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制度激勵與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政策透視)

  • 作者:(美)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拉里·施羅德//蘇珊·薇恩|責編:賀志紅//趙景剛|譯者:李梅//毛壽龍//陳幽泓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185903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4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她的研究小組對發展中國家農村基礎設施可持續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本書中,作者從經濟學、政治學、公共行政學、博弈論和組織學領域中制度分析學者的研究出發,研究了國際組織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發展政策,認為不良的制度激勵,是發展中國家農村基礎設施不可持續的重要原因。作者系統比較了開發與維護農村基礎設施的可選擇的制度安排,從而揭示出,相較于集權的制度安排和分權的制度安排,多中心制度安排具備哪些特定的優勢與弱點。此外,本書援引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主要通過作為農村基礎設施的灌溉系統和道路系統,論述真實世界的人們如何合作,他們面臨什麼問題,以及為了使得合作有效,應該克服什麼障礙。

作者介紹
(美)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拉里·施羅德//蘇珊·薇恩|責編:賀志紅//趙景剛|譯者:李梅//毛壽龍//陳幽泓

目錄
中文版譯序
前言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基礎設施與發展
  第一節  戰後的發展倡議
  第二節  解釋發展結果的制度方法
  第三節  物質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第四節  基礎設施可持續性意味著什麼
  第五節  研究方法綜述
  第六節  結論
第二章  基礎設施的可持續問題
  第一節  基礎設施的維護與融資
  第二節  基礎設施開發的幾個階段
  第三節  影響單個私人資本所有者使用者的
維護決策的因素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個人、激勵與交易成本
  第一節  有關個人的假設
  第二節  契約不確定性與交易成本問題
  第三節  信息不對稱是契約不確定的根源
  第四節  作為抵禦性制度的親屬關係網
  第五節  裙帶關係與腐敗
  第六節  結論
第四章  農村基礎設施的供給與生產
  第一節  供給與生產的區分
  第二節  主要影響供給的農村基礎設施的屬性
  第三節  主要影響生產的農村基礎設施的屬性
  第四節  結論
第五章  制度績效評估
  第一節  綜合績效標準
  第二節  中間績效標準
  第三節  結論
第六章  制度安排分析
  第一節  私人開發基礎設施的制度安排
  第二節  公共基礎設施開發的制度安排
  第三節  結論
第七章  集權的制度安排
  第一節  集權的基礎設施開發
  第二節  簡化分析方法的問題
  第三節  援助機構的作用
  第四節  結論
第八章  分權的制度安排
  第一節  分權努力
  第二節  行政分權是否導致集權的全國政府
績效的改善?
  第三節  結論
第九章  多中心制度安排
  第一節  多中心的概念
  第二節  多中心制度在發展中國家的可行性

  第三節  對多中心制度安排的普遍顧慮
  第四節  作為分權的私有化
  第五節  結論
第十章  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方法的意義
  第一節  本書提出的分析方法
  第二節  本書研究方法的一般政策意義
  第三節  本書研究方法的直接政策意義
  第四節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