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系統安全(精)

  • 作者:編者:張弘//何鍾武|責編:王傑瓊
  • 出版社:中國宇航
  • ISBN:9787515921921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17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介紹了系統安全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念,討論了系統安全管理的基本內容;詳述了如何運用「安全性需求引導裝備研製」的「雙V」過程,將裝備的研製差錯控制在可接受的置信水平之內;簡述了安全性評估的方法與工具;討論了MMEL的確定原理及運用於其他航空裝備上的意義;探討了EWIS的工程問題與安全性解決方案。
    本書所述內容雖以航空裝備為主,但它同樣適用於航天、鐵路、航海等領域現代複雜裝備研製時系統安全工作的規劃、管理與實施,可供可靠性、安全性工程技術人員和在校工科師生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張弘//何鍾武|責編:王傑瓊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近百年來人類十大工業災難
  1.2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分析
    1.2.1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簡介
    1.2.2  案例分析
    1.2.3  教訓與啟示
  1.3  復興航空ATR72飛機失事分析
    1.3.1  ATR72飛機失事簡介
    1.3.2  案例分析
    1.3.3  教訓與啟示
  1.4  系統安全技術發展歷程
    1.4.1  事故調查階段
    1.4.2  事故預防階段
    1.4.3  系統安全原理階段
    1.4.4  綜合預防階段
    1.4.5  研製保證與過程式控制制階段
  1.5  系統安全技術國外發展趨勢
    1.5.1  系統安全技術的橫向拓展
    1.5.2  系統安全技術的縱向深入
    1.5.3  結構化的研製保證和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技術的應用
    1.5.4  大系統、大綜保環境下系統安全工作的統籌
    1.5.5  裝備使用期間的安全管理由事故調查轉向過程管理
    1.5.6  高度重視系統安全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
    1.5.7  特別注重民機適航技術在軍機中的推廣與應用
    1.5.8  非常注重相關標準及規章的系統化與完善
  1.6  系統安全技術國內的研究與應用
    1.6.1  發展歷程
    1.6.2  主要問題
  1.7  為什麼要研究系統安全
    1.7.1  安全是永恆的主題
    1.7.2  系統安全是我國裝備研製的短板
    1.7.3  技術變革對系統安全提出新的要求
    1.7.4  以最經濟的方式實現裝備的安全性水平
  1.8  本書特點
    1.8.1  基本理念
    1.8.2  期望解決的問題
    1.8.3  全書架構
第2章  基本概念
  2.1  系統、裝備系統與複雜系統
    2.1.1  系統
    2.1.2  裝備系統
    2.1.3  複雜性與複雜系統
    2.1.4  系統架構
  2.2  安全、安全性與可靠性
    2.2.1  安全
    2.2.2  安全性與可靠性
  2.3  安全性、系統安全與系統安全性
    2.3.1  安全性是系統屬性
    2.3.2  系統安全與系統安全性
  2.4  故障與故障安全

    2.4.1  故障
    2.4.2  故障安全
  2.5  系統性故障
    2.5.1  系統性故障與系統故障
    2.5.2  系統性故障產生的原因
    2.5.3  系統性故障的特點
    2.5.4  系統性故障的控制辦法
  2.6  差錯與工作失誤
    2.6.1  差錯
    2.6.2  工作失誤
    2.6.3  差錯的概率
  2.7  多重故障、潛伏故障與潛在故障
    2.7.1  多重故障與潛伏故障
    2.7.2  潛在故障
  2.8  潛在狀況
  2.9  故障狀態
    2.9.1  定義
    2.9.2  故障狀態嚴酷度分類及定性與定量要求
  2.10  危險、後果、風險與ALARP
    2.10.1  危險與後果
    2.10.2  事故、危險與原因的關係
    2.10.3  風險
    2.10.4  ALARP
  2.11  安全性評估
    2.11.1  評估與安全性評估
    2.11.2  功能危險評估
    2.11.3  初步系統安全性評估
    2.11.4  系統安全性評估
    2.11.5  共因分析
  2.12  系統安全工作目的與目標
    2.12.1  系統安全工作目的
    2.12.2  系統安全工作目標
  2.13  系統安全設計要求
  2.14  系統安全與相關專業的關係
    2.14.1  設計工程
    2.14.2  人素工程
    2.14.3  可靠性工程
    2.14.4  維修性工程
    2.14.5  試驗工程
    2.14.6  製造工程
    2.14.7  質量檢驗和控制
    2.14.8  工業衛生和保健
    2.14.9  使用和維修保障
    2.14.10  人員培訓
    2.14.11  包裝、裝卸、儲存和運輸
  2.15  安全性保證過程、研製保證過程與系統安全過程
    2.15.1  安全性保證過程與研製保證過程
    2.15.2  系統安全過程
  2.16  系統規範、研製規範與產品規範
    2.16.1  系統規範

