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根本惡與自由意志的限度(一種基於文本的康德式詮釋)/純粹哲學叢書

  • 作者:呂超|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生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70450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16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近幾十年英語學界和德語學界的主要成果,對《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書中的根本惡理論展開了一種系統研究,並沿著康德本人的邏輯進一步思考,對人類處境下道德之惡的單一本質、多重表現和最終根據,提出了一種康德式的詮釋。與學界的傳統觀點相反,本書認為根本惡概念不僅和先驗自由與道德責任是完全兼容的,還大大拓展了人類自由的深度和廣度,同時為每個人的自由意志朝向善的前進劃定了一個無法繞開的起點和一個不可逾越的終點。通過揭示人類自由內部的這—黑暗深淵,康德也以一種未言明的方式,引導讀者把關於如何實現「建立公正社會」和「培養良善國民」這兩大啟蒙理想的思考,重新調整到一種更為現實主義的方向上。

作者介紹
呂超|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生
    呂超,女,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西方哲學史研究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康德和德國古典哲學。已發表的論文包括「Like Devils ,But still Humans :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and Moderate Defense of Kant ' s View of(Quasi-) Diabolical Evil」、《人類自由作為自我建構、自我實現的存在論結構——對康德自由概念的存在論解讀》、「A New Quas i-Transcendental approach to Kan t' s Theory of Radical Evil」、《自愛的空洞性與悉的無窮表現——一種康德式的詮釋》、《自由、價值與存在的高貴化》等,其中《人類自由作為自我建構、自我實現的存在論結構——對康德自由概念的存在論解讀》獲第二屆賀麟青年哲學獎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第七屆青年學術論壇」一等獎。

目錄
從純粹的學問到真實的事物——「純粹哲學叢書」改版序
序「純粹哲學叢書」
作者的話
康德著作名稱縮寫與概念翻譯
導論  根本惡與人類自由概念的擴展
  Ⅰ.背景介紹
  Ⅱ.主要內容
  Ⅲ.術語說明
  Ⅳ.方法論
第一卷  惡的單一本質——被置於道德之上的「悖逆的自愛」
  第一章  自然辯證法、幸福、他律——重釋康德對惡的早期觀點(1)
    引言  康德對惡的理解的前後連續性
    第一節  自然辯證法
    第二節  幸福的經驗理念
    第三節  他律
  第二章  自愛與自負——重釋康德對惡的早期觀點(2)
    引言  第二批判中的自愛與自負概念
    第一節  自愛與自負——「前-道德的」與「在道德上是惡的」
    第二節  自負的邏輯結構
    第三節  自負——「指向自我」還是「指向他者」
    第四節  自愛與自負——質料與形式
    小結  受經驗限制的實踐理性的三個環節
  第三章  悖逆的自愛——康德在《宗教》中對惡的成熟定義
    第一節  惡位於自由任意的準則之中
    第二節  惡的本質——將自愛置於道德之上
    第三節  機械性的自愛與比較性的自愛
    第二卷  惡的多重表現——「悖逆的自愛」對任何對象的自由附著
  第四章  「悖逆的自愛」對任何對象的自由附著
    引言  如何架通「一」與「多」之間的鴻溝
    第一節  安德森-葛爾特對康德自愛概念的發展
    第二節  從自愛的先驗規定到自愛的經驗規定
    第三節  對激情的個案研究作為考察新詮釋的試驗
  第五章  一切激情的形式規定和質料規定
    第一節  一切激情的形式規定
    第二節  一切激情的質料規定
  第六章  由生而具有的偏好產生的激情
    第一節  由生而具有的偏好產生的激情和由獲得的偏好產生的激情的質料規定
    第二節  由生而具有的偏好產生的激情和由獲得的偏好產生的激情的形式規定
    第三節  性激情
    第四節  對外在自由的激情
    第五節  對復仇的激情
  第七章  由獲得的偏好產生的激情
    第一節  作為激情的求名欲
    第二節  作為激情的佔有欲
    第三節  作為激情的統治欲
    本卷小結
第三卷  惡的最終根據——普遍的趨惡傾向
  第八章  善的原初稟賦
    引言
    第一節  善的原初稟賦概覽

    第二節  動物性稟賦
    第三節  人性稟賦
    第四節  人格性稟賦
    小結
  第九章  趨惡傾向
    引言
    第一節  在族類層面解釋趨惡傾向
    第二節  在個體層面解釋趨惡傾向
  第十章  意念與對趨惡傾向的新詮釋
    第一節  康德關於意念的論述
    第二節  善的意念與作為本體的德性
    第三節  道德修行
    第四節  對趨惡傾向的新詮釋
  第十一章  對「人從本性上是惡的」的准先驗論證
    第一節  證明「人從本性上是惡的」的三條路徑
    第二節  「人從本性上是惡的」的確切含義
    第三節  對「人從本性上是惡的」的證明中的先天推理結構
    第四節  准-先驗論證的幾個隱藏預設
    第五節  從「現實性」到「潛在性」的先天推理的各個步驟
  第十二章  對「人從本性上是惡的」的准先驗論證中的人類學要素
    引言  趨惡傾向的三個層次對證明「人從本性上是惡的」的重要性
    第一節  康德學界對趨惡傾向中三個層次的討論
    第二節  道德之惡與人心之顛倒
    第三節  重釋脆弱、不純正與顛倒
    小結
結語
附錄  貌似魔鬼,仍為人類——對康德關於魔鬼之惡與類魔鬼之惡的觀點的系統考察與溫和辯護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