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講解了索尼α7RV相機的各項實用功能、曝光技巧及在各類題材中的實拍技巧等,通過先學習相機結構、菜單功能,再接著學習曝光功能、器材等方面的知識,最後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題材拍攝技巧,讓讀者迅速上手索尼α7RV。
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台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使用相機錄視頻、做直播,因此,本書專門通過數章內容來講解拍攝短視頻需要的器材、參數功能、鏡頭運用方式以及索尼α7RV相機拍攝視頻的基本操作與菜單設置,讓讀者緊跟潮流玩轉新媒體。
相信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可以全面掌握索尼α7RV相機拍攝功能,既能拍美圖成為朋友圈靚麗的風景線,又能拍好短視頻,一舉抓住視頻創業風口。
本書附贈一本人像擺姿攝影電子書(PDF),一本花卉攝影欣賞電子書(PDF),一本鳥類攝影欣賞電子書(PDF),以及一本攝影常見題材拍攝技法及佳片賞析電子書(PDF)。
目錄
第1章 玩轉索尼α7RV從了解相機機身開始
索尼α7RV微單相機正面結構
索尼α7RV微單相機底面結構
索尼α7RV微單相機頂面結構
索尼α7RV微單相機背面結構
索尼α7RV微單相機側面結構
索尼α7RV微單相機取景器顯示界面
第2章 掌握相機基本操作及全局性菜單功能
控制撥輪的使用方法
控制撥輪及其中央按鈕
控制撥輪上的功能按鈕
利用DISP按鈕切換屏幕顯示信息
菜單的使用方法
在顯示屏中設置常用參數
設置相機顯示參數
利用「自動關機開始時間」提高相機的續航能力
設置實時取景顯示以顯示預覽效果
設置DISP按鈕
利用網格輕鬆構圖
設置相機控制參數
設置自動切換取景器與顯示屏
註冊功能菜單項目
為按鈕註冊自定義功能
設置拍攝控制參數
根據拍攝題材設置創意外觀
拍攝前登記人臉
登記的人臉優先
美膚效果使皮膚更細膩、白皙
設置影像存儲參數
格式化存儲卡
無存儲卡時釋放快門
攝像媒體設置
設置文件存儲格式
拍攝HEIF照片
HLG靜態影像
設置 RAW 文件類型
根據用途及存儲空間設置圖像尺寸
設置JPEG影像質量
設置照片的縱橫比
隨拍隨賞——拍攝后查看照片
回放照片的基本操作
設置影像索引
設置自動檢視
圖像顯示旋轉
對焦邊框顯示
第3章 必須掌握的基本曝光、對焦操作及菜單功能
調整光圈控制曝光與景深
光圈的結構
光圈值的表現形式
光圈對成像質量的影響
光圈對曝光的影響
理解景深
光圈對景深的影響
焦距對景深的影響
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背景與被攝對象的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設置快門速度控制曝光時間
快門與快門速度的含義
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
快門速度對曝光的影響
影響快門速度的三大要素
快門速度對畫面效果的影響
依據對象的運動情況設置快門速度
常見快門速度的適用拍攝對象
善用安全快門速度確保不糊片
長時曝光降噪
設置感光度控制照片品質
理解感光度
ISO感光度設置
設置自動感光度時的最低快門速度
ISO數值與畫質的關係
感光度對曝光效果的影響
感光度的設置原則
消除高ISO產生的噪點
理解曝光四因素之間的關係
設置白平衡控制畫面色彩
理解白平衡存在的重要性
預設白平衡
根據需要設置自動白平衡的優先順序
理解色溫
選擇色溫
自定義白平衡
設置自動對焦模式以準確對焦
單次自動對焦模式(AF-S)
連續自動對焦模式(AF-C)
自動選擇自動對焦模式(AF-A)
設置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廣域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區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中間固定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擴展點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跟蹤自動對焦模式
隱藏不需要的對焦區域模式
設置對焦輔助菜單功能
弱光下使用AF 輔助照明
設置「音頻信號」確認合焦
AF-S模式下優先釋放快門或對焦
AF-C模式下優先釋放快門或對焦
在不同的拍攝方向上自動切換對焦點
註冊自動對焦區域以便一鍵切換對焦點
人臉/眼部對焦優先設定
AF中的被攝體識別
檢測拍攝主體種類
選擇對焦到左眼或右眼
設置對焦時顯示人臉或眼睛檢測框
利用手動對焦實現準確對焦
MF手動對焦
DMF直接手動對焦
設置手動對焦中自動放大對焦
使用峰值判斷對焦狀態
了解峰值的作用
設置峰值的強弱水準
設置峰值色彩
臨時切換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
設置不同拍攝模式以適合不同的拍攝對象
單張拍攝模式
連拍模式
定時自拍模式
定時連拍模式
階段曝光(包圍曝光)
設置測光模式以獲得準確曝光
多重測光模式
中心測光模式
整個屏幕平均測光模式
強光測光模式
點測光模式
設置點測光模式的測光區域大小
