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名家通識講座書系

  • 作者:王先霈|責編:艾英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122266
  • 出版日期:2007/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2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力求使讀者對我們民族的文學思想傳統有個初步印象,認識到那裡面有許多生動活潑、含蓄雋永的言論,可以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同時作者希望通過對古代詩學的研究,能夠使讀者感受到本土文論的無窮興味,體味到古代很多文論著述有助於我們對一切文學的欣賞,有益於心理的純凈和精神升華。

作者介紹
王先霈|責編:艾英
    王先霈,1939年7月生於江西九江,196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文學批評學研究中心主任及校出版社總編;曾兼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曾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二等獎(1996)、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993)、湖北省社科著作一等獎(2007)、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1993),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2)。主編的文藝學教材獲國家級教材一等獎。主持的文藝學課程被評為教育部首屆精品課程(2003)。

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第一講  什麼是詩學
  一  詩學在西方的起源和變遷
  二  中國古代對詩學的理解
  三  學習詩學和文藝欣賞的關係
第二講  體物與盡己
  一  體驗論在中國古代詩學中的地位
  二  體道和體物
  三  盡己
第三講  神思
  一  文學家的思
  二  神思的基本涵義
  三  神思的幾個特點
第四講  頓悟與漸悟
  一  悟在詩學中的提出
  二  悟的達成的兩種方式
  三  頓悟與漸悟的互相依存
第五講  發憤抒情與悲音為美
  一  發憤著書說的形成及其根據
  二  悲音為美
第六講  虛靜與靜穆
  一  創作主體的虛壹而靜
  二  文本的靜穆境界
  三  文藝欣賞給接受者「疏穢鎮浮」
第七講  物色移情
  一  情由景生,辭以情發
  二  比德於物,物移我情
  三  我情注物,照之則美
第八講  意境
  一  象之意和境之味
  二  情之境和意之象
  三  創作思維中的意與境
第九講  辭達與意在言外
  一  文學家怎樣才算做到了辭達
  二  言意之辯與言外之意
第十講  興、觀、群、怨
  一  歷來對興、觀、群、怨的不同闡釋
  二  興、觀、群、怨作為詩學概念的內涵
第十一講  賦、比、興
  一  作為詩歌寫作手法的賦與作為文體的賦
  二  比的特色及其分類
  三  興的產生及其特色
第十二講  才性與風骨
  一  才性的含義及其理論基礎
  二  文氣說與才性論
  三  才性與風格類型
  四  風骨與陽剛之氣
  五  陽剛陰柔與中和之美
第十三講  本色當行
  一  以文為詩和以詩為詞的是非功過

  二  對敘事文學風格的認識
  三  戲曲文學的本色與藻麗之爭
  四  小說和戲劇的結構技巧
第十四講  寫兒女之真情
  一  對民歌的闡釋與「兒女真情」說
  二  小說戲劇創作與「兒女真情」說
  三  對於淫穢小說的辯護和批判
第十五講  知言、知人、知音
  一  同嗜與異趣
  二  孟子的「以意逆志」論和「知人論世」論
  三  劉勰的「知音」論和「六觀」論
參考書目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