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曹植與其作品的經典化研究

  • 作者:王津|責編:郭曉鴻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18514
  • 出版日期:2023/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4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家作品的經典化是一個以本文(包含作家與作品)潛在經典性為起點的,經由讀者發現、揭示而走向經典的階段性過程。在此過程中,創作型讀者的模仿學習有時是先於注、評、選等方式的更重要的經典化方式。作家其人、其文的經典化往往並不同步,且存在相互制約或促進的關係,但對經典大家而言,其人、其文的經典化最終會趨向統一。曹植融會其前文學傳統而獨創,其文學經由兩晉、宋齊讀者的創作接受而逐漸經典化,唐人的模擬、借鑒又進一步擴充了曹作經典系列《文選》《詩品》《文心雕龍》及唐代李善、五臣等對曹作經典性進行了不同程度、或隱或顯的闡發,其觀點多成為曹作經典的次生層,影響著後世讀者的批評視野,而由於魏晉南北朝讀者對曹植人格精神的相對忽略,曹植其人的經典化遭遇了漫長的過程,直到唐代讀者那裡,其儒者之義終與其文統一起來,其中國文學史大家的地位方由此確立。

作者介紹
王津|責編:郭曉鴻
    王津,河南駐馬店人。201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鄭州輕工業大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前文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經典化與經典的前身後世:以中國古代文學為對象的思考
  第一節  經典化的兩極
    一  已有經典化兩極的觀點
    二  對已有經典化兩極觀的疑問
    三  對經典化兩極的辨析
  第二節  經典的前身:作為經典化起點的作品
    一  作品是一種自足的存在
    二  作品蘊含傳統
    三  作品的創新與傳統
  第三節  經典化的中介——讀者
    一  讀者的特性
    二  讀者創作接受對作品經典化的影響
    三  讀者闡釋對作品經典化的影響
  第四節  經典化的另一極點——經典
    一  經典確立的標準
    二  經典的兩個指向
    三  潛在經典性與經典經典性
  第五節  經典的後世:經典確立后的接受
    一  經典開放性的實質
    二  經典序列的穩定性
    三  經典接受的動態性
第二章  曹作經典化的起點:政治身份、文學思想與傳統、創新
  第一節  曹植的政治身份:有影響力的王子、藩王
    一  從曹操對曹植及其兄弟的培養言
    二  從太子之爭事件后的政派鬥爭言
    三  從曹植的政治素養及身份認同言
  第二節  曹植的文學思想:從《與楊德祖書》到《前錄自序》
    一  曹植「辭賦小道」觀念的現實性
    二  曹植「君子之作」觀念的內涵
    三  曹植「君子之作」的批評史意義
  第三節  曹植作品的傳統:曹作源出《詩經》論的內涵
    一《詩經》的本質特點
    二  曹作源出《詩經》論的思考
    三  曹作對《詩經》詩法的學習借鑒
  第四節  曹植作品的傳統與創新:一種綜合的視角
    一  以《美女篇》《七哀》為例的分析
    二  曹植女性詩作的文化傳統及其變化
    三  曹植詩歌賦法的傳統與創新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曹植經典序列的形成與其經典地位的確立
  第一節  此期曹植作品的傳播、整理與藝術轉換
    一  曹魏時期曹植作品的傳播、整理
    二  曹叔撰錄曹植文集的政治背景、意圖與影響
    三  兩晉時期曹植作品的藝術轉換
  第二節  此期讀者借鑒創作與曹植作品經典序列的形成
    一  此期讀者學習曹作篇目梳理及其學習特點分析
    二  此期重點讀者對曹作的學習借鑒
    三  梁陳以及北朝對曹植作品的學習借鑒
  第三節  此期讀者闡釋與曹植作品的經典化
    一  曹魏時期的曹植文學評價

    二  兩晉時期的曹植文學評論
    三  南朝時期的曹植文學批評
  第四節  此期讀者接受與曹植其人的經典化
    一  晉宋歷史學家筆下的曹植形象
    二  曹植形象的故事化、宗教化
    三  曹植形象的文學化
    四  曹植儒家精神的初步發現
第四章  唐代對曹植作品經典性的闡發批評
  第一節  唐代類書對曹植作品的隱含闡釋及其意義
    一  《北堂書鈔》《初學記》《藝文類聚》于唐代的流傳情況
    二  《北堂書鈔》《初學記》《藝文類聚》的編輯體例、作用
    三  《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于曹植文學的批評與意義
  第二節  李善注對曹作的導讀與批評及五臣注的意義
    一  李善注對曹作的導讀與批評
    二  五臣、李善注曹作比較及五臣注曹作的特點、意義
  第三節  李善注《洛神賦》引《感甄記》之可能與其文學批評意義
    一  《感甄記》故事生成時間推斷
    二  李善注引《感甄記》的合理性及其文學批評意義
    三  唐人對《洛神賦》、曹甄故事的態度
  第四節  唐代王昌齡、皎然對曹植詩法的批評
    一  王昌齡對曹植詩法的批評
    二  皎然對曹植詩法的批評
第五章  唐代曹作經典接受及隋唐曹植其人的經典化
  第一節  唐代對曹植作品的學習化用
    一  唐人對曹作詞句的借用
    二  唐人對曹詩詩意的化用
  第二節  唐人學習曹植詩作特點及其原因分析
    一  唐人對曹作的學習從屬於對唐前作品的學習
    二  唐人的學習主要是借詞、借句與化用其意、勢
    三  四傑起至盛中唐對曹作的學習更為開闊
  第三節  隋唐曹植人格精神揭示與其大家地位的確立
    一  隋代對曹植道德精神的揭示
    二  唐代對曹植為人與為文的認定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