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純粹哲學叢書

  • 作者:黃裕生|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生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43751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2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討論了海德格爾哲學中最基礎也最艱難的時間問題。通過對死亡的現象學分析,把死亡揭示為我們這種特殊存在者向來已經置身其中的一種不可越過的可能性,從而揭示出這種特殊存在者的未完成性與敞開性存在,也就是這種存在者的本源時間性存在。在此基礎上,本書詳細分析了物理時間與本源時間的區別和關聯:物理時間如何奠基於本源時間,從本源時間又如何衍生出物理時間。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看似排斥物理時間,實際上恰恰是奠定在物理時間觀之上的。因此,在海德格爾這裡,對時間問題的討論被看作是重新理解乃至克服形而上學的出發點。

作者介紹
黃裕生|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生
    黃裕生,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現兼任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哲學、政治哲學、宗教哲學,德國哲學是其學術訓練與學術研究的基礎。主要作品有專著《真理與自由》《宗教與哲學的相遇》《站在未來的立場上》《擺渡在有—無之間的哲學》,以及論文《本相與角色的存在論區分》《論自由與倫理價值》《論愛與自由》《論國家與道德》等。

目錄
從純粹的學問到真實的事物——「純粹哲學叢書」改版序
序「純粹哲學叢書」
作者的話:存在與存在者的區別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一節  對本源時間的掩蓋與遺忘
    一、「物理學」的追問方式與「物理學時間」的基本特徵
    二、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與本源時間的遺忘
    三、「物理學時間」的困境與亞里士多德的時間定義
  第二節  時間與自由的衝突:本源時間意識的覺醒
    一、奧古斯丁的懺悔與康德的批判
    二、人文科學的困惑
第二章  在世——現象學的剩餘者
  第一節  在世:此在存在的基本情態
  第二節  在世界中:世界的超驗性
  第三節  常人——此在的日常在世
  第四節  在世的展開方式:現身、領會和沉淪
  第五節  在世的整體存在——憂(Sorge)
第三章  整體存在的時間性
  第一節  死亡與整體存在
  第二節  整體存在的本真樣式與非本真樣式
  第三節  本真整體存在的見證——良知
  第四節  本真整體存在的時間性
  第五節  非本真整體存在的時間性
第四章  時間的時間性解釋
  第一節  時間是時間性的到時
  第二節  物理學時間的時間性解釋
  第三節  空間存在的時間性解釋
  第四節  永恆與時間性
第五章  克服與經受形而上學
  第一節  克服(?berwinden)、經受(Verwinden)、消解(Destruktion)
  第二節  形而上學的基礎
  第三節  存在與根據
  第四節  誰是形而上學的人?
  第五節  主體之死
附錄一  真理的本質與本質的真理——論海德格爾的真理觀
附錄二  關於Sein問題的一個夢——與王路教授的對話
附錄三  從實踐哲學的自由到存在論的自由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新版後記
2023年再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