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研究

  • 作者:傅安洲//阮一帆//孫文沛//李戰勝|責編:呂霞雲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18610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4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這一主題,以「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流派是戰後德國政治教育學者和學術界對德國政治文化和政治教育發展現狀和未來走勢,以學術的方式作出的持續、主動的回應」為立論假設,以政治文化變遷和政治教育體系構建為歷史背景和實證依據,按照「歷史境遇研究-學術史研究-著名學者專題研究-綜合批判研究-借鑒研究」的框架對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進行了系統研究。

作者介紹
傅安洲//阮一帆//孫文沛//李戰勝|責編:呂霞雲
    傅安洲,1961年生,中共黨員,曾任中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委員會常委、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育部首屆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指委委員,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7月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並留校工作,長期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研究。1997-1998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學習訪問,后多次赴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奧地利等國訪問交流。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德國政治教育、美國公民教育、歐洲公民教育及其比較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相關課題研究,在《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高等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報刊發表論文100余篇,編著出版《德國政治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等多部專著、教材。先後獲得「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個省部級獎勵。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戰後德國政治教育的歷史境遇
  第一節  戰後德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狀況
  第二節  政治教育的歷史遺產
第三章  戰後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初步形成(1945?1968年)
  第一節  前奏:「再教育」運動
  第二節  開端: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建立
  第三節  交鋒:圍繞戰後初期政治教育的思想爭論
  第四節  思想爭論的影響——戰後德國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第一次轉換
第四章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變革(1968?198年)
  第一節  政治教育「再定位」
  第二節  赫爾曼·基澤克的政治教育批判理論
  第三節  阿多爾諾「奧斯威辛之後的教育」思想
  第四節  羅爾夫·施密德爾的政治教育解放理論
  第五節  伯納德·蘇特的理性政治教育理論
  第六節  「博特斯巴赫共識」與德國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第二次轉換
第五章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多元發展與主導價值的統一(1980年以來)
  第一節  政治與道德認同危機及對「博特斯巴赫共識」的修正
  第二節  后工業時代的新課題與政治教育新思潮
  第三節  「兩德統一」與政治寬容教育理論
  第四節  基於《基本法》的政治認同教育思想與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第三次轉換
第六章  對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綜合分析與批判借鑒
  第一節  政治教育與德國政治文化的變遷
  第二節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轉換:政治教育理論形成演進動力
  第三節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主要特徵
  第四節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啟示與借鑒:構建中國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