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名流--逸聞趣事

  • 作者:編者:張立偉//王相偉|責編:竇忠如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20540995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3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專欄「文史觀瀾」多年刊發文章的合集,結集前經過再次編輯加工。文稿以民國至今的文化人之間的交往故事為主,間有涉及歷史細節的記述,內容大都是從歷史檔案、「三親」史料或研究性文章中來,將有趣味性的內容從浩如煙海中打撈出來,經過作者的再創作或重新寫作,把學術內容「翻譯」成通俗的語言,可作為讀書人的「枕邊書」,具有很強的再傳播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張立偉//王相偉|責編:竇忠如

目錄
百態
  李鴻章接受X射線檢查
  張恨水的紀實小說
  季羡林的飢餓記憶
  周瘦鵑辦《紫羅蘭》雜誌
  孫犁創作劇本
  湯用彤送板鴨
  汪曾祺逛舊書攤
  朱自清記分
  朱自清相親
  錢穆熱愛旅遊
  齊白石的「摳門」
  錢穆出「難題」
  「古怪教師」黃侃
  黃侃給胡適起外號
  黃永玉痴荷
  張伯駒譏諷袁世凱
  「忘我的」金岳霖
  老舍養貓
  孫中山「鍾情」陽春麵
  汪曾祺「淘寶」
  豐子愷吃蟹
  陳垣搞收藏
  魯迅和老舍暫停抽煙
  郁達夫在漢壽買鰣魚
  楊絳在英國做紅燒肉
  齊白石晚年幽默
  汪曾祺堪稱「多面手」
  易君左妙續「絕對」
  溥心?健忘「出了名」
  老舍學武術
  齊白石寫紙條
  沈雁冰與「鍾英小姐」
  湯一介「偷奔」延安
  郭沫若作品的「醫學」印記
  胡適曾經「愛上」麻將
  馮玉祥不「請」夫人吃飯
  孫洪伊的惡作劇
  熱情好客的施蟄存
  錢君訇買畫遭「釣魚」
  梅貽琦喝酒「酒風甚好」
  「怪儒」辜鴻銘
  譚鑫培台上應變
  劉文典的煙癮
性格
  趙朴初作「自度曲」
  于右任的渝州詩情
  湯一介為書多發愁
  吳宓的紅樓癖
  柳亞子的書齋名

  李苦禪改名
  杜重遠創辦《新生》
  吳湖帆觀名畫
  季羡林「賺小錢」
  梅蘭芳學習絕招
  梁漱溟難忘延安
  俞劍華的謙虛大度
  第一次登台的趙燕俠
  溥心?「出口成詩」
  侯寶林的幽默哲理
  老舍辭職當「寫家」
  熊十力的較真
  柳青寫詩
  梅蘭芳不講派頭
  魯迅批評趙景深的翻譯
  梁實秋風趣幽默
品行
  于右任一生清廉
  趙樹理「不談錢」
  吳冠中燒畫
  楊小樓「罷演」
  鄭振鐸不擺架子
  金庸的實事求是
  茅盾扶持新人
  程硯秋荷鋤務農
  顧頡剛與祖母
  蕭乾的大度
  冰心的吃苦耐勞
  童第周為國爭光
  竺可楨的最後時刻
  於是之的寬容記憶
  梅貽琦的秘密
  劉節代師挨斗
  錢鍾書「沒有書」
  徐悲鴻掛聯明志
  鄭振鐸的民族氣節
  夏衍托人「投稿」
  臧克家自費出集
  馬公愚強裝伏虎
  馮玉祥著書
  公私分明的陶行知
  李公朴離開國民黨
  齊白石的「見面禮」
  孝心感人的啟功
  茅以升默寫圓周率
  梁實秋30年譯書
  吳冠中焚燒畫作
  濮之珍讚賞丈夫
  徐悲鴻謙卑
  宗白華扶植新人

