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刑法學(罪體與罪責原理下)/法學原論

  • 作者:李曉明|責編:黃倩倩//楊悅芊
  • 出版社:法律
  • ISBN:9787519775087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40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刑法學》下冊,罪體與罪責原理罪體。分為原理:犯罪論的博弈及其回歸和罪責原理:刑罰種類及其他承擔方式兩編。全面考察了古今中外的刑法立法及刑法典的歷史文化體系,不僅梳理和建構了自人類社會產生以降的刑法學術史及基本理論知識體系,而且系統研究了世界各國刑法立法及刑法典的歷史與現實立法例,不僅告知讀者刑法立法及法典打造的基本方法,而且告訴讀者如何梳理和研究刑法學及其理論的系統知識,不僅教會其如何「喝水」,而且提示其如何「取水」,從而為培養更多的刑法理論與實務人才奠定基礎。

作者介紹
李曉明|責編:黃倩倩//楊悅芊
    李曉明,男,法學博士,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刑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刑法博士點負責人。兼任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檢察學研究會金融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江蘇省刑法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兼任北京大成(蘇州)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及總部高級顧問等社會職務。

目錄
第五編  罪體原理:犯罪論的博弈及其回歸
  第十九章  「罪」的歷史演進:犯罪的本質、法益侵害與立場選擇
    一、「罪」的範疇及罪刑關係
    二、「罪」的界定及類型劃分
    三、「罪」的本質與刑法法益
    四、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之爭
  第二十章  「罪」的體系發展:從行為中心論到行為與價值結合論
    一、中外犯罪論體系及其分類
    二、德日刑法的「三階層說」
    三、英美刑法的「雙階層說」
    四、中國刑法的「四要件說」
    五、對不同法系或國家犯罪論體系的比較分析
    六、我國行為與價值相結合的犯罪論體系建構
  第二十一章  犯罪客觀要件:行為性質及此罪彼罪
    一、侵害行為
    二、侵害行為對象
    三、侵害結果
    四、因果關係
  第二十二章  犯罪主觀要件:主體與罪過及違法性認識分析
    一、犯罪主體
    二、刑事責任能力
    三、犯罪的故意和過失
    四、犯罪目的與動機
    五、意外事件
    六、違法性認識與認識錯誤
  第二十三章  犯罪量度要件:數額、情節、程度及其價值分析
    一、犯罪量度要件的根據
    二、犯罪量度要件的本質
    三、犯罪數額
    四、犯罪情節
    五、危害程度或侵害程度
    六、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
    七、緊急避險與避險過當
  第二十四章  「罪」的類型劃分:以「罰」的性質為標準
    一、「罪」的傳統分類:以犯罪客體為標準
    二、「罪」的現代分類:以侵害法益為標準
    三、「罪」的未來分類:不同平台下的多元標準
    四、自然犯:以「人身自由刑」為主
    五、行政犯:以「罰金刑」為主
  第二十五章  「罪」的形態劃分:既未遂、共犯、單位犯罪與罪數
    一、未完成形態:預備、未遂和中止
    二、共同犯罪:共犯形式、犯罪人分類及刑事責任
    三、單位犯罪或法人犯罪:認定條件及其刑事責任
    四、一罪數罪
第六編  罪責原理:刑罰種類及其他承擔方式
  第二十六章  「罰」與「責」的關係:刑事責任基礎理論
    一、「罰」與「責」的關係範疇
    二、刑事責任的淵源及其演變
    三、刑事責任的概念及其界定
    四、刑事責任的根據及其原理

    五、刑事責任的定位及未來發展
    六、我國刑事責任中的刑罰體系
    七、我國刑事責任的其他承擔方式
  第二十七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一):生命刑
    一、關於生命刑(死刑)的概念
    二、中外生命刑(死刑)的立法模式
    三、我國生命刑(死刑)的本體內容
    四、中西方生命刑(死刑)的適用限制
    五、各國生命刑(死刑)的核准
    六、古今中外生命刑(死刑)的執行
  第二十八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二):自由刑
    一、長期自由刑(無期徒刑、終身監禁、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短期自由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三、半自由刑(管制刑和「禁止令」)
  第二十九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三):財產刑
    一、罰金刑:懲罰標準制定的非公正性
    二、沒收財產刑:包括部分沒收和全部沒收
    三、追征(追繳):沒收財產執行中的補救
  第三十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四):資格刑
    一、中外資格刑的考察及其界定
    二、剝奪人身權及相關權利的資格
    三、剝奪相關行為權利的資格
    四、剝奪公職權及政治權利的資格
    五、剝奪公職外的職業權利資格
  第三十一章  刑事責任的其他承擔方式:非刑罰處罰
    一、申誡罰
    二、名譽罰
    三、賠償經濟損失與賠償損失
    四、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
    五、保安處分及類似措施
  第三十二章  刑事責任的實現:裁量、執行與變更
    一、刑事責任的確認
    二、刑事責任的裁量
    三、刑事責任的承擔
    四、刑事責任的變更
    五、刑事責任的終結
    六、刑事責任的消滅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