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 背景篇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基礎
1.2.1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全自動運行系統實踐
1.2.2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100s小間隔運營實踐前提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大運量高密度運營前提
2.1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大運量全自動運行系統應用
2.2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全自動運行線路運維模式探索
2.3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全自動運行帶來的運營效益
第二部分 技術篇
第3章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100s行車間隔運營方案
3.1 基本情況
3.1.1 線路
3.1.2 設施
3.1.3 客滿
3.1.4 運能分析
3.1.5 系統功能
3.2 行車組織
3.2.1 全日行車計劃
3.2.2 車輛運用計劃
3.2.3 列車交路計劃
3.2.4 運行指標
3.2.5 關鍵車站折返能力及分叉匯合能力
3.3 運營組織
3.3.1 管理模式
3.3.2 應急組織
3.3.3 客運組織
3.3.4 人員技能
第4章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設施設備子系統
4.1 信號系統
4.1.1 系統結構
4.1.2 主要功能
4.1.3 列車運行模式
4.1.4 技術優化
4.1.5 運行情況分析
4.2 車輛系統
4.2.1 結構需求
4.2.2 技術優化
4.2.3 運行情況分析
4.3 供電系統
4.3.1 變電所的設置方案
4.3.2 供電需求分析
4.3.3 供電設備選擇
4.4 站台門系統
4.4.1 系統概述
4.4.2 風壓特性研究
4.4.3 電氣特性研究
4.4.4 機械特性研究
4.4.5 控制特性研究
4.5 綜合監控系統
4.6 全自動運行核心系統可靠性
第三部分 實踐篇
第5章 總體實施方案
5.1 半小時常態100s運營方案
5.2 突發事件處置方案
5.2.1 應急組織及指揮
5.2.2 應急信息傳遞
5.2.3 列車車門故障現場處置方案
5.2.4 站台門故障現場處置方案
5.2.5 站台突發大客流現場處置方案
5.2.6 車站突發火情火警現場處置方案
5.2.7 車站失電現場處置方案
5.2.8 緊急駕駛台蓋開啟現場處置方案
5.3 運營指標評估
第6章 實踐情況
6.1 運營情況
6.1.1 站台等候人數
6.1.2 滿載率
6.1.3 運營風險分析
6.2 信號系統
6.2.1 分叉能力
6.2.2 大交路路徑修改前分叉能力分析
6.2.3 大交路路徑修改後分叉能力分析
6.2.4 修改路徑后的新問題
6.3 車輛系統
6.3.1 功能應用
6.3.2 系統優化
6.4 供電系統
6.5 站台門系統
6.5.1 機械調整
6.5.2 電氣控制調整
6.5.3 經驗總結
第四部分 探索篇
第7章 系統升級探索
7.1 信號系統
7.1.1 全自動運行2.0系統探索
7.1.2 「車車通信」列車控制系統探索
7.2 車輛專業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