  錢穆父親巧解「驕」字
  溥心?不慕權勢
  唐韻笙成人之美
  李燭塵怒斥日寇
  梅貽琦勤政廉潔
  郭沫若的為人謙虛
  吳冠中毀次品
  梅蘭芳的謙恭
  既慷慨又摳門的齊白石
  「民國炮手」張奚若
  公正嚴明的竺可楨
  魯迅寬容文盲保姆
  孫中山愛好讀書
  劉半農捍衛民族尊嚴
  田漢用笑包容
  劉文典甘願挨打
  顧頡剛出唱本宣傳抗日
  趙樹理看「小二黑」
態度
  巴金給陌生讀者回信
  葉聖陶「寵」孩子
  晏陽初教勞工識字
  鄧拓的筆名「左海」
  鄧子恢不擺架子
  梁寒光改名
  貝時璋的「長壽經」
  丁玲與「戰鬥動員令」
  馮驥才的無書生活
  潘光旦「四體投地」
  老舍「入戲太深」丟工作
  啟功善於「吃活的」
  張恨水勸友
  巴金寫《寒夜》
  黃侃不著書
  吳宓搬椅子
  費新我的「新我左筆」
  蔡廷鍇賦詩以明志
  楊絳追求「慢」工夫
  王任叔編輯《魯迅全集》
  梅貽琦不「關照」
  潘光旦博學幽默
  鄭振鐸戒煙
  許地山「較真」
  謝無量拒人
  韓美林感謝指責
  魯迅目死悼念楊杏佛
  楊絳指導董衡巽的翻譯
  陳毅寫讀者來信
  郁達夫善待失意
  「不肯悔過」的聞一多

  錢君訇:徘徊五年,終得佳畫
意趣
  華羅庚巧作對聯
  高野侯畫梅
  潘天壽贈畫
  豐子愷養鵝
  陸文夫的美食情調
  賞識教育成就季羡林
  胡蝶的廣告效應
  傅抱石的醉后畫作
  梁漱溟「打錯比方」
  沈從文「吃」的故事
  張伯苓妙語
  侯寶林搞發明
  何炳棣「復讀」
  張限水票戲
  張恨水鍾愛花
  馬寅初「不投降」
  傅抱石名字的由來
  「山藥蛋」趙樹理
  豐子愷做「古董生意」
  趙元任的同音詩文
  馮玉祥題扇
  趙樹理善做群眾工作
  胡適的一枚「特殊戒指」
  啟功三招拒客
  陶行知改名字
  「超級戲迷」老舍
  劉紹棠的睿智妙答
  錢鍾書的率真童趣
  老舍與相聲
  楊沫與武術
  華君武的幽默書信
  王大覺以文入社
  熊慶來的藝術修養
  民國時期的冬蟲夏草
  胡適的幽默
  齊白石筆誤出精彩
  伍廷芳巧辯涉外案件
識見
  霍懋征巧釋「聰明」
  周汝昌說「痛苦開心」
  南懷瑾論「人」
  李叔同談論「咸與淡」
  陸澹安的人生智慧
  陳獨秀妙做廣告
  曹禺為創作「交朋友」
  張大幹當和尚
  豐子愷譯書
  竺可楨禮遇人才

  孫伏園發起「愛情討論」
  陳序經「三不主義」
  林語堂妙語演講
  章太炎精通醫學
  蔡元培的擇偶宣言
  陳垣驅逐漢奸
  易君左妙對「閑話」
  南社創辦鄉鎮小報
  沈從文曾是「北漂一族」
  崔嵬表演抗日劇
  啟功的看家本領
  魯迅為標點符號「維權」
  瞿秋白髮表《東洋人出兵》
  潘素作畫紀念曹雪芹
  鄭振鐸創辦《兒童世界》
  被悼念兩次的胡愈之
  民國時期的聖誕節
  話說當年「擺子鬼」
  「學者死於講壇」的由來
  鐵路帶來近代「旅遊時尚」
治學
  徐悲鴻的「重要一課」
  成仿吾愛生如子
  沈從文輔導寫作
  蔡元培栽培人才
  錢鍾書為《毛選》翻譯糾錯
  錢鍾書博學救急
  俞振飛找「訣竅」
  藏書大家黃裳
  傅斯年給老師「挑刺」
  馮友蘭「說出」巨著
  錢鍾書的學問之深
  魯迅遭母親「潑冷水」
  黃裳的蘇州書緣
  李俊自學成才
  馮友蘭的哲學化生活
  魏榮爵「給分六十」
  許麟廬拜師
  峻青寫書
  「大雜家」沈從文
  「紅樓迷」吳宓
  范泉的編輯藝術
  魏金枝姓名的由來
  華羅庚旁聽
  葉聖陶給兒子轉學
  周立波的「一字之師」
  黃侃拜師劉師培
  侯寶林善於學習
  陶行知接受孩子「挑刺」
  馬寅初「活到老學到老」

