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明與文化的世界多元性研究(精)/新時代北外文庫

  • 作者:王炎|責編:任民|總主編:王定華//楊丹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54609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4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部論文集從對文明與文化的多義內涵、中外學科與學術之道、歷史影像中的文化記憶、媒體與人文的新視域四個方面,討論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思想的主體性與文化共同體之間如何相互塑造。西方知識雖已經深深嵌入中國的文化傳統之中,我們的知識結構已現代化,成為世界知識版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中國千百年凝練的學術傳統並未被連根拔起,而是與西方知識相互滲透、彼此融合,形成當代中國學術。任何不加反思的照搬都不能紮根,同時,不借他山之石的封閉學問也無法存活。西方文明給我們提供了反思與借鑒的鏡子,在異質性的文化里,我們才能找到新的可能性與思想活力。而只有建立明確而自覺的研究主體,問題才不是虛假的,研究方法才是「及物的」。未來思想的創新,只能紮根于本土經驗。

作者介紹
王炎|責編:任民|總主編:王定華//楊丹
    王炎,生於1963年,2005年獲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美國高倫比亞大學兼職教授。多年海外經歷,往來於中美學界從事教學與研究。著有《小說的時間性與現代性——歐洲成長教育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奧斯威辛之後——猶太大屠殺記憶的影像生產》《美國往事——好萊塢鏡像與歷史記憶》《穿越時間的縱深——從耶路撒冷到紐約》。發表文章百殺篇。

目錄
自序
第一編  文明與文化的多義內涵
  薩義德與他的《東方學》
  「拯救達爾富爾」的歷史意蘊
  東歐文化的探究與困惑
  福柯思想的三個重要來源
  時間性的終結與后現代文化癥候
第二編  中外學科與學術之道
  反思外國文學的學科定位
  學術史中的亞洲研究
  學術思想與正道
  從「燕京學堂」思考中國學術的國際化
  黑格爾歷史哲學的知識譜系
  小說形式中的時間結構
  解釋學與方法論
第三編  歷史影像中的文化記憶
  電影中的歷史與見證
  歷史記憶的真實再現
  猶太民族的話語演變與影像觀念
  悲情冠軍賽的思考
  日本印象
第四編  媒體與人文的新視域
  網路技術重構人文知識
  數碼電影技術美學的演進
  電視屏幕上的都市
  福柯與中國學界的「文論熱」
  「后」理論時代的國際學界
  從存在論追問時空觀念
附錄  歷年學術成果一覽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