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代四書經筵講義研究/岳麓書院國學文庫

  • 作者:王琦|責編:高曉岩|總主編:朱漢民
  • 出版社:新星
  • ISBN:9787513351393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3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宋代《四書》經筵講義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經筵進講情況的全面梳理,探尋士大夫如何以經筵為平台,通過經典的創造性詮釋,用儒家的思想觀念與價值理想影響帝王及政治,以道統規範治統,成就君德聖治,重建社會秩序,寄寓道濟天下的王道理想,並在學術、思想、政治之間的互動中,促進以《四書》為核心的理學新經典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展現《四書》經筵講義與帝學、理學之間的內在聯繫與演變軌跡,探討儒學官學化、社會化的途徑,為當代儒學復興與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提供借鑒。

作者介紹
王琦|責編:高曉岩|總主編:朱漢民
    王琦,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南汨羅屈子書院執行院長,湖南師範大學文學學士(1998)、文學碩士(2001),湖南大學中國哲學博士(2017),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訪問學者(2021—2022),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國書院學會理事、中華朱子學會理事等。主要從事儒家哲學、藝術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宋代「四書「經筵講義研究》項目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宋學源流》子課題負責人,國家重大學術文化工程項目《(新編)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史》核心作者,出版有《朱熹帝學思想研究》《論語探微》等專著。在《北京大學學報》《中國哲學史》《哲學動態》《光明日報》等期刊與報紙發表論文50多篇。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研究內容
    三、創新及特色
    四、尚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第一部分  宋代經筵制度與經筵講義
  第一章  經筵講義研究回顧
    一、經筵講義概念的界定與特點的闡述
    二、經筵講義的文獻整理及其與理學、帝王學等關係研究
    三、經筵講義的文本詮釋與其它相關研究
    四、研究展望
  第二章  宋代士大夫的崛起與經筵制度的定型
    一、士大夫階層的崛起
    二、經筵制度的定型
    三、結語
  第三章  宋代經筵講義的興起
    一、經筵講義的萌芽與產生
    二、經筵講義的發展與流傳
    三、經筵講義的特點
第二部分  經筵講義與儒家新帝學
  第四章  宋代儒家新帝學的興起
    一、學、道、治之間:帝王與士大夫的共同價值選擇
    二、帝王之學概念的界定
    三、帝王之學新經典體系的形成
    四、《大學》:帝王之學的思想架構
    五、宋代儒家新帝學興起的原因
  第五章  朱熹帝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朱熹帝學思想的萌芽
    二、朱熹帝學思想的發展
    三、朱熹帝學思想的成型
    四、結語
  第六章  朱熹以道學建構帝學
    一、帝學體系:儒家正學
    二、帝學思想架構:《大學》
    三、帝學建構思路:學、道、治融合
    四、道學化帝學的奠定與發展
  第七章  朱熹理學化的帝學思想
    一、天理與明德之性的貫通:帝王學為聖王的理論依據
    二、自新而新民:帝王「明明德」的工夫進路
    三、聖德至善:帝王為學的目標
    四、結語
  第八章  朱熹《經筵講義》中的帝學主體意識
    一、道德自覺性與主體性:聖王理想實現的關鍵
    二、認知來源與過程:天命在我、知之在我
    三、道德踐履與成就:其機在我、至善在我
    四、詮釋宗旨:為學修身的「第一義」與「第二義」
    五、結語
第三部分  《大學》《中庸》經筵講義

  第九章  朱熹對《大學》的創造性詮釋
    一、宋代《大學》詮釋的轉向
    二、朱熹《經筵講義》的詮釋理路
    三、結語
  第十章  真德秀《大學》經筵講義對朱熹思想的發展
    一、詮釋章節:從詳盡到簡明
    二、詮釋重心:從理論闡發到實處用力
    三、詮釋方式:從議論說理到經史結合
    四、詮釋傾向:從切己體察到經世致用
    五、結語
  第十一章  宋代《中庸》經筵進講與帝王修己治人
    一、《中庸》在經筵的傳播
    二、《中庸》詮釋主旨與帝王修己治人
    三、《中庸》詮釋的特點
    四、結語
第四部分  《論語》《孟子》經筵進義
  第十二章  宋代《論語》經筵講義研究
    一、《論語》在經筵的進講
    二、致君堯舜:《論語》經筵講義詮釋的理想追求
    三、《論語》經筵講義的詮釋特點
    四、結語
  第十三章  經筵進講與孟子升格運動
    一、北宋帝王對《孟子》的重視及其經筵進講
    二、南宋《孟子》經筵進講及孟子升格運動的完成
    三、經筵進講與孟子升格運動的關係
    四、結語
  第十四章  程俱《論語》《孟子》經筵講義研究
    一、經筵講義詮釋要旨
    二、經筵講義詮釋特點
    三、結語
  第十五章  陳傅良《經筵孟子講義》芻議
    一、《經筵孟子講義》的思想內涵
    二、《經筵孟子講義》的詮釋特點
    三、言事功而不廢性理:陳傅良的學術特質
  第十六章  徐元傑《論語》經筵講義探析
    一、《論語》經筵講義的詮釋主旨
    二、《論語》經筵講義的詮釋特點
    三、結語
第五部分  經筵講義與學術、政治
  第十七章  從章句之學到義理之學
    一、詮釋目的:「德」與「治」的選擇
    二、詮釋體例:從「章句」到「講義」
    三、詮釋方式:從「簡約」到「透徹」
    四、語言風格:「典雅」與「通達」
    五、結語
  第十八章  經筵:學術與政治的互動平台
    一、經筵講學:君臣學術與政治的互動
    二、經筵留身:經筵政治功能的拓展
    三、結語
  第十九章  經筵講義與宋代理學發展

    一、經筵講義與宋代學術轉型
    二、《四書》在經筵的傳播與理學新經典體系的形成
    三、經筵講學與宋代學派發展
參考文獻
    一、典籍
    二、研究著作
    三、期刊論文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