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客戶側儲能技術

  • 作者:編者:袁曉冬//許慶強//陳久林//李建林|責編:胡穎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24407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首先介紹了儲能技術及應用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以及客戶側分散式儲能的應用模式和特性;其次從電池本體、電池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及系統介面需求介紹客戶側儲能系統的關鍵配置;接著從儲能應用性能、儲能電站併網技術規定等方面介紹客戶側儲能系統併網運行技術;隨後從儲能與配電網互動特性、協同控制架構和源網荷儲互動等方面介紹客戶側儲能系統與電網互動模式;最後從客戶側儲能電站建設成本、收益及全壽命周期效益等方面開展客戶側儲能系統運行經濟性分析。
    本書可供從事客戶側分散式儲能、新能源發電和智能電網等領域相關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借鑒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袁曉冬//許慶強//陳久林//李建林|責編:胡穎
    袁曉冬,1979年1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現任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二級專家、碩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IECTC8/JWG9低壓直流配網工作組召集人、IECTC8/WG11電能質量工作組成員、IEC Syc LVDC系統組成員、IEC TC1/JPT3系統術語維護組成員;作為負責人牽頭髮布國際標準IECTS 63222-1、IECTR 63282。長期從事儲能、新能源併網技術、電能質量、電動汽車研究工作,為江蘇經濟轉型過程中優質用電服務、江蘇沿海大型風電接入以及分散式新能源技術推廣做出了突出貢獻。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國內外儲能技術現狀
    1.1.1  國外技術現狀
    1.1.2  國內技術現狀
  1.2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應用模式及特性
    1.2.1  發展背景
    1.2.2  儲能應用現狀及動向
    1.2.3  儲能關鍵技術情況及發展趨勢
    1.2.4  市場環境
    1.2.5  應用分析
  1.3  典型示範工程介紹及效益測算
第2章  客戶側儲能系統關鍵配置
  2.1  概述
  2.2  電池本體
    2.2.1  鉛酸電池
    2.2.2  鋰離子電池
    2.2.3  鈉硫電池
    2.2.4  液流電池
    2.2.5  氫儲能
  2.3  電池管理系統(BMS)
    2.3.1  電池管理的作用
    2.3.2  BMS硬體
    2.3.3  電池平衡
    2.3.4  狀態估計演算法
    2.3.5  電池參考模型
    2.3.6  狀態估計器
    2.3.7  電流/功率極限的計算
    2.3.8  充電策略
    2.3.9  熱管理
    2.3.10  運行模式
  2.4  儲能變流器(PCS)
    2.4.1  變流器系統構成
    2.4.2  系統主電路拓撲結構
    2.4.3  變流器有源整流控制策略
    2.4.4  PCS硬體要求
  2.5  系統介面需求
    2.5.1  總則
    2.5.2  通信協議結構
    2.5.3  應用層報文幀格式
    2.5.4  通信報文規範
    2.5.5  通信安全方案
第3章  客戶側儲能系統併網運行技術
  3.1  儲能長期應用性能
    3.1.1  可充放電量
    3.1.2  最大功率充放電時間
    3.1.3  循環效率
    3.1.4  使用壽命
  3.2  儲能短期應用性能
    3.2.1  響應速度

    3.2.2  功率爬坡速度
    3.2.3  最大功率支撐能力
  3.3  儲能電站併網技術規定
    3.3.1  一般性技術規定
    3.3.2  介面裝置
    3.3.3  接地安全
    3.3.4  電能質量
    3.3.5  功率控制和電壓調節
    3.3.6  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3.3.7  自動化與通信
    3.3.8  電能計量
  3.4  儲能電站併網檢測技術
    3.4.1  測試儀器儀錶
    3.4.2  測試條件
    3.4.3  測試項目及方法
    3.4.4  相關計算公式
第4章  客戶側儲能系統與電網互動模式
  4.1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優化配置與配電網互動特性
    4.1.1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裝置城市配電網互動特性
    4.1.2  分散式儲能優化配置模型
    4.1.3  面向柔性源網荷協調運行的分散式儲能系統容量優化配置
  4.2  廣域布局分散式儲能配電網源網荷協同控制架構與裝置
    4.2.1  技術概述
    4.2.2  實施方案
    4.2.3  方案簡介
    4.2.4  系統方案
    4.2.5  即插即用裝置硬體設計
    4.2.6  軟體功能
    4.2.7  系統安全防護部署
  4.3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柔性協調控制集成示範及應用效益
    4.3.1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柔性協調控制系統
    4.3.2  面向需求響應的分散式儲能柔性協調控制與運行應用示範
    4.3.3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系統應用效益評估
  4.4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參與電網源網荷儲互動
    4.4.1  網荷互動終端
    4.4.2  儲能系統
    4.4.3  江蘇大規模源網荷儲友好互動系統總體設計
    4.4.4  江蘇大規模源網荷儲友好互動系統技術實踐
第5章  客戶側儲能系統運行經濟性分析
  5.1  儲能建設運營概況
  5.2  儲能電站成本分析
    5.2.1  儲能建設成本分析
    5.2.2  儲能度電成本分析
  5.3  客戶側儲能收益分析
    5.3.1  儲能系統獨立運行收益分析
    5.3.2  電動汽車+雙向充電樁組合收益分析
    5.3.3  考慮階梯電價的客戶側儲能安裝限制
  5.4  儲能電站全壽命周期效益分析
    5.4.1  基於度電成本分析
    5.4.2  基於電動汽車雙向充放電產生的上網電價的探索

  5.5  成本預測
  5.6  運行經濟性總結
    5.6.1  現狀總結
    5.6.2  推廣建議
    5.6.3  其他
第6章  客戶側儲能新型運營服務模式
  6.1  「互聯網+」和共享經濟
    6.1.1  「互聯網+」
    6.1.2  共享經濟
  6.2  基於「互聯網+」的客戶側分散式儲能運營服務模式創新
    6.2.1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運營服務模式現狀
    6.2.2  客戶側分散式儲能的分類方法
    6.2.3  基於「互聯網+」的新型運營服務模式
    6.2.4  基於「互聯網+」的P2P共享模式運營方案
    6.2.5  新型租賃模式運營方案
    6.2.6  租賃和P2P共享模式的比較分析
    6.2.7  新型運營服務模式的增值服務
    6.2.8  新型運營服務模式的關鍵技術
    6.2.9  新型運營模式收益分析
  6.3  小結
附錄
  附錄A  江蘇電網客戶側儲能系統典型案例
  附錄B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客戶側儲能系統併網管理規定(試行)
  附錄C  儲能用戶能源管理系統EMS與互動終端Modbus_EngReq通信協議
  附錄D  儲能用戶能源管理系統EMS與互動終端Modbus_GridLoad通信協議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