  臧克家高考「破格錄取」
  俞振飛執教暨大
  華羅庚四次破格
  沈從文教寫作
  胡適講故事
  阿英淘書捐書
  吳宓備課
  陶行知論學外語
  魯迅與科普
  《雷雨》的誕生
  章學誠治學的笨辦法
  夏丐尊的「別樣教育」
  陳寅恪備課認真
  黃侃教學「很特別」
  張伯苓的「11號車」
  錢鍾書讀辭典
  齊白石為婁師白改名
  陳寅恪的語言天賦
  胡適改革北大中文系
  言傳身教的錢仲聯
  茅盾推敲書名《子夜》
交游
  瞿秋白搬家
  蕭乾與林徽因的文字約定
  魯迅遊覽杭州
  魏明倫巧對李之華
  郁達夫「尋找魯迅」
  高天梅為柳亞子改名
  朱生豪極度內向
  趙元任口技「游全國」
  金庸與聶衛平的圍棋緣
  徐志摩提攜何家槐
  羅家倫贈書
  齊白石的「見面禮」
  老舍知恩圖報
  林徽因提攜新人
  沈從文力救胡也頻
  梁實秋「偷看」胡適日記
  黃苗子廣交朋友
  胡適與李大釗的友誼
  季羡林與老舍的交往
  葉聖陶與蘇雪林的爭執
  梁啟超薦賢
  胡適的交友之道
  楊滄白和鄒容的交往
  梅蘭芳與泰戈爾的友誼
  陳獨秀為劉海粟題字
  廢名與熊十力論佛
  鄭振鐸扶植王任叔
  燕京大學的校友情

  柯靈鼓勵沈寂
  戴望舒與蘭社
  湯用彤對吳宓婚姻「約法三章」
  顧頡剛幫錢偉長進物理系
  鄭振鐸助趙家璧編輯
  《中國新文學大系》
  陶行知介紹白求恩來中國
  陳獨秀對章士釗「不領情」
素描
  竺可楨古籍淘金
  巴金創作《團圓》
  沈從文的回家路
  何其芳傳授寫作經驗
  老舍的六字「秘籍」
  凌子風當木匠
  林語堂火燒結婚證
  趙丹不許女兒結婚
  徐悲鴻畫豬
  曹禺怕「丟醜」
  胡適高價讀書
  季羡林愛書
  《歌唱二小放牛郎》誕生記
  「民族的號手」任光
  沈黃叔侄同嗜書
  張愛玲享受「獨處」
  趙子岳的才藝
  攝影達人劉半農
  章士釗著《孫逸仙》
  「迷路」的柳青
  章太炎脫罪
  張樂平在贛州宣傳抗戰
  邵洵美與《論持久戰》
  辜鴻銘:一個怪物,但不討厭
  報業大王史量才
  「周大將軍」周培源
  范長江在酒泉過春節
  「新聞勇士」嚴怪愚
  張大幹與兩張飛機票
  孟福堂辦學
  何其芳創辦抗戰期刊《工作》
  何魯:不畏強權的數學大師
  聞一多:愛國的權利不容剝奪
  魯迅為李大釗文集作序
  趙元任:遍地都稱他「老鄉」
昔憶
  王余杞的義務戲雜感
  陳獨秀貧病之中的「饞」
  孫犁為魏巍編詩集
  季羡林兼職
  程小青探案

  胡適棄農學文
  梅蘭芳唱戲有「暗號」
  楊絳趣話「圍城」
  胡適的另類「嗜好」
  平襟亞「草船借箭」
  吳祖光與「二流堂」
  田漢為南泥灣賦詩
  田漢排演「魚龍會」
  齊白石的「多此一筆」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
  徐悲鴻的「悲鴻生命」
  梁思成為父造墓
  吳祖光作《鳳凰城》
  女兵作家謝冰瑩
  田間與「街頭詩運動」
  初版《辭海》的題詞
  民國時流行燙髮
  于右任閱兵
  趙樹理辦報抗日
  啟功被「入伍」
  謝六逸編輯「三字訣」
  黃炎培1949年北上
  奧運軼聞
  唐群英三次「大鬧」
  謝六逸的《開場白》
  陳垣給《人民日報》挑錯
  華君武的大獨唱
  肖華含淚創作《紅軍不怕遠征難》
  《兄妹開荒》的創作演出
  鄭君里拍攝《民族萬歲》
  羅家倫發表《唐山紀游》
  劉雪庵與《流亡三部曲》
  寧可不出書,也不改「紅軍」
  孫犁的大度
  張仃欲送畢加索門神
  顧頡剛的否定
  梅蘭芳改布景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