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精)/中華學術有道

  • 作者:張伯偉|責編:李碧玉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55563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767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若以孟子提出「說詩」方法為起點,則中國文學批評已有約兩千三百年的歷史。那麼,在西方學術進入中國之前,中國人是如何進行文學批評的呢?
    本書回溯兩千余年的歷史,梳理汗牛充棟的文獻,總結出三種最能體現傳統文學批評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以意逆志」法,受學術傳統影響的「推源溯流」法,以及受庄禪思想影響的「意象批評」法。又探討選本、摘句、詩格、論詩詩、詩話、評點六種批評形式的形成和發展,體用兼備。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的整體把握與研究,將其隱而未彰的體系重顯出來,並將這一體系不斷完善、豐富的歷史呈現出來,在重顯與呈現的過程中,揭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民族特色和現代意義。

作者介紹
張伯偉|責編:李碧玉
    張伯偉,1959年生,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台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浸會大學客座教授。嗜書、好酒、愛清談。機緣湊泊,偶涉隨筆,追求融合思想、學問、性情的文字風格。

目錄
新版前言
導言
內篇
  第一章  以意逆志論
    第一節  從儒家人性論看孟子「以意逆志」的提出
    第二節  漢儒以美刺說詩的新檢討
    第三節  得意忘言與義疏之學——魏晉至唐代的古典解釋
    第四節  宋代的儒學復興與「以意逆志」法的發展
    第五節  集成期的清代
    第六節  「以意逆志」法的現代意義
  第二章  推源溯流論
    第一節  「推源溯流」法釋名
    第二節  中國古代學術傳統的形成——論「推源溯流」法的思想基礎
    第三節  古代文學史上的摹擬之風——論「推源溯流」法的文學背景
    第四節  「推源溯流」法的成立
    第五節  「推源溯流」法的類型
    第六節  「推源溯流」法的解剖
    第七節  「推源溯流」法的評價
  第三章  意象批評論
    第一節  「意象批評」法釋名
    第二節  「意象批評」法的思想基礎
    第三節  「意象批評」法的發展及其特徵
    第四節  「意象批評」法的評價
外篇
  第一章  選本論
    第一節  選本的形成
    第二節  選本的發展
    第三節  選本的影響
  第二章  摘句論
    第一節  摘句的淵源
    第二節  「摘句褒貶」的形成
    第三節  元兢《古今詩人秀句序》的分析
    第四節  摘句的獨立與滲透
    第五節  摘句的評價
  第三章  詩格論
    第一節  「詩格」一詞的範圍、涵義及緣起
    第二節  從《文鏡秘府論》看初、盛唐的詩格
    第三節  皎然《詩式》及其對晚唐至宋初詩格的影響
    第四節  晚唐至宋初的詩格及其特色
    第五節  宋代以後的詩格概觀
  第四章  論詩詩論
    第一節  論詩詩的淵源及其成立
    第二節  禪學對宋代論詩詩的影響
    第三節  論詩詩的發展
  第五章  詩話論
    第一節  詩話產生背景之考察
    第二節  詩話體制的演變
    第三節  詩話的文化考察
    第四節  域外詩話總說
  第六章  評點論

    第一節  章句與評點
    第二節  論文與評點
    第三節  科舉與評點
    第四節  評唱與評點
後記
附錄一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
附錄二  「去耕種自己的園地」——關於回歸文學本位和批評傳統的思考
文獻索引
人名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