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全媒體時代的文學氣質/智能傳播媒介文化素養書系

  • 作者:江逐浪|責編:杜春傑|總主編:喻國明//李再軍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97056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0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文學對人的影響不僅以詩詞歌賦、成語典故等形式直接體現在當代人的「文筆」上,而且文學在長久發展中積累的創作意識能夠直接轉化為當代人在各種媒介創作中的創作能力,這是本書第一、第二部分著力分析的內容。本書的第三、第四部分就在分析文學經驗有限的人該用怎樣的視角看待文學,從而拓展自己的視野,讓文學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理解自我,也理解媒介與傳播的意義。
    全書共29節,每節以文學作品為例,探討如何在當代創作中借鑒傳統文學經驗,如何在視聽形象塑造中靈活運用文學技巧,以及如何在文學作品中領悟人的社會責任與媒介責任。

作者介紹
江逐浪|責編:杜春傑|總主編:喻國明//李再軍
    江逐浪,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主要從事影視藝術和文藝美學、文化學研究。在中國傳媒大學開設本科生通識課《希臘神話與西方藝術》、研究生通識課《歐洲藝術史》和其他專業課程,多次參與大型文藝類電視欄目編導策劃,曾在中央電視台等多個電視台擔任評委或嘉賓和開設電視講座,著有藝術普及類暢銷書《眾神的樣子:希臘神話與西方藝術》。

目錄
緒言  全媒體時代下的文學素養
  《我彌留之際》——不能用影視改編代替文學
第一部分  傳統文學與當代媒介寫作
  第一章  唐詩與宋詞——學用回車鍵
  第二章  歐陽修軼事——新媒體的寫作特徵
  第三章  《煮酒論英雄》——如何在平淡中表現人物
  第四章  「兩岸猿聲啼不住」——字裡行間的情感傾向
  第五章  《遊園驚夢》——如何正確使用文學積淀
  第六章  《莊子》——故事比道理更貼切
第二部分  文學技巧與視聽形象
  第七章  比喻——文學與科學的橋樑
  第八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對比的魅力
  第九章  「枯藤老樹昏鴉」——空鏡頭的魅力
  第十章  「唯見長江天際流」——景語即情語
  第十一章  「微雨燕雙飛」——停頓的魅力
  第十二章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空白的魅力
  第十三章  《包法利夫人》——當事人的話
  第十四章  《羅生門》——重新審視當事人
  第十五章  秦可卿的名字——誰的話最可信
  第十六章  《竇娥冤》冤不冤?——理解受眾
  第十七章  《雙城記》——絕處逢生的「讓誰說」
  第十八章  「抄檢大觀園」——轉移重心
第三部分  跟著文學提升人文素質
  第十九章  《女管家的心事》——同理心
  第二十章  《仿生人能夢到電子羊嗎?》——親和力從何處來
  第二十一章  「我是人間惆悵客」——共鳴與間接經驗
  第二十二章  人情練達即文章——思考的魅力
  第二十三章  《桃花源記》——用文學作品練習質疑
  第二十四章  四種滑鐵盧——主觀與客觀
  第二十五章  《祝福》——同情與「貧窮色情」
  第二十六章  《浮生夢》——警惕思維定式
  第二十七章  《群山回唱》——引人思考比令人滿足更重要
第四部分  媒體責任與文學邊界
  第二十八章  《荷馬史詩》——辨析文學與事實
  第二十九章  「晴雯之死」——辨析生活與故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