    2.16.2  研製規範
    2.16.3  產品規範
第3章  基本理念
  3.1  概述
    3.1.1  現代裝備的特點
    3.1.2  安全性基本理念
    3.1.3  現代商用飛機安全性評估文件體系簡介
  3.2  大系統、大綜保環境下統籌系統安全工作
  3.3  事故調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性問題
    3.3.1  事故調查的起源
    3.3.2  事故調查的作用
    3.3.3  事故調查的收穫
  3.4  有可能出錯的地方一定會出錯
  3.5  符合相關規章和標準不一定能滿足安全性需求
    3.5.1  規章和標準的局限
    3.5.2  正確處理規章與標準
  3.6  適航不等同於系統安全
  3.7  人為差錯的後果取決於環境而不取決於人
  3.8  組織不當會造成事故
    3.8.1  Reason模型
    3.8.2  組織事故發生的時機
    3.8.3  組織事故發生的根源
  3.9  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組織、人為和技術3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3.9.1  SHEL模型的提出
    3.9.2  SHEL模型的主要思想
    3.9.3  人犯錯誤是必然的
    3.9.4  組織、人為和技術3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3.10  裝備的設計必須採用故障安全理念
    3.10.1  單個故障理念
    3.10.2  故障安全基本理念
    3.10.3  故障安全設計目標
    3.10.4  故障安全設計原理
  3.11  系統架構時的安全性增長
    3.11.1  同類或相似裝備安全性使用信息的收集
    3.11.2  適航規章近期修訂案及新增內容
  3.12  系統架構力求ALARP
    3.12.1  基本理念
    3.12.2  ALARP
    3.12.3  ALARP的實現
  3.13  健康狀態管理
    3.13.1  基本理念
    3.13.2  健康狀態管理技術簡介
    3.13.3  健康狀態管理系統局限性
  3.14  ARP 4754為研製差錯最小化提供技術支撐
  3.15  研製保證過程
    3.15.1  差錯
    3.15.2  研製保證過程的必要性
    3.15.3  研製保證過程的內容與核心
    3.15.4  研製保證過程的實施要點
第4章  系統安全管理

  4.1  概述
    4.1.1  安全性事故示例
    4.1.2  事故示例啟示
    4.1.3  使用與維修差錯和需求與設計差錯
    4.1.4  系統安全管理
  4.2  安全管理理念的變革
    4.2.1  傳統安全管理理念
    4.2.2  現代安全管理理念
    4.2.3  系統安全管理的特點
  4.3  航空裝備安全性信息收集
    4.3.1  安全性信息的認識
    4.3.2  安全性信息的收集
  4.4  航空裝備使用與維修差錯管理
  4.5  安全文化
    4.5.1  文化、組織文化與組織安全文化
    4.5.2  安全文化的誤區
    4.5.3  有效安全報告與文化
    4.5.4  安全文化基礎
  4.6  型號研製計劃
    4.6.1  研製計劃的目的
    4.6.2  計劃制訂過程
    4.6.3  轉階段判據
  4.7  安全性工作計劃
    4.7.1  安全性工作計劃內容剪裁
    4.7.2  安全性工作計劃的作用
    4.7.3  安全性工作計劃的目的與範圍
  4.8  安全性工作職責
    4.8.1  安全性小組
    4.8.2  安全性工作計劃
    4.8.3  安全性相關要求
    4.8.4  飛機級安全性評估專項
    4.8.5  安全性合格審定計劃
    4.8.6  安全性評估
    4.8.7  設計審查
  4.9  安全性評估策略與過程管理
    4.9.1  安全性評估策略
    4.9.2  安全性評估過程管理
第5章  裝備研製保證過程
  5.1  概述
  5.2  安全性與裝備研製過程
    5.2.1  安全性需求引導裝備研製
    5.2.2  裝備及其系統研製過程與研製差錯
    5.2.3  軟硬體研製過程與研製差錯
    5.2.4  安全性評估與裝備研製過程介面
    5.2.5  安全性評估簡介
    5.2.6  設計描述
  5.3  裝備功能確定
    5.3.1  功能確定與實現過程模型
    5.3.2  裝備功能的確定過程
  5.4  裝備功能分配

