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社會治理法學概論/法學專業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系列

  • 作者:編者:徐漢明|責編:程傳省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ISBN:9787040597936
  • 出版日期:2023/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4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貫通曆史、現在和未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社會治理法治理論為指導,致力於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對於高等法學教育的時代之需,通過對社會治理法學的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社會治理法的含義及調整對象、社會治理法的基本原則、社會治理法的地位、社會治理法律規範體系、社會治理法治實施體系、社會治理法治監督體系、社會治理法治保障體系、社會治理法的實施、社會治理法治評估等的詳細介紹,對黨為人民謀幸福,保持社會平安穩定,領導全體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新時代征程的百年奮鬥歷程進行創新性總結、理論性升華、學術性表達,型構了具有繼承性與民族性、原創性與時代性、系統性與專業性的社會治理法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

作者介紹
編者:徐漢明|責編:程傳省
    徐漢明,1951年生,中國湖北鄂州人,經濟學博士,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治理法治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發展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基地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應用理論研究基地負責人。中國法學會網路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理事。     從事社會治理法治、監察法治、司法管理、土地產權、檢察理論研究。2012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等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20余部。曾參加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重大課題調研;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與教育部「建立健全懲防腐敗體系」「社會管理法治化」「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網路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社會治理法學原論」「對監察委員會的外部監督」「司法管理體制改革」「習近平社會治理法治論述摘編」「國家監察立法」「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工資及福利制度」「「兩院』組織法修改」「「楓橋經驗』的東方模式」「法治中國指標體系及考評標準」以及「法治湖北指標體系及考評標準」等重大課題20余項;撰寫咨詢報告被中央、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省級領導機關採納批示200余件。

目錄
導論
  一、社會治理法學的興起
  二、習近平社會治理法治理論的根本指導地位
  三、社會治理法學的研究對象
  四、社會治理法學的研究方法
  五、社會治理法學與相鄰學科的關係
  六、社會治理法學的理論價值和社會意義
上篇  基礎理論篇
  第一章  社會治理法的含義及調整對象
    第一節  社會治理法的含義
    第二節  社會治理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章  社會治理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社會治理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黨的領導原則
    第三節  以人民為中心原則
    第四節  源頭治理原則
    第五節  系統治理原則
    第六節  依法治理原則
    第七節  合作共治原則
    第八節  綜合治理原則
  第三章  社會治理法的地位及其體系
    第一節  社會治理法的法律地位概述
    第二節  社會治理法與相關法律部門
    第三節  社會治理法的體系
  第四章  中國社會治理法制史
    第一節  春秋以前各部落國家的社會治理模式
    第二節  戰國及秦代國家全能主義的地域性「法治化」管理
    第三節  漢唐以「法治」為主、禮治為輔社會治理模式的形成
    第四節  兩宋至明清的基層行政管理體制與多元社會自治法體系
    第五節  清末民初社會治理模式的轉型
    第六節  南京國民政府對社會控制的強化及公共服務功能的擴大
  第五章  中國式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的發展歷程及其重大成就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開探中國式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
    第二節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開闢中國式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
    第三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領導人民開拓中國式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人民開創中國式社會治理現代化新道路
中篇  法律制度篇
  第六章  基本公共服務法律制度
    第一節  基本公共服務法概述
    第二節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三節  基本公共教育法律制度
    第四節  勞動就業法律制度
    第五節  公共衛生法律制度
    第六節  公共文化法律制度
    第七節  基本社會服務法律制度
  第七章  社會自治法律制度
    第一節  社會自治法概述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自治法律制度演進
    第三節  社會自治法的淵源
    第四節  社會自治具體法律制度

  第八章  政社合作共治法律制度
    第一節  政社合作共治的概念及特徵
    第二節  政社合作共治法律制度的淵源
    第三節  政社合作共治的類型
    第四節  政社合作共治具體法律制度
  第九章  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法律制度
    第一節  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法概述
    第二節  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法律制度的淵源
    第三節  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法律制度演進
    第四節  社會矛盾預防化解具體法律制度
  第十章  公共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節  公共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節  公共安全保障法律關係
    第三節  社會治安防控法律制度
    第四節  食品藥品安全法律制度
    第五節  安全生產法律制度
    第六節  生態空間安全保護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突發事件應對法律制度
    第一節  突發事件應對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節  突發事件應對法律制度演進
    第三節  突發事件應對法律制度的淵源
    第四節  突發事件應對具體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概述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的淵源
    第三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律制度演進
    第四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具體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網路社會治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網路社會治理法概述
    第二節  網路社會治理法律制度的淵源
    第三節  網路社會治理法律制度演進
    第四節  網路社會治理具體法律制度
下篇  實施與評估
  第十四章  社會治理法實施基礎理論
    第一節  社會治理法實施概述
    第二節  社會治理法實施的政治基礎
    第三節  社會治理法實施的經濟基礎
    第四節  社會治理法實施的社會基礎
    第五節  社會治理法實施的文化基礎
  第十五章  社會治理法治評估
    第一節  社會治理法治評估概述
    第二節  社會治理法治評估演進
    第三節  社會治理評估與法治評估實踐
    第四節  社會治理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及評估標準
    第五節  社會治理法治評估應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