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史學思想史教程(新時代歷史學研究生教材)

  • 作者:汪高鑫|責編:岳蕾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289042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史學思想史在學科屬性上屬於中國史學史的分支學科,它以中國史學思想自身的發展以及影響其發展的諸要素為研究對象。本書對先秦至民國中國史學思想發展史進行了系統探究,對其發展規律與階段性特點作出了揭示:先秦傳說時代的原始歷史意識、甲骨文明確的時間和世系觀念、「五經」豐富的歷史思想、諸子百家的歷史變易思想,萌生了最初的中國史學思想。秦漢史學思想的發展形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與宣揚大一統的主潮,以及既講直書又重神意的二重性史學思想特徵。魏晉南北朝史學思想重視歷史興亡論,強化民族認同意識,在玄學和佛教影響下出現玄化與佛化傾向。唐代史學思想出現了「以隋為鑒」思潮,重視史學總結與批評,強調史學「經邦致用」。宋元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史資政思想的彰顯、天理史觀的流行以及會通思想的出現諸方面。明與清前中期史學思想有對經世致用、歷史考證和史學理論的總結,有對「六經皆史」史家主體修養和學術思潮的反思。近代以來史學思想的發展依次出現了新式經世致用思潮、資產階級「新史學」思潮、新歷史考據學思潮,以及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從而將中國史學思想的發展領向了新時代。

作者介紹
汪高鑫|責編:岳蕾
    汪高鑫,安徽體寧人,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史學史、思想史、學術史與儒學史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有《中國史學思想史散論》《中國史學思想史新論》《中國經史關係史》《中國史學思想會通·秦漢史學思想卷》《中國史學思想會通·經史關係論卷》《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中國歷史上的經史關係》《傳統史學與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傳統史學的求真與致用理念》《古代社會、思潮與史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史學》《漢代的歷史變易思想》《漢代神意史觀研究》《董仲舒與漢代歷史思想研究》《中國經史關係通史·先秦兩漢卷》(合著)、《中國經史關係通史·宋元明卷》(合著)等近30部,主編四卷本《中國經史關係通史》,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和規劃項目等近20項。科研成果曾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華東地區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等各種獎項10余項。

目錄
導言
    一、史學史與史學思想史
    二、中國史學思想史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  先秦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中國古代歷史意識的萌生
    一、遠古時代的歷史意識
    二、甲骨文、金文的歷史意識
  第二節  「五經」的史學思想
    一、「五經」的歷史觀
    二、「五經」的史學觀
  第三節  諸子與私家史書的歷史觀
    一、關於歷史變易特點的認識
    二、關於歷史變易動因的探討
第二章  秦漢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秦朝君臣的歷史意識
    一、以歷史作借鑒,議定皇朝制度
    二、刻石與焚書:政治對史學的利用和干預
  第二節  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
    一、歷史編纂體裁「成一家之言」
    二、歷史撰述旨趣「成一家之言」
    三、歷史學學術思想「成一家之言」
    四、歷史編纂境界「成一家之言」
  第三節  班固史學的二重性特徵
    一、班固史學二重性特徵的形成
    二、《漢書》的「宣漢」旨趣和神意史觀
    三、《漢書》的「實錄」精神
  第四節  荀悅《漢紀》的史學思想
    一、《漢紀》的天人觀
    二、「立典有五志」論
    三、《漢紀》的直書精神
  第五節  漢代經學家的歷史學說
    一、公羊學的「大一統」理論
    二、董仲舒的「三統」歷史變易學說
    三、劉歆的新五德終始歷史學說
    四、何休的新「三世」歷史發展學說
  第六節  漢代目錄學思想的發展
    一、《別錄》與《七略》的編纂及其目錄學思想
    二、《漢志》的編纂及其目錄學思想
    三、漢代目錄學思想成就概說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三國志》的史學思想
    一、《三國志》的天人觀
    二、《三國志》的史學觀
  第二節  《後漢紀》的史學思想
    一、「通古今而篤名教」的撰述旨趣
    二、歷史評論的玄化傾向
    三、重視人物記述與品評

