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類健康史(精)

  • 作者:(法)讓-大衛·澤伊圖|責編:呂劍|譯者:王昭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11994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9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數萬年來,人類平均壽命不超過三十年。預期壽命的大幅延長始於1750年代前後的西方。這種緩慢且持續的改變主要歸功於滅菌與營養的發展。本書聚焦人類健康狀況的改善。18世紀之前,人類的預期壽命普遍停滯。因此書中所涉及的主要是18世紀之後的健康史。
    此外,本書還指出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帶來的兩種全新的巨大風險:環境與行為。它們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令人類健康狀況倒退。在英、美等國,預期壽命甚至已經開始縮短。預期壽命曲線的規律具有誤導性,它顯示出來的連續性實際上依賴於不連續的原因。
    本書回顧了健康的四個決定因素——生物學、醫學、環境和行為,試圖著重解釋三個被預期壽命曲線的連續性所掩蓋的現象:健康決定因素的演變,健康狀況的改善有時會損害人類自身,以及未來健康的不可預測性。

作者介紹
(法)讓-大衛·澤伊圖|責編:呂劍|譯者:王昭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微生物時代
  第一章  從史前到前工業化時代:預期壽命30歲
  第二章  1750?1830年:健康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第三章  主動免疫
  第四章  1830?1880年:工業化與健康
  第五章  1850?1914年:大步向前
  第六章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
第二部分  醫學時代
  第七章  1945?1970年:模式的轉換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
  第九章  與癌症作戰
  第十章  1960?2020年:藥品與製藥業
第三部分  21世紀的三大健康問題
  第十一章  壽命增加2倍的代價是什麼?
  第十二章  健康的不平等
  第十三章  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慢性疾病
第四部分  21世紀人類健康狀況的倒退
  第十四章  人類健康狀況的倒退
  第十五章  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第十六章  新發感染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