設置點測聯動功能
使用多重測光時優先曝光面部
第4章 掌握高級曝光理論及手機遙控相機操作方法
程序自動照相模式(P)
快門優先照相模式(S)
光圈優先照相模式(A)
手動照相模式(M)
B門模式
調出拍攝設置模式
通過柱狀圖判斷曝光是否準確
柱狀圖的作用
利用柱狀圖分區判斷曝光情況
認識3種典型的柱狀圖
辯證地分析柱狀圖
設置曝光補償讓曝光更準確
曝光補償的含義
曝光補償的調整原則
正確理解曝光補償
利用階段曝光提高拍攝成功率
為合成HDR照片拍攝素材
使用Camera Raw合成HDR照片
階段曝光設置
設置動態範圍優化使畫面細節更豐富
利用間隔拍攝功能進行延時攝影
利用「AEL按鈕」鎖定曝光參數
使用Wi-Fi功能拍攝的三大優勢
自拍時擺造型更自由
在更舒適的環境下遙控拍攝
以特別的角度輕鬆拍攝
安裝Imaging Edge Mobile
通過相機藍牙連接智能手機
通過相機Wi-Fi連接智能手機
用智能手機進行遙控拍攝
將相機中照片傳輸到智能手機上
利用相機通過USB進行直播
第5章 鏡頭、濾鏡及腳架等附件
鏡頭標識名稱解讀
了解恆定光圈鏡頭與浮動光圈鏡頭
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的優劣勢
了解焦距對視角、畫面效果的影響
廣角鏡頭推薦: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標準變焦鏡頭推薦:FE 28-70mm F3.5-5.6 OSS
標準定焦鏡頭推薦:Sonnar T* FE 55mm F1.8 ZA
長焦鏡頭推薦:FE 70-200mm F4 G OSS
微距鏡頭推薦:FE 90mm F2.8 G OSS
濾鏡的形狀
圓形濾鏡
方形濾鏡
濾鏡的材質
UV鏡
保護鏡
偏振鏡
用偏振鏡提高色彩飽和度
用偏振鏡壓暗藍天
用偏振鏡抑制非金屬表面的反光
中灰鏡
認識中灰鏡
如何選擇中灰漸變鏡擋位
計算安裝中灰鏡后的快門速度
中灰漸變鏡
認識漸變鏡
如何搭配選購中灰漸變鏡
中灰漸變鏡的形狀
中灰漸變鏡的擋位
硬漸變與軟漸變
如何選擇中灰漸變鏡擋位
用三腳架與獨腳架保持拍攝的穩定性
腳架類型及各自的特點
分散腳架的承重
用定時自拍避免相機震動
第6章 拍視頻要理解的術語及必備附件
理解視頻解析度
理解視頻制式
理解視頻幀頻
理解視頻碼率
理解視頻色深
理解色深要先理解RGB
理解灰階
理解色深
理解視頻色度採樣
認識YUV格式
理解色度採樣數值
視頻拍攝穩定設備
手持式穩定器
攝像專用三腳架
滑軌
視頻拍攝采音設備
無線領夾麥克風
槍式指向性麥克風
為麥克風戴上防風罩
視頻拍攝燈光設備
簡單實用的平板LED燈
更多可能的COB影視燈
短視頻博主最愛的LED環形燈
簡單實用的三點布光法
用氛圍燈讓視頻更美觀
視頻拍攝外采、監看設備
提升視頻畫質
提升監看效果
用外接電源進行長時間錄製
通過提詞器讓語言更流暢
第7章 拍視頻必學的鏡頭語言與分鏡頭腳本撰寫方法
推鏡頭的6大作用
強調主體
突出細節
引入角色及劇情
製造懸念
改變視頻的節奏
減弱運動感
拉鏡頭的6大作用
展現主體與環境的關係
以小見大
體現主體的孤立、失落感
引入新的角色
營造反差
營造告別感
搖鏡頭的6大作用
介紹環境
模擬審視觀察
強調邏輯關聯
轉場過渡
表現動感
組接主觀鏡頭
移鏡頭的4大作用
賦予畫面流動感
展示環境
模擬主觀視角
創造更豐富的動感
跟鏡頭的3種拍攝方式
升降鏡頭的作用
甩鏡頭的作用
環繞鏡頭的作用
鏡頭語言之「起幅」與「落幅」
理解「起幅」與「落幅」的含義和作用
起幅與落幅的拍攝要求
空鏡頭、主觀鏡頭與客觀鏡頭
空鏡頭的作用
客觀鏡頭的作用
主觀鏡頭的作用
了解拍攝前必做的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
分鏡頭腳本的撰寫方法
第8章 拍攝視頻步驟詳解
錄製視頻的簡易流程
設置視頻格式及畫質
設置文件格式(視頻)
設置「記錄設置」
認識索尼α7RV的視頻拍攝功能
設置視頻拍攝模式
理解快門速度對視頻的影響
根據幀頻確定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對視頻效果的影響
低光照下使用自動低速快門
設置視頻對焦參數
設置視頻錄製時的對焦模式
選擇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設置視頻自動對焦時的跟蹤靈敏度
AF攝體轉移敏度
AF過渡速度
設置焦點圖功能輔助對焦
設置減震WB功能獲得自然的視頻色彩
設置錄音參數並監聽現場音
設置錄音
設置錄音音量
減少風雜訊
監聽視頻聲音
兼容多介面熱靴的音頻附件
設置斑馬線功能查看視頻曝光等級
斑馬線顯示
斑馬線水平
代理視頻錄製方法
延時視頻及慢動作視頻錄製方法
RAW視頻錄製方法
第9章 掌握圖片配置文件(PP值)使用方法
認識圖片配置文件功能
圖片配置文件功能的作用
圖片配置文件功能中包含的參數
利用其他功能輔助圖片配置文件功能
理解圖片配置功能的核心——伽馬曲線
利用圖片配置文件功能調整圖像層次
認識伽馬
不同伽馬對圖像層次的影響
關於S-Log的常見誤區及正確使用方法
黑色等級對圖像效果的影響
黑伽馬對圖像效果的影響
膝點對圖像效果的影響
利用圖片配置文件功能調整圖像色彩
通過色彩模式確定基本色調
不同色彩模式的色調特點
通過飽和度選項調整色彩的鮮艷程度
通過色彩相位改變畫面色彩
通過色彩濃度對局部色彩進行調整
利用圖片配置文件功能讓圖像更銳利
V/H平衡選項的作用
B/W平衡選項的作用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