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自由體系的展開(康德後期倫理學研究)/純粹哲學叢書

  • 作者:劉作|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76063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6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把康德的倫理學放在德國近代啟蒙運動的語境中,把康德後期倫理學看作康德在批判哲學時期所確立起來的自由概念的系統展開,試圖回應「定言命令是空洞的,沒有內容的」等質疑,並通過考察康德的歷史哲學和教育學,試圖呈現出康德倫理學的多重維度。

作者介紹
劉作|責編:薛耀華|總主編:黃裕
    劉作,1983年生,男,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康德哲學。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世界哲學》《哲學與文化》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項目多部。擔任「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和「康德學會」工作人員。著作有《康德》《自由體系的展開——康德後期倫理學研究》等。有翻譯論著的學術訓練與經歷。目前聯合主編「康德哲學與當代社會譯叢」。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康德倫理學說的語境
  第一節  沃爾夫的倫理學
  第二節  克魯修斯的倫理學
第二章  康德後期倫理學的基礎和體系
  第一節  康德後期倫理學的先驗基礎
  第二節  康德後期倫理學的經驗人類學基礎
  第三節  作為義務學說的自由體系的後期倫理學
第三章  自由體系的外在方面——法權學說
  第一節  法權學說的基本概念及其劃分
  第二節  私人法權下的義務學說
  第三節  公共法權
  第四節  法權是否存在例外許可法則
第四章  自由體系的內在方面——德性學說
  第一節  德性義務的基本概念及其劃分
  第二節  對自我的德性義務
  第三節  對他人的德性義務
  第四節  德性學說是否也具有許可法則
第五章  自由體系的現實性
  第一節  教育學——個體如何成為道德的
  第二節  歷史哲學——人類整體如何成為道德的
  第三節  道德法則的現實運用——道德衝突
第六章  康德自由體系的地位及影響
  第一節  康德倫理學與亞里士多德的溝通問題——以不能自製為例
  第二節  為什麼要承認他人的權利?——費希特和黑格爾對康德的發展
  第三節  羅爾斯的萬民法
  第四節  羅斯的顯見義務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