    5.4.1  功能分組
    5.4.2  裝備級功能分配到系統
    5.4.3  裝備功能分配的輸入與輸出
  5.5  系統架構確定
  5.6  系統級需求分配
  5.7  裝備集成
    5.7.1  裝備與硬體和軟體的信息流
    5.7.2  硬體和軟體設計與開發
    5.7.3  軟硬體集成
    5.7.4  系統/整機集成
    5.7.5  輸入與輸出
  5.8  研製保證等級分配
    5.8.1  研製保證等級簡介
    5.8.2  FDAL和IDAL分配
    5.8.3  FDAL分配與外部事件
  5.9  研製需求捕獲
    5.9.1  研製需求識別過程
    5.9.2  研製需求類型
    5.9.3  需求捕獲注意事項
  5.10  研製需求確認
    5.10.1  確認目標、時機與內容
    5.10.2  確認過程模型
    5.10.3  正確性檢查
    5.10.4  完整性檢查
    5.10.5  假設確認
    5.10.6  資料確認
    5.10.7  確認的嚴格程度
  5.11  研製需求驗證
    5.11.1  驗證過程的目的、目標與內容
    5.11.2  驗證過程模型
    5.11.3  資料驗證
    5.11.4  驗證的嚴格程度
  5.12  構型管理
    5.12.1  構型管理簡介
    5.12.2  構型管理的作用
    5.12.3  構型管理過程的目標
    5.12.4  構型管理過程內容
    5.12.5  構型管理過程模型
    5.12.6  構型管理實施
  5.13  過程保證
    5.13.1  過程保證計劃
    5.13.2  研製計劃
    5.13.3  項目計劃審查
    5.13.4  過程保證證據
  5.14  合格審定和管理工作協調
    5.14.1  合格審定目標
    5.14.2  合格審定計劃
    5.14.3  合格審定符合性方法
    5.14.4  符合性證明
    5.14.5  合格審定資料

  5.15  系統研製過程風險緩解
    5.15.1  系統研製過程風險分析
    5.15.2  系統架構的隔離和獨立
    5.15.3  軟體研製需求與架構
    5.15.4  安全性評估
    5.15.5  資源使用
第6章  安全性評估
  6.1  安全性評估簡介
    6.1.1  安全性評估目的
    6.1.2  安全性評估過程實質
    6.1.3  安全性評估的價值
    6.1.4  安全性評估的難點與解決途徑
  6.2  安全性評估方法
    6.2.1  安全性評估方法簡介
    6.2.2  基於風險的安全性評估
    6.2.3  基於目標的安全性評估
    6.2.4  基於風險的安全性評估與基於目標的安全性評估方法對比
    6.2.5  風險與目標相結合的安全性評估
  6.3  安全性評估過程
    6.3.1  安全性評估流程
    6.3.2  安全性評估過程
    6.3.3  安全性評估深度
  6.4  功能危險評估
    6.4.1  FHA簡介
    6.4.2  FHA過程
    6.4.3  FHA報告要求
    6.4.4  FHA與其他安全性評估工具介面
  6.5  初步系統安全性評估
    6.5.1  簡介
    6.5.2  PSSA過程
    6.5.3  PSSA報告要求
    6.5.4  PSSA示例
    6.5.5  PSSA與FHA、SSA的關係
  6.6  系統安全性評估
    6.6.1  SSA簡介
    6.6.2  SSA過程
    6.6.3  SSA報告要求
  6.7  CCA
    6.7.1  概述
    6.7.2  ZSA
    6.7.3  PRA
    6.7.4  CMA
  6.8  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評估
  6.9  安全性評估常用工具對比分析
  6.10  安全性評估案例
    6.10.1  適航規章對EWIS的要求及解析
    6.10.2  EWIS(部件)的安全性分析要求
    6.10.3  EWIS(部件)安全性分析過程和方法
    6.10.4  結論
第7章  最低設備清單

  7.1  概述
  7.2  最低設備清單
    7.2.1  基本概念
    7.2.2  基本內涵
    7.2.3  基本原理
  7.3  PMMEL分析
    7.3.1  PMMEL分析範圍
    7.3.2  PMMEL分析要求
    7.3.3  PMMEL分析原則
  7.4  MEL注意事項
  7.5  軍用航空領域應用探討
    7.5.1  軍用飛機也可「帶故障」飛行
    7.5.2  軍機最低設備清單制定與應用的基本程序
第8章  電氣線路互聯繫統
  8.1  概述
  8.2  EWIS理念與技術發展方向
    8.2.1  EWIS的來源
    8.2.2  EWIS定義
    8.2.3  EWIS理念
    8.2.4  EWIS技術發展方向
  8.3  裝備型號EWIS問題解決方案
    8.3.1  EWIS的組織與管理
    8.3.2  EWIS安全性設計目標
    8.3.3  EWIS設計準則
    8.3.4  EWIS維護與檢查要求
    8.3.5  EWIS標準施工手冊
  8.4  EWIS安全性分析
    8.4.1  物理故障分析
    8.4.2  功能故障分析
附錄A  術語
附錄B  英文縮略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