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腦病(精)

  • 作者:編者:趙凱//劉樹權//高瑩|責編:李少華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31660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09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系統介紹腦病發病理論和診療原則的基礎上,對臨床常見的十余種腦病的中西醫結合療法及預后與康復等進行了詳細論述,包括西醫內科、外科治療,中醫處方用藥、中成藥、針灸、推拿等多種療法,此外,作者還將近年來腦病治療取得的新進展,尤其是本醫院相關的腦病治療特色經驗融入本書,為腦病專科醫務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促進了腦病中西醫診療的發展。

作者介紹
編者:趙凱//劉樹權//高瑩|責編:李少華

目錄
第一章  腦病理論和治療方式
  第一節  腦出血
    一、概述
    二、中西醫發病基礎
    三、治療
  第二節  中風先兆
    一、概述
    二、中風先兆的發病機制
    三、中風先兆的臨床表現
    四、診斷思路
    五、卒中風險評估
    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治療策略
    七、祖國醫學對中風先兆的治療
    八、中風先兆證的預防
  第三節  腦梗死急性期
    一、腦梗死概述
    二、腦梗死急性期西醫治療
    三、腦梗死急性期中醫治療
    四、我院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方面的研究
附  中風病後遺症期
  第四節  蛛網膜下腔出血
    一、腦血管痙攣的病因
    二、蛛網膜下腔出血後腦血管痙攣的西醫治療
    三、蛛網膜下腔出血與血腦屏障的研究
    四、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中醫辨證及治療
    五、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預后
    六、存在問題及展望
  第五節  慢性腦供血不足
    一、概述
    二、命名及癥狀
    三、病理及病因
    四、治療
  第六節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一、概述
    二、發病機制
    三、治療原則
    四、西醫治療
    五、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在中醫學中病名的更迭
    六、中醫治療
附  眩暈
    一、眩暈的簡介
    二、眩暈的分類及處理原則
  第七節  血管性痴呆
    一、概述
    二、危險因素
    三、病因及病理分型
    四、發病機制
    五、影像學表現
    六、治療
  第八節  格林-巴利綜合征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病因
    四、病理生理和發病機制
    五、診斷和鑒別診斷
    六、西醫治療
  第九節  病毒性腦炎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病原體
    四、發病機制
    五、臨床表現與診斷
    六、治療
第二章  本院特色藥物和療法的臨床應用及研究
  第一節  蝮龍抗栓丸
    一、藥品簡介
    二、研製過程
    三、藥物配伍功效
    四、藥物療效觀察
  第二節  針灸、康復療法在腦病治療中的應用
    一、中風病針灸處方配穴原則及規律的研究
    二、針灸療法機制研究
    三、展望
  第三節  面神經麻痹
    一、現代醫學對面神經麻痹的認識
    二、臨床表現
    三、鑒別診斷
    四、治療
    五、中醫學對周圍性面癱的認識
  第四節  火罐療法
    一、火罐的歷史
    二、火罐的機制
    三、火罐臨床應用
  第五節  語言功能障礙
    一、現代醫學對中風后失語症的認識
    二、傳統醫學對中風后失語症的認識
  第六節  腦病相關眼部癥狀的治療
    一、現代醫學對眼肌麻痹的認識及研究進展
    二、神經系統疾病造成眼肌麻痹的分類及臨床表現
    三、西醫治療
    四、祖國醫學對眼肌麻痹的認識及研究進展
  第七節  吞咽困難
    一、假性延髓麻痹的西醫認識
    二、假性延髓麻痹的中醫認識
    三、病因和發病機制
    四、病變位置
    五、臨床表現
    六、併發症
    七、鑒別診斷
    八、治療方法

