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司馬光傳

  • 作者:李昌憲|責編:胡文駿
  • 出版社:人民文學
  • ISBN:9787020171217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3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更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他學識淵博,不僅在史學領域,在經學、諸子學、文字學、音韻學等研究領域都卓有建樹,自成一家。而他溫良謙恭、剛正不阿的品格,他表裡如一、始終如一的「誠一之德」,也感動了天下之人。本書細述司馬光一生的事跡和他身處的時代,探析他的政治作為對宋王朝的深遠影響;以《資治通鑒》為中心,揭示他偉大的史學成就;並深入闡述司馬光中和、和合的哲學思想,和平、統一的政治思想以及「華夷如一,華夷兩安」的民族思想。

作者介紹
李昌憲|責編:胡文駿

目錄
引子
  一  締結澶淵盟約,贏得發展機遇
  二  興宮室禱祠之役,虛國帑生民之財
第一章  清白相承人家,志度淵遠父子
  一  「吾本寒家」
  二  蒞官端愨自守,為政興利除弊
  三  寶元、慶曆間的名臣
  四  文雅夙成的少年
  五  釋褐與初仕
第二章  盛世之下的內憂外患
  一  仁宗天聖、寶元間的改革
  二  寶元、慶曆間的宋夏戰爭
  三  慶曆新政
第三章  回翔內外,涵養器業
  一  遊宦蘇杭,代父建言
  二  守喪與復出
  三  息肩簿領,優遊館序
  四  返鄉省親,勖勉諸侄
  五  執禮論樂,搏擊奸佞
  六  師友英豪,聲譽漸起
  七  初從恩相,通判鄆州
  八  再托後車,出為並倅
  九  屈野之役,進築受挫
  十  陳力就列,三辭清要
  十一  努力人事,兩諫災祥
  十二  傷舊交物故,諷新知偏失
第四章  諫院五載
  一  首陳「三德」,極論治本
  二  進「五規」之狀,揭改革之綱
  三  度材而授任,量能而施職
  四  精將士之選,嚴階級之法
  五  不避強,不凌弱;內有備,外修好
  六  析國窮民貧之因,陳財政改革之法
  七  嚴於執法,刑期無刑
  八  取士之法,德行為先
  九  進賢退不肖,治亂之大本
  十  出任諫院之長,促成皇權交接
  十一  調停兩宮,於國有功
  十二  尊無二上,至孝在誠
  十三  辭諫院之職,獲「四友」之譽
第五章  仁宗後期的改革
  一  解鹽通商
  二  改里正衙前為鄉戶衙前
  三  河北現錢入糴和茶葉通商
  四  仁宗後期的方田均稅
  五  裁冗兵、減恩蔭
第六章  反對熙豐變法
  一  初任內翰
  二  在撼韓風波中
  三  在役法的討論中

  四  反對招納橫山之眾
  五  在阿雲案上的分歧
  六  修二股河的異同
  七  理財之爭
  八  青苗之爭
  九  邇英之爭
  十  對「三不足」發難
  十一  堅辭樞副
  十二  三致意王安石
  十三  憤然離京
  十四  在永興軍
第七章  新法全面展開
  一  重複取賦的役法改革
  二  誤國殃民的青苗法
  三  無益於國,有害於民的市易法
  四  神宗時期的開疆拓土
第八章  西洛十五載(一):優遊議論
  一  初到洛中
  二  山林閭閻之樂與洛社士夫雅興
  三  與學者名士的交誼
  四  朴儒之道與誠一之德
第九章  西洛十五載(二):《資治通鑒》的編纂
  一  《資治通鑒》的醞釀
  二  《資治通鑒》的籌備
  三  《資治通鑒》的成書
  四  君子樂其道
  五  《資治通鑒》的派生書
  六  司馬光的史學成就
  七  《資治通鑒》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十章  西洛十五載(三):旨在國家和平、社會穩定的思想
  第一節  治國思想
    一  以禮治國,寬猛相濟
    二  立身主于為民,為政在順民心
    三  維護和平,華夷兩安
    四  與民共利,從諫如流
    五  任人唯賢,人存政舉
    六  信賞必罰,親疏如一
    七  交鄰以信,華夷如一
    八  開源節流,富國安民
  第二節  倫理道德思想
    一  以禮治家,瑕瑜互見
    二  崇儉戒奢,勞謙終吉
  第三節  社會歷史觀
    一  群居御患,制禮明分
    二  本仁祖義,王霸無異
    三  民生有欲,義以制利
    四  國之治亂,盡在人君
  第四節  哲學思想
    一  窮造化之原,立虛氣之說
    二  論中和之道,述和合之旨

    三  敬天愛民,慎修人事
    四  其微不出吾書,其誕吾不之信
    五  善惡相混之性,格致正誠之道
    六  循理求知,行貴于知
    七  平實之朴儒,道學之偏師
第十一章  西洛十五載(四):司馬相公
第十二章  元祐更化
  一  首開言路
  二  母改子政,何憚不為
  三  驅逐「三奸」
  四  漸廢保甲
  五  去重複取賦之弊,用差雇並行之法
  六  罷青苗,復常平
  七  力主和戎,以安中國
  八  弛張政典
  九  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尾聲
餘論
附錄
司馬光簡譜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