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動態的民族書寫--廣東乳源瑤族舞蹈研究

  • 作者:趙勇//鄧雄華|責編:王旭紅
  • 出版社:中山大學
  • ISBN:9787306078247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0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廣東乳源瑤族舞蹈為研究對象,圍繞「田野調查—理論研究—活化利用」展開。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共十八章。上編為「瑤舞·田野調查」,主要圍繞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田野調查展開,系統地收集、整理了銅鈴舞、鐃鈸舞、草席舞、番鼓舞等乳源瑤族傳統舞蹈套路組合併配以表演視頻,旨在梳理乳源瑤族傳統舞蹈文化資源並編撰成冊,解決乳源瑤族傳統舞蹈文化研究存在基礎資料相對渙散、單一且缺乏系統梳理的問題,從而為乳源瑤族傳統舞蹈文化發展奠定一定基礎。中編為「瑤舞·理論研究」,從藝術人類學、文化學、舞蹈學等視角對乳源瑤族傳統舞蹈進行案頭分析與研究,從學理上詮釋瑤族舞蹈文化,將舞蹈本體微觀元素與文化解讀領域的思考與研究引入乳源瑤族傳統舞蹈文化的傳承、發展、審美、特色等相關傳統研究,探討瑤族舞蹈文化的內核機理,拓寬瑤族傳統舞蹈研究理論橫向領域,為進一步全面系統地認知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奠定學理基礎。下編為「瑤舞·活化利用」,以乳源瑤族傳統舞蹈資源的活化利用為中心,探尋及構建乳源瑤族舞蹈在文化、藝術、教育、旅遊、娛樂健身等領域的當代應用體系,試驗性地提取乳源瑤族傳統舞蹈元素應用於舞台藝術創作,實現民族傳統舞蹈資源轉化。該編還介紹與總結了粵北瑤族傳統舞蹈省級傳承基地的建設情況,並利用現代技術,立體呈現了《走山的女兒》《粵北往事》《過山》《第一書記》《鄉愁》等瑤族題材舞蹈作品創、排、演的成效,以此實現保護、傳承、發展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初衷。
    本書深入挖掘區域瑤族舞蹈文化內涵,以激發人們對瑤族舞蹈文化進行創新的活力,對堅定民族文化自信,為推動瑤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增進民族文化的創造性產業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同時,本書將為區域民族傳統舞蹈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以及當代資源的活化利用提供學理借鑒與參考。

作者介紹
趙勇//鄧雄華|責編:王旭紅

目錄
上編  瑤舞·田野調查
  第一章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生態環境、種類及特徵
    第一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生態環境
    第二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種類
    第三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藝術特徵
  第二章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調查
    第一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的淵源
    第二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傳承人
    第三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調查實錄
    第四節  乳源瑤族傳統舞蹈調查分析
  第三章  銅鈴舞
    第一節  銅鈴舞概述
    第二節  銅鈴舞傳統舞蹈組合
  第四章  鐃鈸舞
    第一節  鐃鈸舞概述
    第二節  鐃鈸舞傳統舞蹈組合
  第五章  草席舞
    第一節  草席舞概述
    第二節  草席舞傳統舞蹈組合
  第六章  番鼓舞
    第一節  番鼓舞概述
    第二節  番鼓舞傳統舞蹈組合
  第七章  乳源必背鎮「瑤家樂」演出隊的生存發展現狀調查
    第一節  生存現狀調查
    第二節  生存發展問題
    第三節  生存發展策略
中編  瑤舞·理論研究
  第八章  廣東瑤族舞蹈研究述評
    第一節  廣東瑤族舞蹈論文發表情況
    第二節  廣東瑤族舞蹈研究現狀
    第三節  廣東瑤族舞蹈研究的特點與趨勢
    第四節  廣東瑤族舞蹈研究與發展建議
  第九章  乳源瑤族舞蹈當代多維度探討
    第一節  地域歷史文化與乳源瑤族舞蹈的關係
    第二節  人口遷移與遷徙文化對乳源瑤族舞蹈的影響
    第三節  人文、自然生態對乳源瑤族舞蹈本體動作的影響與塑造
    第四節  文化融合中成就乳源瑤族舞蹈風格與特徵
  第十章  乳源過山瑤傳統舞蹈形態特徵及成因分析
    第一節  乳源過山瑤傳統舞蹈的基本形態
    第二節  乳源過山瑤傳統舞蹈的形態種類和特徵
    第三節  乳源過山瑤傳統舞蹈的舞蹈形態成因
  第十一章  乳源瑤族鐃鈸舞元素研究
    第一節  鐃鈸舞田野調查與元素分析
    第二節  瑤族舞蹈元素的文化內涵與價值
  第十二章  乳源瑤族番鼓舞的當代文化闡釋
    第一節  番鼓舞中的民族生產、智慧及記憶
    第二節  番鼓舞中的民族情感與精神
  第十三章  粵北瑤族舞蹈的「山地性」元素特質分析
    第一節  舞蹈構成基本材料中的「山地性」元素印記
    第二節  舞蹈構成延展材料中的「山地性」元素影響

    第三節  舞蹈形態中的「山地性」元素呈現
    第四節  「山地性」元素特質
  第十四章  新時代民族傳統舞蹈文化生態體系構建研究
    第一節  民族傳統舞蹈文化生態體系的屬性
    第二節  構建創新型民族傳統舞蹈文化生態體系
下編  瑤舞·活化利用
  第十五章  瑤族舞蹈元素的當代價值分析與應用體系構建
    第一節  瑤族文化的「動態呈現載體」——瑤族舞蹈
    第二節  瑤族舞蹈元素及其構成
    第三節  瑤族舞蹈元素的當代價值分析
    第四節  瑤族舞蹈元素的當代應用體系構建
  第十六章  傳統與當代的融通:群舞《走山的女兒》創作理念與啟示
    第一節  群舞《走山的女兒》
    第二節  群舞《走山的女兒》融通性的創作設計理念表達
    第三節  融通性創作設計理念對舞蹈創作的啟示
  第十七章  粵北瑤族傳統舞蹈傳承基地的建設與啟示
    第一節  粵北瑤族傳統舞蹈傳承基地的建設路徑
    第二節  粵北瑤族傳統舞蹈傳承基地的建設舉措
    第三節  粵北瑤族傳統舞蹈傳承基地的建設啟示
  第十八章  乳源瑤族舞蹈的當代藝術創作
    第一節  舞蹈作品《走山的女兒》
    第二節  舞蹈作品《粵北往事》
    第三節  舞蹈作品《過山》
    第四節  舞蹈作品《第一書記》
    第五節  舞蹈作品《鄉愁》
附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