    九、對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難評價的意義
    十、我院在假性延髓麻痹治療中的特色療法
  第八節  中風后便秘
    一、概念
    二、傳統醫學對中風后便秘的文獻記載
    三、中風后便秘的機制研究
    四、中風后便秘的中醫藥治療
  第九節  中風后痴呆
    一、痴呆簡介
    二、臨床表現
    三、痴呆的中醫病因病機
    四、中醫藥治療痴呆的方法
    五、老年痴呆的護理
    六、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認識
    七、我院在痴呆治療中的特色療法
    八、問題及展望
  第十節  面肌痙攣
    一、面肌痙攣簡介
    二、我院在面肌痙攣中的特色治療
  第十一節  失眠症
    一、定義、分類及流行病學
    二、治療
    三、我院對失眠症辨證分型及治療
    四、總結
  第十二節  穴位貼敷治療在中風病中的應用
    一、穴位貼敷治療的簡介和流源
    二、作用機制
    三、藥效作用
    四、綜合作用
    五、作用特點
    六、穴位貼敷治療中風的作用
    七、我院應用穴位貼敷治療中風的臨床研究
    八、總結
  第十三節  通栓膠囊
    一、藥品簡介
    二、研製過程
    三、藥物配伍功效
    四、治療效果
第三章  腦病的外科治療
  第一節  顱內動脈瘤
    一、疾病簡介
    二、我院對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研究
  第二節  慢性硬膜下血腫
    一、疾病簡介
    二、我院對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研究 
  第二節  慢性硬膜下血腫 
    一、疾病簡介 
    二、我院對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研究 
  第三節  蝶骨?腦膜瘤 
    一、疾病簡介 

    二、治療 
  第四節  腦外傷 
    一、疾病簡介 
    二、我院對腦外傷的臨床研究 
第四章  靜脈溶栓、取栓及支架術
  第一節  靜脈溶栓治療 
    一、溶栓治療 
    二、溶栓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三、我院靜脈溶栓的治療成果 
  第二節  腦血管支架取栓治療 
    一、腦血管支架取栓治療 
    二、動脈狹窄支架治療 
第五章  中風合併症的治療經驗
  第一節  下肢靜脈血栓 
    一、簡介 
    二、臨床治療研究 
  第二節  閉鎖綜合征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三節  呃逆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四節  肺炎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五節  冠心病 
    一、簡介 
    二、臨床治療研究 
  第六節  卵圓孔未閉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七節  糖尿病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八節  應激性潰瘍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九節  中風后癲癇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十節  中風后抑鬱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十一節  低血糖 
    一、簡介 
    二、臨床觀察研究 
第六章  中風病預
    一、中醫預中風的理論基礎 
    二、針對危險因素進行預 
    三、ABCD評分法預測TIA患者的卒中風險 

    四、腦卒中的二級預 
第七章  特殊類型腦病的臨床治療經驗
  第一節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一、基本概念 
    二、局部解剖結構 
    三、主要發病原因 
    四、臨床表現 
    五、影像學表現 
    六、我院相關研究 
  第二節  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治療分析 
    一、內科治療相關問題 
    二、外科手術指征、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 
    三、我院對本病的特色治療 
  第三節  混合性腦卒中的臨床治療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特徵 
    三、診斷與治療 
    四、預 
  第四節  小腦不同動脈梗死病灶的癥狀及預后 
    一、概述 
    二、病史 
    三、查體 
    四、診斷 
    五、病因病機 
    六、鑒別診斷 
    七、治療 
  第五節  煙霧病和煙霧綜合征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一、診斷 
    二、治療 
    三、圍術期管理 
第八章  腦病治療的護理方面
    一、內科護理 
    二、圍術期護理 
第九章  影像方面的發展與研究
  第一節  醫學超聲影像技術 
    一、超聲醫學的原理及歷史 
    二、我院超聲影像技術的具體應用 
  第二節  電子電腦斷層掃描 
    一、CT的作用原理 
    二、CT的圖像特點 
    三、CT的優點與缺點 
    四、CT的飛速發展 
    五、CT的其他用途 
    六、我院電子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的具體應用 
  第三節  磁共振成像 
    一、磁共振的分類 
    二、磁共振的DWI與PMRI的成像基本原理 
    三、我院核磁共振成像的具體應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