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調之建構與解構(精)

  • 作者:張明華|責編:丁凡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17958
  • 出版日期:2023/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10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宋調」自身有一個發展演變的軌跡,從梅堯臣、蘇舜欽和歐陽修開創,到王安石、蘇軾進一步發展壯大,再到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對其變革與定型,其名雖同,其實已差別甚大,某些內容甚至已走向相反的方面。由於「宋調」的內涵非常豐富,本書僅從其與現實的離合關係、苦中作樂的抒情特徵、融合新舊體詩的形式創變和用典方式的推陳出新等幾個方面探討其建構的過程。
    南宋詩與北宋詩演化的路徑正好相反。北宋是擺脫「唐音」而建構「宋調」的過程,南宋則是回歸「唐音」而解構「宋調」的過程。南宋詩與北宋詩差別巨大,並不亞於「宋調」與「唐音」之差別。推動「宋調」解構的力量主要有這樣三個方面:一是江西詩派內部的反省與背離,雖仍有個別詩人繼續堅持,但成就不高,一步步削弱了「宋調」的勢力和影響;二是「中興四大詩人」以及四靈派、江湖派連續不斷地批判江西詩派和「宋調」,並通過提倡晚唐詩來消解「宋調」的殘餘勢力。三是隨著理學和禪宗的社會影響更加深入,二者共同具有的反文學思想破壞了文學健康發展的根基,自然也成為解構「宋調」的重要力量。

作者介紹
張明華|責編:丁凡
    張明華,安徽阜陽人。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唐宋文學方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宋代詩歌、集句文學和地方文獻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文化視域中的集句詩研究」、「蘆花湄集校注」和「集李商隱詩文獻整理與文學研究」三項國家課題,出版《徽宗朝詩歌研究》《西昆體研究》《蘆花湄集校注》《集句詩文獻研究》《集句詩文學研究》《文化視域中的集句詩研究》《集句詞研究》等專著20多種,並在《文學遺產》《文史哲》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

目錄
緒論
上編
  第一章  從注重功利到迴避現實
    第一節  「宋調」形成期:功利性成為詩歌要素
    第二節  「宋調」發展期:詩歌成為政治工具
    第三節  「宋調」定型期:詩歌最終遠離現實
  第二章  苦中作樂
    第一節  經年種花滿幽谷:歐陽修的謫宦書寫
    第二節  九死南荒吾不悔:蘇軾的貶所抒懷
    第三節  未到江南先一笑:黃庭堅痛改詩罪
  第三章  古體近體之融合
    第一節  梅、蘇、歐改造古體詩
    第二節  王安石改造近體詩
    第三節  蘇軾以近體革新古體
    第四節  黃庭堅以古體革新近體
  第四章  以才學為詩
    第一節  情態畢出:王安石用典
    第二節  顯易切當:蘇軾用典
    第三節  無一字無來處:黃庭堅用典
  第五章  「宋調」建構之背景
    第一節  社會矛盾與政治鬥爭
    第二節  士風建設與文化發展
    第三節  文學環境
下編
  第六章  「宋調」之解構與遺存
    第一節  江西詩派在南宋前期的蛻變
    第二節  南宋詩壇對江西詩派的擺脫與批判
    第三節  從江西詩派到江西詩社
  第七章  回歸「唐音」
    第一節  「中興四大家」開啟回歸「唐音」之路
    第二節  四靈派將「唐詩」帶入中場
    第三節  江湖派中「唐詩」之質變
  第八章  理學推動「宋調」解構
    第一節  理學興盛與詩道衰落
    第二節  南宋理學家的詩歌創作與選本
    第三節  理學對詩歌的滲透
  第九章  僧詩與「宋調」之關係
    第一節  北宋詩僧參與「宋調」建構
    第二節  南宋詩僧主動疏離詩壇
    第三節  南宋僧詩對「宋調」的直接影響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