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

  • 作者:王輕鴻|責編:周文婷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53640
  • 出版日期:2022/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94
人民幣:RMB 12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9ZDA265)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7AZWO01)的研究成果,共分五篇:第一篇,從反思的角度,強化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的問題意識。第二篇,從發生的角度,探討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發生語境。第三篇,從歷時的角度,梳理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發展歷程。第四篇,從共時的角度,剖析中國非虛構詩學的學理邏輯。第五篇,從發展的角度,重構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當代形態。本書聚焦研究基礎性和前沿性問題,力圖推進中國非虛構詩學話語體系的建構。

作者介紹
王輕鴻|責編:周文婷
    王輕鴻,1967年出生,湖北荊門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中國語言文學重點學科負責人,曾任人文學院院長,現任人文社科處處長。從事文學理論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17AZW001)(優秀等級結項),現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非虛構詩學的歷史生成與當代傳承研究」(19ZDA265)首席專家,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3部。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研究視域
  第一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回顧
    第一節  國內研究
    第二節  海外研究
  第二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反思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突破路徑
第二篇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發生語境
  第三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孕育的文化基因
    第一節  「禮」與中國非虛構論
    第二節  「儀式」與西方虛構論
  第四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誕生的文化場域
    第一節  文化活動
    第二節  文化主體
    第三節  文化傳播
  第五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呈現的基本雛形
    第一節  「詩可以興」
    第二節  「以象言事」
第三篇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歷史發展
  第六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歷時性考察路徑
    第一節  「史」「論」結合
    第二節  「辨體」:問題與方法
    第三節  歷代非虛構文體概觀
  第七章  非虛構與漢魏文體「自覺」論
    第一節  漢代賦體論
    第二節  魏晉文體論
  第八章  非虛構與唐宋抒情詩文體論
    第一節  情真:抒情文體的社會意義
    第二節  天真:抒情文體的自然意識
    第三節  童真:抒情文體的原始思維
  第九章  非虛構與明代小品文文體論
    第一節  回顧與反思
    第二節  真實性
    第三節  真摯性
    第四節  真理性
第四篇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學理邏輯
  第十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美學闡發
    第一節  局限分析
    第二節  美學轉型
  第十一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人學解析
    第一節  「氣」「神」「道」
    第二節  「吟誦」論的生命意識
  第十二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語言學詮釋
    第一節  外在形態
    第二節  內在意義
    第三節  心理機制
  第十三章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故事學言說
    第一節  歷史反思
    第二節  現代變革

    第三節  當代回歸
第五篇  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當代形態
  第十四章  信息時代虛構論的式微
    第一節  虛構話語的「終結」
    第二節  虛構邊界的消弭
  第十五章  非虛構與信息時代的文化變遷
    第一節  時代語境
    第二節  闡述起點
    第三節  理論視域
  第十六章  非虛構與信息時代的文學媒介
    第一節  新媒介語言特徵
    第二節  新媒介的文學性
  第十七章  非虛構與信息時代的批評範式
    第一節  形式層面
    第二節  思想層面
    第三節  哲學層面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