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醫心》是醫學人文暢銷書《暖醫》的姊妹篇。本書分為醫心、醫患、醫者、醫改、醫道、醫國等6章,包括《願每位患者都被溫柔相待》《請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醫生的眼淚為誰流》《讓病人看見醫生的臉》等篇目。作者從近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的熱點事件入手,體恤患者之苦,體諒醫者之難,解答社會之惑,推動改革之舉,深情呼喚最暖最美醫患關係。本書視角新穎,觀點犀利,情理交融,文風質樸,既有專業的深度,又有人性的溫度,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必備「人文讀本」。
作者介紹
白劍峰|責編:程揚//彭博
白劍峰,1969年10月出生,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經濟社會部主編,先後兼任清華大學醫療管理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理事等。
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社科院、武漢大學,文學博士。曾獲得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國新聞獎、地球獎、全國抗擊非典優秀記者、首屆中直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代表著作有《誰在妖魔化醫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中國式醫患關係》(紅旗出版社)、《地球的訴狀》(紅旗出版社)等。
目錄
醫者的心(自序)
第一章 醫心
請對醫生好一點
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
像愛護親人一樣愛護醫生
願尊醫重衛蔚然成風
一瓶葡萄糖引發的誤會
一張字條為何感動醫生
善緣相續皆歡喜
培植醫患信任的「善根」
願手術台充滿溫暖
醫生的眼淚為誰流
讓病人看見醫生的臉
願每位患者都被溫柔相待
「膠囊賓館」傳遞人性溫度
良醫當有工匠心
一束光的力量
醫生,請多一點耐心
第二章 醫患
莫讓紗布遮住信任
用良法為救人者撐腰
還醫生一間安靜的診室
讓「醫鬧」付出失信代價
魏則西留下的生命考題
善終也是一種權利
請呵護醫生的善意
包容醫學的不完美
信任是最好的托付
醫生看病更要看人
呼喚更多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不是「低端醫生」
別被西方標準牽著鼻子走
驗光配鏡的煩惱
看病體驗感不是「奢侈品」
滿足人民健康新期盼
第三章 醫者
醫生為啥這麼「拼」
醫生「累並快樂著」
別讓醫生「兩頭燃燒」
有一種情懷叫「舍家」
醫生,你的姿勢有多美
用制度保護奮鬥者的健康
願禮遇醫生成為常態
莫讓醫學生吃苦又吃虧
你願意讓子女學醫嗎
不能淪為論文的「奴隸」
評職稱須破除「唯論文」
醫生不流動,患者下沉難
醫生會被機器取代嗎
留住鄉村醫生的心
讓鄉村醫生「後浪推前浪」
培養高質量的健康守門人
「大師搖籃」看協和
群星璀璨,照亮醫學的天空
一顆糖丸一座豐碑
離開白求恩的日子
但願天下無疾苦
柳葉刀上鑄醫魂
心中有光 天下無盲
第四章 醫改
病雖罕見,愛不能罕至
「機器互認」應成慣例
狗洗澡與人看病
醫生豈能為病人欠費「背鍋」
讓醫生的技術更值錢
用治水思維治理藥品
「北京樣本」不是「孤本」
莫讓耗材再「耗財」
掀翻號販子的乳酪
守規則才有高效率
傾聽支架的嘆息
外國人為啥點贊中國醫療
醫聯體,「聯體」更要「連心」
「爭上游」與「向下流」
社區醫院建設重在接地氣
半夜生病愁煞人
從「簽而不約」到「簽而有約」
從「醫不叩門」到「主動上門」
醫改如逆水行舟
三明醫改星火燎原
打通老年人就醫「梗阻」
為老年人留一扇溫暖的窗
「窗帘之約」凝聚「敬老之力」
讓老年人長壽更健康
健康老齡化是長遠大計
激活銀髮浪潮的發展潛力
第五章 醫道
堅持中西醫並重不動搖
讓中醫古籍「活」起來
莫讓針灸成「古董」
讓道地藥材不負綠水青山
遵循規律,讓中醫藥永遠姓「中」
守正創新,為中醫藥注入源頭活水
中西醫並重,讓古老瑰寶重煥光彩
發揮優勢,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走向世界,讓「中國處方」造福人類
讓中醫兒科大顯身手
用療效證明中醫實力
提升中醫藥的話語權
讓中醫藥文化更有魅力
喚醒更多沉睡的經典名方
讓中醫代代薪火相傳
中醫的底氣來自哪裡
給你一個相信中醫的理由
瞧瞧咱的「中醫答卷」
一張抗疫良方的貢獻
第六章 醫國
醫生是健康科普主力軍
醫生不能等人生病
「健康禮包」經濟學
奏響健康中國「進行曲」
將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持續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共繪健康鄉村新畫卷
莫讓「財神跟著瘟神跑」
築牢公共衛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