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行政犯罪治理研究/中國刑事治理現代化研究系列

  • 作者:田宏傑|責編:楊曉芳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22528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7
人民幣:RMB 12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秩序的統一,本書提出,從以民事犯懲治為依歸向以行政犯治理為核心轉移,既是刑事治理現代性的內在特徵,更是中國刑事治理現代化的政治使命。而「三大統一」,即「前置法定性與刑事法定量相統一」「刑事立法擴張與刑事司法限縮相統一」「行民先理為原則與刑事先理為特殊相統一」,既是對中國憲法價值秩序指引下的刑法與行民等前置部門法規範關係的原創性發掘,更是以規制行政犯為核心的現代犯罪治理機制的本土性建構。唯有「尊重刑法」並「超越刑法」,進而回歸「更加刑法」地重塑行刑銜接刑事規範體系,再造合作訴訟刑事程序模式,創新三審合一刑事審判機制,才能在破解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治理等重大疑難問題的同時,構建中國化、體系化、一體化的現代刑事治理體系和話語體系。

作者介紹
田宏傑|責編:楊曉芳
    田宏傑,重慶人,數學學士(1991年)、法學碩士(1997年)、法學博士(2000年)、金融學博士后(2003?2008年),先後任講師(2000?2001年)、破格副教授(2001?2003年)、破格教授(2003年至今)、博士生導師(2004年至今)。曾任公安三級警監(2003?2005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2008?2017年)。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行政刑法與刑法現代化研究所所長,國家示範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掛職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四庭副庭長、審判員;兼任教育部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指導專家;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法國馬賽大學,芬蘭拉普蘭大學等國際高校和研究機構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法學》《德國整體刑法學雜誌》等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個人專著8部,主編、參寫學術著作80余部;主持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30項;榮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余項、教學榮譽20余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9年)、中美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2017年)等。主要研究領域:行政刑法與刑法現代化、司法改革與法治一體化、金融監管與全球治理、高等教育管理。

目錄
上編  體系·話語
  第一章  行政犯治理與刑事現代化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行政刑法的屬性:歷史發掘與教義分析
    第二節  行政犯罪的本質:立法邊界與司法適用
    第三節  行刑銜接的構建:程序設計與證據轉化
    第四節  結語:行政刑法與刑法教義學的結合
  第二章  行政犯治理與刑事現代化的政治使命
    第一節  從民事犯到行政犯:犯罪形態的現代轉型
    第二節  從自然自由到社會自由:刑法法益的現代躍遷
    第三節  從管理秩序到治理秩序:刑法使命的現代演進
    第四節  結語:認真對待行政犯
  第三章  行政犯治理與刑事現代化的謙抑立場
    第一節  內涵與釐定:象徵性刑法論的謙抑現實誤判
    第二節  結構與平衡:積極刑法觀的謙抑理論誤區
    第三節  擴張與限縮:刑事現代化的謙抑路徑選擇
    第四節  結語:超越刑法
  第四章  行政犯治理與刑事現代化的法益原則
    第一節  刑法法益的生成機理:憲法指引與規範確認
    第二節  刑事立法規制: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相統一
    第三節  刑事司法規制:前置法定性與刑事法定量相統一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行政犯治理與刑事現代化的比例原則
    第一節  比例原則的刑法定位
    第二節  比例原則的制度功能
    第三節  比例原則的適用範圍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行政犯治理與刑事現代化的體系路徑
    第一節  行刑銜接:刑事治理現代化的規範體系重塑
    第二節  合作訴訟:刑事治理現代化的訴訟模式再造
    第三節  三審合一:刑事治理現代化的審判機制變革
下編  實踐·發展
  第七章  體系性與違法性認識的教義學定位
    第一節  共識前提:「不知法不免責」的正本清源
    第二節  教義發掘:違法性認識的規範展開
    第三節  司法認定:違法性認識的刑事法證明
    第四節  結語:走向現代刑法
  第八章  開放性與罪狀分類的教義學反思
    第一節  空白罪狀的誤讀與刑法規範的開放
    第二節  敘明罪狀的尷尬與刑法規範的超越
    第三節  簡單罪狀的表象和刑法規範的填充
    第四節  引證罪狀的不足和刑法規範的完善
    第五節  結語:罪狀的開放性及其解釋進路
  第九章  信息披露犯罪:罪質、罪狀與罪量
    第一節  修法背景:信息披露犯罪的治理困境
    第二節  不法本質:信息披露制度和披露義務
    第三節  構成要素:不法披露行為、罪過和罪量
    第四節  刑事責任:法定刑調整和適用
  第十章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本質、構造與認定
    第一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不法本質
    第二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規範構造

    第三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司法適用
    第四節  結語:稅務犯罪行刑一體共治的完善
  第十一章  污染環境罪:罪過的教義學分析
    第一節  污染環境罪的制度變遷與罪過爭議
    第二節  罪過紛爭的教義反思與體系闡釋
    第三節  故意說的理論證成與實踐展開
  第十二章  代孕治理:時代之問與中國抉擇
    第一節  代孕行為:合法化爭議與規制現狀
    第二節  非法組織代孕:失范亂象與不法實質
    第三節  科學共治:應然選擇與法律完善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