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詞體的唐宋之辨研究

  • 作者:符繼成|責編:郭曉鴻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18743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36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探討了自盛唐至清末民初的時段內,在詞這種文體的創作與理論中存在的與古典詩歌領域類似的唐宋之辨問題。本書認為,詞與詩一樣,在唐宋文化轉型的影響下,形成了「唐音」與「宋調」兩種不同的審美範式。詞中的「唐音範式」奠基於晚唐西蜀的花間詞人,在南唐及北宋進一步演變至成熟;詞中的「宋調範式」由柳永發端,在北宋後期分化為革新性質的「東坡範式」與改良性質的「清真範式」,這兩種「宋調範式」在南宋的辛棄疾與姜夔手中臻於完備,並各自成派。後來詞史的理論與創作,基本上處於唐宋時期所確立的這幾種審美範式的籠罩下,或「宗唐」,或「宗宋」,或兼容唐宋。本書運用大量相關材料,翔實、有力地論證和闡述了千余年中詞體唐宋之辨的生成、演變與發展過程,構建了一部頗具特色的專題詞史。

作者介紹
符繼成|責編:郭曉鴻
    符繼成,湖南瀘溪人。文學博士,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詞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詞學及文化研究。目前已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出版專著一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項目多項,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次。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從盛唐到北宋:詞之「唐音」「宋調」審美範式的確立
  第一節  以唐詩為詞:詞之「唐音」範式的形成與演變
  第二節  從柳永到蘇、周:詞之「宋調」的生成及擴散
第二章  北宋後期到南宋:詞體唐宋之辨的初步展開
  第一節  北宋後期詞壇:詞論中的「唐音」崇拜與「宋調」主張
  第二節  南宋前期詞壇:「唐音」與「宋調」在接受中的三種趨向
  第三節  南宋後期詞壇:「唐音」「宋調」的融合與並存
第三章  金元明詞壇:「宗宋」與「宗唐」派別意識的形成
  第一節  金元詞壇:兩種「宋調」,各成一宗
  第二節  明代詞壇:從多元並存到唐音獨盛
第四章  清代前期詞壇:「宗唐」餘波與「宗宋」復興
  第一節  「廢宋詞而宗唐」——雲間派擬古主義詞論的清初反響
  第二節  「為《蘭畹》《金荃》樹幟」——納蘭性德與顧貞觀對「唐音」的推崇
  第三節  「存詞即所以存經存史」——陽羡詞派的「宗宋」傾向
  第四節  「小令宜師北宋,慢詞宜師南宋」——浙西詞派的「宗宋」主張
第五章  清代中期詞壇:常州詞派的唐宋觀興起
  第一節  「溫庭筠最高」——張惠言對「唐音」的重新闡釋與尊奉
  第二節  「還清真之渾化」——周濟融合唐宋的詞學理想
第六章  清代後期詞壇:「宗唐」「宗宋」的融合與總結
  第一節  「直溯風騷,出入唐宋」——常州詞派後勁對「唐音」「宋調」的接受
  第二節  蘇軾復李白之古,晚唐五代乃變調——劉熙載的唐宋「正變論」
第三節妍秀、醇雅、豪宕缺一不可——謝章鋌唐宋兼取的詞體美學觀
  第四節  「境界說」與「重北宋輕南宋」論——王國維的尊唐傾向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