毒的感染類型
      三、病毒的致病機制
      四、抗病毒免疫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一、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十八章  常見侵犯人類病毒
    第一節  呼吸道病毒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二、麻疹病毒
      三、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
      四、腮腺炎病毒
      五、風疹病毒
      六、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二節  腸道病毒
      一、脊髓灰質炎病毒
      二、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三、輪狀病毒
    第三節  肝炎病毒
      一、甲型肝炎病毒
      二、乙型肝炎病毒
      三、丙型肝炎病毒
      四、丁型肝炎病毒
      五、戊型肝炎病毒
      六、庚型肝炎病毒與TT型肝炎病毒
    第四節  逆轉錄病毒
      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二、人類嗜T細胞病毒
    第五節  其他病毒
下篇  人體寄生蟲學
  總論
  概述
      一、寄生生活
      二、人體寄生蟲學的概念與內容
    第一節  寄生蟲與宿主的概念
      一、寄生蟲的概念及分類
      二、宿主的概念及類型
      三、寄生蟲的生活史與感染階段
    第二節  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係
      一、寄生蟲對宿主的損害
      二、宿主對寄生蟲的免疫作用
    第三節  寄生蟲病流行的環節與特點
      一、寄生蟲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二、影響寄生蟲病流行的因素
      三、寄生蟲病流行的特點
    第四節  寄生蟲病的流行狀況與防治措施

      一、寄生蟲病的流行狀況
      二、寄生蟲病的防治原則
  第十九章  醫學蠕蟲
    第一節  線蟲綱
      一、似蚓蛔線蟲
      二、毛首鞭形線蟲
      三、蠕形住腸線蟲
      四、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
    第二節  吸蟲綱
      一、華支睾吸蟲
      二、布氏薑片吸蟲
      三、衛氏並殖吸蟲
      四、日本裂體吸蟲
    第三節  絛蟲綱
      一、鏈狀帶絛蟲
      二、肥胖帶絛蟲
      三、細粒棘球絛蟲
  第二十章  醫學原蟲
    第一節  醫學原蟲概述
    第二節  葉足蟲
      一、溶組織內阿米巴
      二、消化道非致病阿米巴
    第三節  鞭毛蟲
      一、藍氏賈第鞭毛蟲
      二、陰道毛滴蟲
      三、杜氏利什曼原蟲
    第四節  孢子蟲
      一、瘧原蟲
      二、剛地弓形蟲
  第二十一章  醫學節肢動物
    第一節  概述
      一、概念、主要特徵與分類
      二、生態與發育
      三、醫學節肢動物對人體的危害
    第二節  昆蟲綱
      一、蚊
      二、蠅
      三、其他昆蟲
    第三節  蛛形綱
      一、蜱
      二、人疥?
      三、蠕形?
      四、恙?與塵?
附錄  中醫與免疫
主要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