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尚書簡史(從秦始皇到晉元帝)(精)

  • 作者:劉志浩|責編:徐文賢
  • 出版社:新華
  • ISBN:9787516666425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01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尚書》位列「四書五經」,是內容真偽爭議最多的一部經書。為了揭開籠罩在《尚書》身上的神秘面紗,本書聚焦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到公元317年東晉建立這五百多年間的《尚書》流傳史,主要介紹了《尚書》經學傳承人的情況以及相關的歷史背景,梳理了《尚書》版本和篇章組成的演變,簡要介紹了和《尚書》經學相關的其他學說。
    全書涉及秦始皇、項羽、劉邦、漢惠帝、漢文帝、賈誼、晁錯、伏生、倪寬、轅固、漢武帝、董仲舒、孔安國、夏侯始昌、劉向、劉歆、王莽、光武帝、賈逵、許慎、馬融、鄭玄、何進、董卓、孔融、楊修、曹操、王肅、曹丕、司馬懿、王朗、司馬昭、梅賾、司馬睿等眾多歷史名人,包括三次古籍劫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壁出書、石渠閣會議、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之爭、東漢「讖緯」、梅賾獻書等眾多歷史事件。
    作者對在《尚書》流傳中有關的重要歷史學者和事件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相關的考證。另外,對於從公元317年東晉建立一直流傳到現在的《尚書》版本,及其聚訟幾百年的真偽問題也作了淺議。作為一本歷史文化類普及讀物,本書具有較強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

作者介紹
劉志浩|責編:徐文賢
    劉志浩,上海人,本科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碩士畢業於英國威爾士大學管理學院。作者自2017年開始潛心研究《尚書》,研讀了大量的學者著作和相關論文,集五年心血寫成此書。

目錄
第1章  古籍的第一次劫難
  1.1  秦始皇焚書
  1.2  項羽火燒長安
  1.3  馬上得天下,馬上能治天下嗎?
  1.4  漢惠帝取消挾書令
第2章  《尚書》在文景時代
  2.1  孝文帝和黃老學術
  2.2  賈誼
  2.3  文帝徵集《尚書》
  2.4  先秦文字發展的簡介
  2.5  晁錯取經伏生《尚書》
  2.6  《尚書》第一代傳人
  2.7  《尚書大傳》
  2.8  《書》變為《尚書》
  2.9  學派和章句的介紹
  2.10  倪寬
  2.11  晁錯之死
  2.12  轅固殺豬,景帝時期黃老和儒家的對立
第3章  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家
  3.1  漢武帝繼位
  3.2  明堂
  3.3  天人三策
  3.4  陰陽五行
  3.5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6  董仲舒對策時間考
  3.7  《尚書》第二代傳人
  3.8  孔安國離開中樞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古文《尚書》的出現
  4.1  武帝徵集古籍
  4.2  河間獻王劉德——古文的忌諱
  4.3  孔壁出書
  4.4  「孔獻版」古文《尚書》
  4.5  《泰誓》——孔安國獻書考
  4.6  巫蠱
第5章  大夏侯和小夏侯《尚書》學
  5.1  夏侯始昌
  5.2  《洪範》無「天人感應」思想考
  5.3  夏侯勝
  5.4  石渠閣會議的起因
  5.5  石渠閣會議
  5.6  「孔氏《尚書》學」
第6章  今文和古文《尚書》卷篇考
  6.1  劉向校書原因考
  6.2  張霸和「百二篇」
  6.3  今文《尚書》卷篇數考
  6.4  「孔獻版」古文《尚書》卷篇數考
  6.5  劉歆校書和王莽
  6.6  劉歆立古文,移太常書
第7章  東漢「讖緯」
  7.1  王莽崛起——劉歆立古文

  7.2  劉秀和讖語
  7.3  讖緯
  7.4  緯書
  7.5  內學
第8章  古籍的第二次劫難
  8.1  赤眉火燒長安
  8.2  杜林古文《尚書》
第9章  西漢末到東漢初的今文三家
  9.1  大、小夏侯和歐陽
  9.2  歐陽歙和光武帝度田政策
  9.3  桓氏歐陽《尚書》學
第10章  光武帝初期古文和今文
  10.1  《左氏春秋傳》
  10.2  賈逵和孔安國師承考
  10.3  白虎觀會議
  10.4  讖緯影響章句
  lO.5  許慎
第11章  今文經學衰落的背景
  11.1  章帝、和帝、安帝三朝外戚
  11.2  外戚官場腐敗
第12章  馬融
  12.1  《廣成頌》考
  12.2  梁皇后、梁商和李固
  12.3  馬融經學
  12.4  馬融入梁翼府考
  12.5  今文衰落的學術原因
第13章  鄭玄
  13.1  拜師馬融
  13.2  第一次黨錮
  13.3  第二次黨錮
  13.4  純儒鄭玄
  13.5  熹平石經——《尚書》經文底本考
第14章  古籍的第三次劫難
  14.1  黃巾起義,董卓
  14.2  何進、董卓進京
  14.3  董卓遷都和火燒洛陽,「孔獻版」16卷逸書亡失
  14.4  楊氏世家
  14.5  獻帝在許昌時期的鄭玄
  14.6  曹操殺孔融和楊修
第15章  今文《尚書》學的消亡
  15.1  魏國初立時的經學
  15.2  鄭玄的歷史機緣,今文三家學官消亡
  15.3  鄭玄經學冊立的原因
  15.4  反對鄭玄的學者
第16章  梅賾獻書,「偽孔版」
  16.1  三體石經
  16.2  「梅獻版」出現到《五經正義》
  16.3  對「梅獻版」疑偽的興起
第17章  王肅、鄭沖和「梅獻版」
  17.1  王肅的父親王朗

  17.2  王肅的學術傳承
  17.3  曹丕繼位的紛擾
  17.4  司馬懿的崛起
  17.5  王肅在明帝曹睿時期,嫁女
  17.6  鄭沖和「梅獻版」
  17.7  王肅任崇文觀祭酒
  17.8  明帝去世時的波折
  17.9  王肅任太常考
  17.10  王朗《周易》冊立
  17.11  高平陵政變,鄭沖未受牽連的分析
  17.12  司馬昭繼位
  17.13  曹髦問經
第18章  「梅獻版」「在野版」
  18.1  「梅獻版」由來的推測,卷篇和篇文考析
  18.2  「在野版」傳承人介紹
  18.3  皇甫謐和「在野版」
  18.4  司馬衷和司馬攸的繼位
  18.5  楊皇后之父楊駿
  18.6  八王之亂
  18.7  司馬越主持朝政
  18.8  永嘉之亂,古籍第四次劫難
第19章  「在野版」成為「梅獻版」
  19.1  王氏家族和陶侃
  19.2  梅賾和梅陶,豫章內史考
  19.3  司馬睿登基,梅賾獻書
  19.4  舜典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