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願景與門道(40位科普人的心語)

  • 作者:編者:王大鵬|責編:谷建亞//沙玲玲//張潤
  • 出版社:江蘇科技
  • ISBN:9787571335205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5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科學已經融入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公眾理解和運用好科學,就需要科普發揮作用,就需要好的科普。做好科普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做好科普有可參考的方式方法嗎?答案是肯定的。科普需要有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指導與支撐,比如了解你的受眾,善用講故事的模式等等。本書是由40位一線科普工作者埋頭實踐、苦練硬功總結出來的科普方式方法的集萃,是一套能夠指導我們做好科普的精心凝練的「秘籍」。正所謂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本書中所提供的一些方法不一定能夠讓你做出「爆紅」的科普內容產品,但絕對能夠「啟發」你做好科普。

作者介紹
編者:王大鵬|責編:谷建亞//沙玲玲//張潤
    王大鵬,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第九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得主,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家與媒體關係、科學傳播、國外科學傳播理論與實踐、新媒體科學傳播、科幻等;承擔各類科研項目數十項;在《中國科學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百余篇;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翻譯出版科普研究理論專著多部。

目錄
上篇 科普理念
  科普四抓手(張雙南)
  關於科普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之斷想(張聚恩)
  論科普的「四真」「八有」「三心」「二意」(朱定真)
  科普方法論之我見(袁嵐峰)
  做科普要回答「終極四問」(陳征)
  我是如何做科普的(李永樂)
  科普需要與時俱進(張弛)
  從「漫灌式」科普到精準科普(孫亞飛)
  科普要「見人下菜碟」——對於不同受眾的科普方法(江泓)
  從三個故事說起(張志博)
  讓科學傳播落到實處——科普「入心走心」的五個要點(唐義誠)
中篇 創作與表達
  科普寫作通論(汪詰)
  會傾聽的講述者才是好的科普人(葉盛)
  科普中的比喻與類比(游識猷)
  科普寫作方法探索(三蝶紀)
  科普圖書創作是一場自我提升(湯波)
  努力煲一鍋科學與人文的濃湯——《生命的時鐘》寫作過程中對科普方法的思考與初探(郭金虎)
  做好科普宣講的三點認識(郭耕)
  了解你的聽眾,避免「翻車」(劉勇)
  科普表演如何繪聲繪色?(林曦)
  講解員怎麼做科普?(高源)
  如何開展「探究式」的講解(王子楠)
  科普表達中如何有效管理聽眾的注意力(楊帆)
下篇 分科之「法」
  醫學類科普內容創作的價值導向和原則遵循(譚先傑)
  如何做好醫學科普(趙曉剛)
  以史為鑒,向科學要答案——七個「一」回答「十萬個為什麼」(劉歡)
  醫學科普初探(孫軼飛)
  社交媒體時代,如何做好食品健康科普(雲無心)
  對營養健康科學傳播的理解和體會(范志紅)
  用「酒神精神」做天文科普——對天文科普講座的思考(高爽)
  給科普一個答案(黎耕)
  用科普帶你走進深邃的夜空(葉梓頤)
  電腦科學普及的思考(王元卓)
  科普的不確定性原理(周哲)
  科普視頻創作思考(戴樹璽)
  科普自媒體工作中的一二三(史軍)
  在行動中科普(花蝕)
  淺說科研機構如何做科普(成蒙)
  一個小型科普團隊的多類型科普內容生產實踐(姚永嘉)
  網安新型科普的三大法寶——以「大東話安全」科普體係為例(翟立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