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按照導熱、對流和輻射三種換熱方式進行內容的編排。各部分內容基本是相互獨立的,但以「能量守恆」貫穿其中,使讀者通過對不同內容的學習深入掌握能量守恆的分析方法。全書分為11章,第1章緒論簡要介紹傳熱學與其所屬學科的關係、傳熱學與現代工業間的廣泛聯繫以及三種基本傳熱方式的特點和簡單計算;第2?4章詳細介紹了穩態導熱和非穩態導熱的解析解和數值解的基本方法;第5、6章介紹了對流換熱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計算方法;第7章介紹了凝結和沸騰換熱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計算方法;第8、9章介紹了熱輻射的基本原理和輻射換熱的計算方法;第10章介紹了傳熱過程和換熱器設計的計算方法;第11章介紹了泡沫金屬強化傳熱的相關內容。書中例題和習題的選擇注重知識性、趣味性以及工程實用性的結合,同時部分內容也涉及傳熱學的研究前沿。
本書針對56?64學時的教學需要而編寫,根據需要選擇有關章節內容也可滿足32?48學時的教學需要。本書適用於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教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傳熱學概述
1.2 傳熱的三種基本方式
1.2.1 熱傳導
1.2.2 熱對流
1.2.3 熱輻射
1.3 傳熱過程
習題
第2章 穩態導熱
2.1 導熱的基本概念
2.1.1 溫度場與溫度梯度
2.1.2 熱流密度矢量和傅里葉定律
2.1.3 導熱機理和導熱係數
2.2 導熱微分方程的建立
2.2.1 導熱微分方程
2.2.2 導熱過程的單值性條件
2.2.3 導熱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方法
2.2.4 柱坐標和球坐標下的導熱微分方程
2.3 一維平壁穩態導熱的解析解
2.3.1 第一類邊界條件
2.3.2 第三類邊界條件
2.3.3 接觸熱阻和複合平壁的導熱
2.4 一維圓柱和圓球的穩態導熱
2.4.1 第一類邊界條件下圓筒壁的導熱
2.4.2 第三類邊界條件下通過圓筒壁的導熱
2.4.3 通過球壁的穩態導熱
2.5 肋片的導熱
2.5.1 等截面直肋的導熱微分方程
2.5.2 肋效率
2.5.3 變截面肋片的導熱
2.5.4 肋片能否增加傳熱量的條件
2.6 二維穩態導熱問題
2.6.1 二維穩態導熱的解析解——分離變數法
2.6.2 形狀因子法
習題
第3章 非穩態導熱
3.1 一維非穩態導熱的解析解
3.1.1 一維非穩態導熱的分離變數法
3.1.2 非穩態導熱的正規熱狀況和溫度分佈的諾謨圖
3.1.3 特殊多維非穩態導熱的簡易求解方法
3.2 非穩態導熱的集總參數法
3.2.1 表面傳熱係數對非穩態導熱物體內部溫度分佈的影響特點
3.2.2 集總參數法
習題
第4章 導熱問題的數值解
4.1 穩態導熱問題的數值解
4.1.1 求解域的離散化
4.1.2 節點溫度差分方程的建立
4.2 代數方程組的求解
4.2.1 迭代法
4.2.2 超鬆弛和欠鬆弛
4.3 非穩態導熱問題的數值解法
4.3.1 求解域的離散
4.3.2 節點溫度差分方程的建立
習題
第5章 對流換熱的基本原理
5.1 概述
5.1.1 對流換熱的基本特點
5.1.2 對流換熱的研究方法
5.1.3 對流換熱微分方程式
5.2 對流換熱的微分方程組
5.2.1 微分方程組
5.2.2 單值性條件
5.3 邊界層內的對流換熱
5.3.1 邊界層的概念
5.3.2 邊界層內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的簡化
5.3.3 外掠平板層流換熱的解析解
5.4 相似原理及應用
5.4.1 相似的基本概念
5.4.2 相似原理
5.4.3 相似原理指導下的試驗研究方法
習題
第6章 單相對流換熱的工程計算
6.1 管內強迫對流換熱的特點和計算
6.1.1 管內強迫對流換熱的特點
6.1.2 管內強迫對流換熱計算
6.2 管外強迫對流換熱的特點和計算
6.2.1 流體橫掠單管對流換熱
6.2.2 橫掠管束對流換熱
6.3 自然對流換熱的特點和計算
6.3.1 大空間自然對流換熱
6.3.2 有限空間自然對流換熱
6.4 對流換熱的強化
6.4.1 從流動的起因著手——有源技術
6.4.2 從流動的狀態著手——無源技術
6.4.3 從改變流體的物性著手
6.4.4 改變換熱表面的幾何形狀
習題
第7章 凝結和沸騰換熱
7.1 凝結換熱
7.1.1 膜狀凝結換熱
7.1.2 膜狀凝結的影響因素
7.2 沸騰換熱
7.2.1 大容器沸騰換熱
7.2.2 管內沸騰簡介
7.2.3 沸騰傳熱的影響因素
7.3 相變傳熱的強化
7.3.1 凝結傳熱的強化
7.3.2 沸騰傳熱的強化
7.4 熱管技術
7.4.1 熱管的工作原理
7.4.2 熱管殼體材料與工質之間的相容性及壽命
7.4.3 熱管的應用
習題
第8章 輻射換熱的基本定律
8.1 熱輻射的基本概念
8.1.1 吸收、反射與透射
8.1.2 灰體與黑體
8.1.3 輻射強度
8.1.4 輻射力
8.2 黑體輻射的基本定律
8.2.1 普朗克定律
8.2.2 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
8.2.3 朗伯定律
8.3 實際物體的發射特性與基爾霍夫定律
8.3.1 實際物體的發射特性
8.3.2 基爾霍夫定律
習題
第9章 輻射換熱的計算
9.1 輻射換熱的角係數
9.1.1 角係數的定義
9.1.2 角係數的性質
9.1.3 角係數的計算方法
9.2 黑體表面間的輻射換熱計算
9.3 灰體表面間的輻射換熱計算
9.3.1 有效輻射
9.3.2 兩個漫灰表面構成的封閉空腔中的輻射換熱
9.3.3 多個漫灰表面構成的封閉空腔中的輻射換熱
9.3.4 重輻射面
9.4 輻射換熱的強化與削弱
9.4.1 改變表面輻射熱阻——表面塗層
9.4.2 改變空間輻射熱阻——遮熱板
9.5 氣體輻射
9.5.1 氣體輻射的選擇性吸收和發射
9.5.2 氣體與封閉表面的輻射換熱
9.6 太陽輻射簡介
9.6.1 太陽輻射的基本概念
9.6.2 我國太陽能的分佈
9.6.3 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習題
第10章 傳熱過程和換熱器
10.1 傳熱過程的分析和計算
10.1.1 基本傳熱過程
10.1.2 有複合換熱時的傳熱
10.1.3 傳熱的增強和削弱
10.2 換熱器的基本形式
10.2.1 換熱器的分類
10.2.2 間壁式換熱器的分類
10.2.3 對數平均溫差
10.3 換熱器的傳熱計算
10.3.1 平均溫差法(LMTD法)
10.3.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