  第三節  《後漢書》的史學思想
    一、編次周密,體例多有創新
    二、卷內發論,正一代得失
    三、死者神滅,倡言無鬼論
  第四節  劉勰的史學評論
    一、宗經征聖:史學評論的立論基礎
    二、析理居正,直書其事
    三、居今識古,表徵盛衰
  第五節  《魏書》的民族史學思想
    一、政治統緒認同意識
    二、文化與制度認同意識
    三、正統之爭的民族與地域色彩
第四章  隋唐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隋朝官修史書成就及其正統史觀
    一、官修史書的主要成就
    二、官方掌控修史權與正統史觀
  第二節  唐修「五代史」的鑒戒特色
    一、「五代史」的鑒戒特色是時代政治的要求
    二、「五代史」鑒戒特色的具體表現
  第三節  劉知殘的史學理論
    一、「六家二體」說
    二、「直書」「曲筆」論
    三、「史才三長」論
  第四節  杜佑的史學思想
    一、反對「非今是古」的歷史發展觀
    二、「征諸人事,將施有政」的史學觀
    三、《通典》的歷史編纂特點
  第五節  唐代疑古惑經思潮下的經史關係
    一、疑古惑經思潮的興起與演變過程
    二、劉知畿疑古惑經的史學視角
    三、「新《春秋》學派」疑古惑經的經學立場
    四、「新《春秋》學派」與唐中後期的史學變革
第五章  宋元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司馬光的史學思想
    一、突出史學的經世致用功能
    二、注重對歷史盛衰之理的探討
    三、「九州合為一統」的正閏觀
    四、《資治通鑒》的唐史觀點與范祖禹《唐鑒》之異
  第二節  鄭樵的史學批評
    一、主「會通」的史學思想
    二、崇「實學」的史學精神
  第三節  朱熹的義理化史學思想
    一、史學「會歸一理之純粹」
    二、正統論的大一統與明順逆之義
    三、直書不隱與春秋筆法
    四、史料辨偽思想
  第四節  宋代歷史編纂思想的新發展
    一、《資治通鑒》的通史編年敘事

    二、朱熹「綱舉目張」的敘事方法
    三、袁樞「盡事之本末」的歷史編纂思想
  第五節  馬端臨的史學思想
    一、注重「會通因仍之道」
    二、重視社會經濟的樸素唯物史觀
    三、歷史編纂的三個原則
第六章  明與清前中期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李贄的歷史評論
    一、對歷史進程的認識
    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第二節  胡應麟的史學理論
    一、提出史家修養之「二善」說
    二、主張史文要「簡者約而該、繁者贍而整」
    三、強調評史要「務成曩美,毋薄前修」
  第三節  明末清初的史學思潮
    一、黃宗羲的尊經重史與歷史編撰思想
    二、顧炎武的經世致用史學思想
    三、王夫之的歷史評論
  第四節  乾嘉考證史學的思想與方法
    一、三大考史名著的考證方法與撰述旨趣
    二、三大考史名著異同比較
    三、錢大昕的經史關係論
    四、崔述的考信史學及其宗經特色
第五節章  學誠的史學理論
    一、「六經皆史」說
    二、「史義」論與易變觀
    三、「史德」論:對史家主體修養論的發展
    四、歷史編纂思想
    五、方志學理論
  第六節  龔自珍史學思想的時代特徵
    一、社會變革史觀
    二、重視考察邊疆史地的思想
    三、「尊史」論
第七章  近代史學思想
  緒言
  第一節  19世紀中後期的經世致用史學思潮
    一、經世致用史學思潮形成的背景
    二、鞏固邊防與邊疆史地學的興起
    三、「師夷長技」與外國史地學的興起
    四、變法圖強與維新史學的興起
  第二節  20世紀初「新史學」思潮
    一、「新史學」思潮的興起
    二、梁啟超與「新史學」思潮
    三、「新史學」歷史教科書的編纂思想
  第三節  新歷史考據學思潮
    一、新歷史考據學興起的主要因素
    二、新歷史考據學的思想方法
  第四節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發展
    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發展過程

    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基本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