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第4版)/IACMR組織與管理書系

  • 作者:編者:陳曉萍//沈偉|責編:劉冬寒//閆格格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40370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00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第4版)/IACMR組織與管理書系》是一部嚴謹、規範、高質量的管理學研究方法指南——全書立足於思維方式、理論構建及管理研究的全過程,介紹了組織與管理研究中的各種方法。第4版對每章內容都進行了修改,合併了一些邏輯上相關的章節,並且新增了對高度貼近現實環境的田野實驗,以及使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分析方法來拓展組織管理研究的介紹。本書可以幫助管理學及相關專業師生全面、快速地了解各種主流和前沿的研究工具,從而掌握學術研究大門的鑰匙。

作者介紹
編者:陳曉萍//沈偉|責編:劉冬寒//閆格格

目錄
第一部分  管理研究的目的和過程
  第1章  科學研究:目的、過程、價值觀與責任
    1.1  科學研究的目的和使命
    1.2  科學研究的範式與研究過程
    1.3  科學研究與價值觀的關係
    1.4  科學研究的責任與倫理
    1.5  結語
  第2章  研究的起點:提問
    2.1  提問對管理研究有何重要意義?
    2.2  好的研究問題長什麼樣?
    2.3  如何發現好的研究問題?
    2.4  問題的轉化:如何將一般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
    2.5  論文開題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第3章  管理研究中的理論建構
    3.1  理論和理論層級
    3.2  理論建立的過程和方法
    3.3  實證研究中的理論描述
    3.4  結語
  第4章  情境化研究和管理知識創造
    4.1  情境、情境化與管理知識
    4.2  管理研究的三種情境化
    4.3  特定情境化研究的要素
    4.4  特定中國情境的管理學研究
    4.5  結語
第二部分  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5章  實證研究的設計與評價
    5.1  實證研究的哲學邏輯和性質
    5.2  實證研究設計的目的與過程
    5.3  實證研究設計中的變異量控制
    5.4  運用效度指標評價實證研究的質量
    5.5  結語
  第6章  實驗研究方法
    6.1  研究的類型
    6.2  理論和假設
    6.3  什麼是好的假設?
    6.4  實驗室研究
    6.5  實驗設計
    6.6  結語
  第7章  隨機對照試驗及准實驗研究
    7.1  隨機對照試驗
    7.2  准實驗設計方法的起源
    7.3  准實驗設計在實驗方法中的優點
    7.4  准實驗設計在組織管理研究上的廣泛優勢
    7.5  常見的准實驗研究設計
    7.6  准實驗研究的案例解析
    7.7  准實驗設計方法的未來與展望
    7.8  結語
  第8章  田野實驗
    8.1  田野實驗簡介
    8.2  田野實驗設計中的隨機化方式

    8.3  田野實驗設計的注意事項
    8.4  田野實驗分析的注意事項
    8.5  田野實驗的實操建議
    8.6  總結
  第9章  問卷調查法
    9.1  問卷調查的使用目的和類型
    9.2  問卷的設計
    9.3  取樣與數據收集
    9.4  增強問卷調查法的有效性
    9.5  中國背景下使用問卷調查法的問題和思考
    9.6  結語
  第10章  案例研究
    10.1  案例研究的意義
    10.2  案例研究的質量
    10.3  案例研究的執行
    10.4  案例研究實例
    10.5  案例研究可能遭遇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10.6  結語
  第11章  二手數據在管理研究中的使用
    11.1  界定二手數據
    11.2  關於數據「挖掘」與「可挖掘性」
    11.3  二手數據的傳統與貢獻
    11.4  文本形式的質性數據
    11.5  矩陣結構化的二手數據
    11.6  二手數據的優越性
    11.7  使用二手數據的「眼、法、工」
    11.8  使用二手數據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11.9  結語
  第12章  高頻率跟蹤問卷調查:日記與體驗抽樣方法
    12.1  日記與體驗抽樣方法
    12.2  日記與體驗抽樣方法的類型
    12.3  日記與體驗抽樣方法的實施
    12.4  研究流程示例
    12.5  數據分析
    12.6  日記與體驗抽樣方法在組織管理領域的應用
    12.7  結語
  第13章  元分析研究法
    13.1  元分析的背景和作用
    13.2  開展元分析的步驟
    13.3  元分析的基本分析模型與方法
    13.4  元分析中調節變數的檢驗
    13.5  元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的結合
    13.6  元分析中的其他技術細節
    13.7  常見的元分析工具介紹
    13.8  結語
第三部分  管理學研究中的測量和統計
  第14章  理論構念的測量
    14.1  測量與組織管理實證研究
    14.2  測量的基本概念和測量質量的評估標準
    14.3  量表開發的一般步驟

    14.4  中國組織管理研究中的量表開發與使用
    14.5  結語
  第15章  結構方程模型
    15.1  什麼是結構方程模型?
    15.2  結構方程模型的優點
    15.3  測量基本概念
    15.4  測量誤差
    15.5  結構方程模型理論和邏輯
    15.6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類型
    15.7  Mplus程序撰寫
    15.8  擬合指數
    15.9  結構方程模型發展的新趨勢
    15.10  結語
  第16章  單層與多層不同類型的中介與調節模型:理論構建與實證檢驗
    16.1  構建與檢驗中介與調節模型
    16.2  構建被中介的調節模型
    16.3  構建被調節的中介模型
    16.4  檢驗被中介的調節作用
    16.5  檢驗被調節的中介作用
    16.6  討論
    16.7  結語
  第17章  多層次理論模型的建立及研究方法
    17.1  多層次理論的建立、模型的類型與分析策略
    17.2  多層次分析的構念與單位層次構念的數據聚合
    17.3  HLM
    17.4  結語
  第18章  縱向研究設計和分析
    18.1  數據類型及面板數據的優勢
    18.2  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的相關假設
    18.3  固定效應模型
    18.4  隨機效應模型
    18.5  廣義最小二乘法模型
    18.6  Stata面板數據分析實例
    18.7  內生性問題及其來源
    18.8  內生性問題的解決方法
    18.9  結語
  第19章  事件研究法
    19.1  什麼是事件研究法?
    19.2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理
    19.3  事件研究法實踐指南
    19.4  結語
  第20章  事件歷史分析法
    20.1  事件歷史分析法在組織管理研究中的應用
    20.2  組成元素和數據結構
    20.3  優越性和對時鐘時間效應的處理
    20.4  研究設計
    20.5  結語
  第21章  質化研究及其數據分析
    21.1  引言
    21.2  紮根理論建構的基本原則

    21.3  數據分析:編碼和編碼過程
    21.4  全部寫出來
  第22章  機器學習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研究中的應用
    22.1  行為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對組織管理研究的影響
    22.2  數據科學和組織管理研究的差異及其帶來的挑戰
    22.3  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中的應用
    22.4  常見的機器學習方法
    22.5  機器學習和理論構建
    22.6  總結
第四部分  研究發表的旅程
  第23章  如何把論文發表到優秀的管理學期刊上?
    23.1  優秀的英文管理學期刊有哪些?
    23.2  發表論文的策略
    23.3  論文的寫作結構
    23.4  論文的投遞、審閱、修改和發表
附錄一  負責任的商業與管理研究:願景2030
附錄二  IACMR追求卓越宣言(倫理準則)
附錄三  術語英漢辭彙對照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