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活與思想的互動--原始儒家道德哲學之建構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社會學叢書

  • 作者:張繼軍|責編:庄士龍//胡慶英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21146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78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對於原始儒家而言,道德哲學的建構不僅是一個概念、思想的邏輯演進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不斷升華的過程。本書著重說明了原始儒家道德哲學建構的兩個維度,即歷史維度與邏輯維度的關係,探討了二者的雙向互動對於原始儒家道德哲學建構的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從單純的思辨角度去抽象地討論原始儒家道德哲學建構的傳統模式。
    本書確立了從橫向的角度、以問題的形式分析原始儒家道德哲學的產生與建構的研究方法,從先秦時期社會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的歷史維度出發,梳理了先秦時期道德生活和道德觀念的基本狀況及發展脈絡,分析了其與原始儒家道德哲學的內在關聯,探討了包括天道與道德形而上學、禮義與道德價值、學習與道德修養、禮樂與道德教化、中和與道德境界、君子與道德人格、王道與政治實踐等在內的主要內容。

作者介紹
張繼軍|責編:庄士龍//胡慶英
    張繼軍,山東定陶人,黑龍江大學中國哲學博士、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后,現為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先秦哲學與儒家經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目錄
緒論
  一  原始儒家道德哲學建構的一般途徑
  二  原始儒家道德哲學發展的思想理路
上篇  先秦時期道德生活的形成與展開
  第一章  殷商及之前道德生活的萌芽
    一  禁忌與社會秩序
    二  崇拜與道德情感
  第二章  西周時期道德生活的發展與道德觀念的產生
    一  西周時期道德生活發展與道德觀念產生的社會背景
    二  西周時期「德」觀念的產生與初步發展
    三  西周時期的禮俗與「禮」觀念
    四  西周時期的「孝」觀念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生活與道德觀念
    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生活
    二  春秋戰國時期的家庭生活與孝慈觀念
    三  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生活與忠信觀念
    四  春秋戰國時期的婚姻生活與貞節觀念
下篇  原始儒家道德哲學的建構
  第四章  原始儒家道德哲學產生的思想背景
    一  禮樂文明與儒家思想
    二  「六經」與儒家思想
    三  春秋文化與儒家思想
  第五章  原始儒家道德形而上學的建構
    一  天道與道德形而上學
    二  人性與道德形而上學
  第六章  仁義與道德價值
    一  善惡的道德評價
    二  孔子與「仁者愛人」
    三  孟子與「居仁由義」
    四  荀子與「行義以禮」
  第七章  修養與道德人格
    一  禮樂與道德教化
    二  工夫與道德修養
    三  聖人與道德人格
  第八章  王霸之辨與政治實踐
    一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二  「富而後教」
    三  德治、仁政與王霸之辨
餘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